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与预防护理 |
范文 | 王丽颖 摘 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的不良反应原因,并提出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无偿献血人员共选取358例,献血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不良反应的产生原因,并提出预防护理方法。结果:空腹、饥饿会引发轻中度不良反应,精神及心理因素会引发轻度不良反应,穿刺疼痛刺激会引发轻中度不良反应,疲倦睡眠不足会引发中度不良反应,晕血、晕针会引发中重度不良反应。结论:在献血期间,空腹、饥饿,精神及心理因素,穿刺疼痛刺激,疲倦睡眠不足,晕血、晕针是引发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需对献血者的身体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给予献血者提供良好的献血环境,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无偿献血; 不良反应; 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2-182-001 无偿献血作为社会上的一种公益行为,是一种广大社会群众自觉及积极参与的行为,无偿献血者受到了人们的敬仰,挽救了人们的生命,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在献血过程中,有少量的献血人员会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使身体产生极大的不适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并且对献血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开展均造成了诸多的不良影响。为了避免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后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应对献血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原因进行分析,并为献血者提供科学的预防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无偿献血人员共选取358例,献血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对献血人员进行筛选,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血总量为200-400ml。献血者中男189例,女169例。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为(29.3±3.7)岁。 1.2方法 在本次对无偿献血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时,主要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究患者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无偿献血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轻度、中度、重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n)或率(%)进行表示,检验方法为x2。 2.结果 358例无偿献血者中,空腹、饥饿会引发轻中度不良反应,精神及心理因素会引发轻度不良反应,穿刺疼痛刺激会引发轻中度不良反应,疲倦睡眠不足会引发中度不良反应,晕血、晕针会引发中重度不良反应,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献血已經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是一项安全的公益行为,抽取适量的血液,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机体生理功能正常,加速了患者血液的有效循环。但是在献血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影响较大,有少部分人群在献血期间会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给献血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并且对献血工作的有效实施造成了影响[1]。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预防护理方法为: (1)对献血者的身体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血液采集量、血液流动速度等。在献血期间,可使用广播、电视及音乐等形式来达到分散献血者注意力的目的,缓解献血者的紧张心理。同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向献血者询问身体的感受,以便能够及时发现献血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确保救治工作的及时性[2]。 (2)给予献血者提供良好的献血环境:献血环境直接影响着献血者的心理,献血室应保证环境的整洁,工作人员的穿着应整洁,用亲切的话语与献血者进行沟通,拉近与献血者之间的距离,实现心灵上的沟通[3]。 (3)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献血室的工作人员自身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能够使献血者保持放心和安心。在进行血液采集时,应选择弹性好、饱满、粗大的血管,防止出现反复穿刺情况,提升穿刺成功概率。同时,也有效避免了献血过程中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避免患者出现急躁及恐惧心理[4]。 综上所述,在献血期间,空腹、饥饿,精神及心理因素,穿刺疼痛刺激,疲倦睡眠不足,晕血、晕针是引发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需对献血者的身体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给予献血者提供良好的献血环境,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剑波,张丽华,王永均.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J]大理大学学报,2018,3(02):95-97 [2]王一清.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5):207-208 [3]黄昌海.献血不良反应的分析和预防[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08):1005-1006 [4]范瑾.试析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2):535-53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