标题 | 高校院系统战工作方法及机制研究 |
范文 | 徐娜 摘 要:从院系统战工作的基础性、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考虑,以创新院系统战工作为突破口,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院系统战工作的思考,以推动高校统战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校;院系;统战工作 高校统战工作历来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而院系作为高校基层单位,做好院系统战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抓手。 依党建筹协调 围绕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通过“一完善、三纳入”,将二者统筹协调、资源共享、活动互动,开创高校统战和党建工作新局面。 第一,完善“双部长”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党委统战部部长与党委组织部部长定期联络机制,共同商讨学习贯彻党的政策、最新文件精神,制定党内、外人士教育培训方案;设立党外后备人才校内挂职岗位,选聘政治可靠、业务突出、群众基础好、综合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党外人士校内挂职锻炼;共建院系党委(党支部)的评价激励机制;定期分析和规划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储备和选拔使用,尤其是党外干部的物色、举荐、培训和实职安排问题;共享党外人士信息库等。第二,将统战工作纳入党校重要教学内容。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培训党政干部的必修课程, “干部在线学习中心”课程库,要求领导干部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掌握统一战线知识,增强对多党合作、人民政协、一国两制、民族宗教政策等统一战线知识的认识,能够更好地贯彻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利用统战的方法做好院系黨建工作。第三,将统战工作纳入院系党委(党支部)的重要工作内容。学院党委书记兼任统战委员;将统战工作纳入院系党委(党支部)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建立“三会两评一调研”:邀请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列席学院的学期会、情况通报会、征求意见座谈会, 参与学院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与考察;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第四,将统战工作纳入院系党建考核内容和党务干部的考核范围。高校院系统战工作要有地位,必须将其纳入评价体系,与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占有相同分值,作为党建考评和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通过量化考核,才能有利于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分类别建台账 随着党外人士范围的扩大,院系统战对象的数量也随之增加,通过建立“一库三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党外人士,使院系统战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第一,建立统战对象信息库。院系党委(党支部)对民主党派成员、党外代表人士、党外干部、信教师生等分类别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库,做到家底清楚,根据党外人士在专长、兴趣、需求上的差异精准施策;根据师生信教情况,定期开展摸底排查。第二,搭建联系交友平台。院系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与党外人士谈心,沟通思想、解疑释惑,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学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凝聚同心、赢得人心,充分调动广大党外人士的工作积极性。第三,搭建建言献策平台。院系党委(党支部)要鼓励党外人士围绕重大国计民生问题,发挥专业优势,建言献策;引领党外人士立足本职岗位,就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建设需要。第四,搭建发现举荐平台。院系党委(党支部)要关注政治可靠、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党外知识分子,早发现、早培养、早安排使用,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沟通、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照。 建制度确保障 院系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是从根本上解决基层统战工作体制机制问题,真正把统战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真正发挥基层统战工作“抓手”作用。 第一,建立《院系领导班子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制度》。院系党委(党支部)研究确定院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名单,报党委统战部。每位领导干部结对联系2名党外代表人士,每学期与结对的党外代表人士至少联系、交流一次,建立联系交友记录,交友情况列入院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议题和统战工作检查内容。第二,建立《院系重大事项情况通报和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制度》。院系党委(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本单位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及时向他们传达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通报院系重要工作和重要决策,广泛听取和吸纳党外人士的意见、建议;学院教代会及其他重要会议邀请党外人士列席,扩宽党外人士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渠道。第三,建立《院系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回复制度》。基层统战委员要经常了解统战人士的思想反映、意见建议,提交本单位党总支或党委统战部。对于党外人士反映的涉及本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各单位应尽快答复处理,对于当下不能办理的问题,应向党外人士解释原因,并积极创造条件予以办理。对于向党委统战部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应分类处理专报党委分管书记阅示后,以书面形式转送学校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微统战转观念 “微时代”开创了统战新局面,基层统战工作者面临着许多变化和挑战,应走网上群众路线,开展“微统战”。 第一,利用网络拓宽统战工作传播渠道。基层统战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微传播广泛性、即时性、互动性、便捷性的特点,发布统战工作政策和统战信息,实现线上线下畅通;利用网络明辨是非,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利用网络听取院系统战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加强与网络人士的联系沟通。网络人士工作是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新挑战、新内容,基层统战工作者要关注在网络上有广泛影响的人士,加强联系沟通,为其利用专业特长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利用其社会影响,在党外人士中发挥正面引导作用,线上互动、线下沟通、平等交流。第三,利用网络加强调查研究。新时代要加强对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网络提供了表达意见、开展舆论监督的平台。利用网络媒体与统战人士交流思想,主动接受党外人士的监督,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即时互动多了,关系自然就近了,真实想法就会说出来,别人的意见也容易听进去。 本文系中央财经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叶娜.基层统战工作科学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建议[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8(1):53-55. [2]杨仕国.巩固阵地 拓展领域—余庆县创新“五化”推进基层统战工作[J].当代贵州,2017(22):56. [3]李艳华.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8(5):101-104. [4]刘敏.基层统战工作与基层党的建设统筹协调研究[A].本溪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2017年度结项课题汇编[C].本溪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2018:5. [5]石清锋.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初探[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4):76-80. [6]曾林.高校院系统战工作的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56-57. [7]吴茂森.新形势下加强高校院(系)统战工作的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10(3):22-25. [8]丁红星.浅议高校院系统战工作[J].内江科技,2015,36(2):108-109.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党委统战部) [责任编辑:卜 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