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新创业驱动教学法培养模式的实践探讨
范文 张小婷 李志新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要求高校培养大量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然而,目前高校存在教学模式传统、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和缺少专业师资等问题,使得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能力缺乏。为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现代化高校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过对高校学生和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可以采用科技创新创业驱动教学法来提升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8-0166-03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地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1]。为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大学生群体正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可以使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更加完美地融合,为万众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如何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成了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本研究在充分调研高校及其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科技创新创业驱动教学法,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一、基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下学生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专业教育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滞后、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和能力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能力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淡薄
导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职业生涯无规划或没有坚持按照自己的规划有條不紊地进行。第二,对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不了解。第三,没有系统的行业知识体系。第四,对创新创业在职业生涯的重大作用及影响认识不足,如学生在申请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课题时表现不积极。学生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对项目出现的问题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在项目结题时,又容易产生不动脑思考,完全依赖指导教师的想法。学生往往感觉创新创业离自己很遥远,或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创新创业。
(二)学生不了解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目前,学生普遍缺乏相关行业实践及工作的经验,对于运用网络和其他渠道收集行业信息缺乏主动性,对相关行业发展的现行状况、急需的技术人才、存在的技术问题等也一无所知。对行业信息的不了解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和意识的形成,使学生缺乏对实际项目的主动学习和真正理解,导致学生在将来面对实际问题时茫然不知所措,能力也常常受到社会人士的质疑。
(三)学生不能将专业课程知识学以致用
目前,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内容呈现点状分布的特点,不能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更不用说理论联系实际。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材方向为例,该专业开设有混凝土学、胶凝材料、材料科学基础、现代材料的研究方法、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等专业课程,学生在学习完这些专业课之后,并不能够灵活运用,而是将这几门课程剥离开来,单独使用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虽然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师讲授过材料的二元相图及三元相图的相关知识,但在材料的合成与制备课程学习中,学生却不知道运用相图的知识来计算高温固相合成时玻璃、陶瓷等材料的原材料用量。混凝土学和胶凝材料这两门课程包含了水泥的矿物组成、水化特点、水化后硬化体的结构、物相组成、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性能测试等知识,但学生却不知道运用从现代材料的研究方法课程里学到的X射线衍射、粒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方法来分析水泥的颗粒级配、水泥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与检测课程中讲授了正交设计的原理、特点、设计步骤、设计方法、正交表、分析方法等知识,而当毕业论文(设计)需要做不同配比或采用不同工艺参数试验时,学生却只会做很多不同组合的试验来寻找最佳的配比或参数,却不知道利用正交表的“均衡分散性”和“整齐可比性”原理来编制有规律排列的表格,以及采用正交试验来减少试验的次数,找出最佳的配比。
学生每门专业课可能都优秀,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却往往无计可施,从而使得学生的能力常常会受到社会人士的质疑,这都离不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针对性弱、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探索更加适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在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但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高校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师资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情况,造成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匮乏、动力不足、知识面窄等问题。
(一)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就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由于目前高校教职工既要面对各种考核,又要应对评估、专业建设等事情,没有精力进行创新教育,因此,目前高校授课方式仍以讲解传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讲解传授是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教学方法与创新创业理念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二)缺少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导致创新创业课程无法系统地开设
目前,很多高校里没有专门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团队,缺少专任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任课教师的创新创业经验往往比较匮乏。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对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要求较高,不但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授课技能,更要求教师的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然而,目前高校主要以引进单一学科型人才为主,缺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难以满足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的渴求。此外,目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数在高校,其创新创业教育普遍脱离实际[3],这就使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与能力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三)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不够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也已开设有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但从总体而言,高校的重视度不够,开设的课程较少,仅停留在基础课程层面,存在过于重视形式的问题,并且当前的科技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建立在较为稳定环境下的传统观念,缺乏未知环境下的应对方法,缺乏与社会的联系[3]。与此同时,高校宣传创新创业的力度小,许多学校根本不宣传或应付式地去宣传创新创业,因为他们认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不能较快提高高校的就业率。
此外,高校组织的创新创业相关讲座和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机会少,整体的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目前高校的活动主要以学生会、社团的活动为主,如球类比赛、朗诵比赛、田径类运动会等项目,学生都是被动地参加,缺少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论坛、比赛,这就使学生的思维难以升华,得不到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
三、结合专业特点探索应用技术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设专业师资团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基本知识
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机制,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需要依靠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因此,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对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4]。高校应开设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向学生传递必要的创新创业知识,使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理念,掌握创新创业应具备的技能。
如果仅仅教育学生去创业,而缺乏创新内容和方法教育,他们可能会因缺乏创新思维和动机而去选择模仿或复制创业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制约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速度和质量[5]。因此,还应该结合专业特点探索应用技术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开设专业总领课程,把行业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
为了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及所服务行业的了解,我校给即将进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开设建筑材料导论课,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材方向及本校的研究平台,将这门课分为建材绪论、新型水泥基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新型墻体材料、新型屋面材料及固废在建材中的应用六个章节,分别由相关研究方向的教师编制教材并讲授。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使学生对建材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理论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另一方面还可为学生的认识实习储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到企业进行实践,并为确定就业方向奠定基础。此外,将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三)组织实施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的专业课自主学习活动
为改变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讲专业课之前,应引导学生通过专业认识实习、假期自主实践等方式,来了解本专业所涉及的行业、企业等情况,并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结合,从而初步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创新创业对职业生涯规划作用的认识。学生在学习各门专业课的时候,要以自己制定的职业方向为引导,有目的地、系统地学习行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
(四)以实践环节引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生主要通过实践环节来认识专业及所服务的行业,只有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才能知道相关行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及需要侧重学习的专业知识,将专业课程知识学以致用。
实践环节包括必修实践环节和学生假期自主进行的实践活动。必修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本专业涉及的主要企业,通过企业工程师的讲解使学生对本专业服务行业企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可进行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学生在学习完专业知识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的第一次尝试,也是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次过渡。在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亲身参加组织管理工作和一定的专业劳动,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全面理解,同时也为顺利实现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化,毕业后能尽快胜任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在职业方向及求职意向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对就职行业的进一步了解,为工作打下基础。
为弥补必修实践环节的不足,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开展社会实践,对行业企业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增加实验、科研能力训练。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开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专业知识学习。
(五)把创新创业融入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中
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鼓励学生及时把专业相关创新创业灵感付诸行动,如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利用专业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论文、专利等成果;通过参加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及时把创新创业成果展现出来,学以致用。
(六)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开讲座,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培训,向学生讲授创业经历,传授创新创业经验,为学生树立创新创业典型。邀请从本校、本专业毕业的创业成功人士来校演讲,让学生学有榜样、干有劲头。
四、结语
科技创新创业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高校要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本文分析了高等学校学生存在的创新创业意识淡薄、不能对专业课程知识学以致用、对行业人才需求情况不够了解等问题,以及高校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不够、缺少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及教学模式单一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建材方向的特点,制定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彬彬.理工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和体系构建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6.
[2] 刘坤,李继怀.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涵的演变及其深化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 117-120.
[3] 王竹怡,丁春福,2017·关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建议[C]//沈阳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沈阳: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
[4] 张玲.基于学生主体性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
[5] 刘沁玲.高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8): 154-156.
[责任编辑 庞丹丹]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