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究 |
范文 | 赵念 摘 要:本文依托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过程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对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进行详细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设计,形成课程思政新思维、新格局、新模式。 关键词: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公关原理与实务 中图分类号:G719?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0-166-003 一、引言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课程观,并非增设一门课程、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2]”需要明确的是,思政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内容并非孤立相对,而是要将二者有机融合,将思政内容、德育目标贯穿于专业教学始终,这样既能够充实专业教学内容,同时也能使专业教学内容更富有广度和深度,使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特质更加凸显,对构建三全育人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为例,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 二、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思政的内容与定位 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是文秘、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沟通协调、信息传播、调查评估、开展专题活动,进行危机处理等公共关系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帮助学生提高形象管理能力、公共关系策划能力、礼仪修养、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锻炼提高学生工作的能动性、协调性、团队精神和亲和力,为后续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思政内容、元素的融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有礼、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提高学生表达沟通、团队协作、自我反思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秉持诚信、真实、开放的工作理念,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归属感,去创造、参与有利于社会、人民生活的公共事务活动。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我们在教学目标进行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定位,具体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是: 1.知识方面 要求学生了解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与发展的趋势;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的活动类型、公共关系的传播协调、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公共关系礼仪规范、公共关系文书写作等知识。 2.能力方面 要求学生能进行小型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并组织实施;能开展一般的公共关系传播活动;能有效地防止公共关系传播障碍的产生;能运用内外公共关系的协调技巧;能制定预防公共关系危机发生的方案;能运用合理的原则与程序处理公共关系危机;讲究礼仪规范;能熟练写作常用公共关系文书。 3.素质方面 通过对公共关系基本原则的把握和公共关系基本观念的确立,从而使学生把公共关系与庸俗的人际关系区别开来,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在诚信真实、合作共赢等前提下努力追求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三者的统一;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真挚热忱的服务意识、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具备面对突发事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思政教学的优势 公关原理与实务作为一门理实相结合的课程,不论是从行业发展角度、社会现实角度,还是从课程体系角度,都有着开展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具体表现在: 1.课程所属行业具有优势 从所属行业而言,公共关系活动要求其主体社会组织以双向沟通为手段、以互利互惠为原则、以真实诚恳为各种信条、以注重长远利益為工作方针、以塑造形象为核心目标;而作为公共关系活动客体的公众,对于公共事件,公众有获悉真相的知情权;因此,公关从业人员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树立组织形象的过程中,需诚信、公开、热情,尤其是在面对公关危机的时候,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真诚沟通,这些规定和规范所涉及的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问题,是公关原理与实务教学必须要落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结合行业要求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这是课程教学的使命,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 2.社会事件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鲜活案例 由于公共关系活动是社会组织为了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争取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而从事的各种活动,因此公共关系活动是各类社会组织(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公益组织等)都需要展开、具有常见性和持续性的活动,同时各类公关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性、带来的社会效应和公众反馈各不相同,具有可供学生分析探究的多维度,因此各种类型、不断更新的社会事件、活动也成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鲜活案例,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3.课程本身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 专业课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深入挖掘转化,“以隐性教育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教育全过程,具有范围广泛、时代性强、主题突出、隐性渗透的特点”[3],教育和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课程中,无论是公共关系的职能、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敬业的工作态度公正的工作)、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公关危机的处理、公关文书的写作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具体安排见表1: 三、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是育人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发挥课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传播的引领作用。 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课程观来规划、组织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教学,在剖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挖掘课程思政要素,找准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完善融思政要素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等载体途径,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价值引领。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到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要求中,注重思政内容和课程内容同频共振,将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深度融合,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系统设计德育递进教学路径。 (二)多层次、全方位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为了将课程思政与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课程思政落实的要素进行分解,对课程思政融入的形式进行细化。教学过程既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更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教学活动始终,注重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具体设计见表2: 1.结合特色案例,融入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因势利导,结合学生不同专业特点,强调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企业对社会所担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与时俱进,结合鲜活的公关活动案例、公关传播案例、公关危机案例,从公共关系活动的本质和三要素上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丰富课程教学内涵。 2.创新授课形式,润物细无声。教学方式与内容在教学中同样重要,教学团队将始终以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治学作风,高尚的道德情操,得体的着装打扮,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甚至改变学生,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 3.增设思政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认识能力。通过学情调查,教学团队发现学生分析公共关系实务、组织公关活动能力有待提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缺少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实践经验,缺少对现象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的情况。 对此,教学团队将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应增设思政实践活动,拟开展单位调查活动、企事业单位访问等活动,让学生对当今时政热点有系统化的了解,从而丰富学生政治思想和时政知识。 4.增设思政评价维度,完善科学的效果评价体系。在教学前期,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对学生综合成绩实施评定,教学团队设计了包括平时课堂成绩、作业成绩、操作能力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这一评价体系相较于以往,在过程性和多元化维度上有所进步,但是缺乏对课程思政贯彻落实的考核。后期,教学团队将对课程考核方案进行了调整,融入思政评价维度。 (三)以点及面,推进专业大思政格局形成 公關原理与实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思政的构建模式将对其他课程的建设具有参照作用,在未来,应当借助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经验对其他课程进行示范引领,为促进专业整体大思政格局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将通过推进高校公关原理与实务教育教学改革,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知识、锤炼到技能,而且学会做人做事。重视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及养成品性的过程,进一步挖掘和彰显课程引领人、培育人的功能,让课程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协调效应。 基金项目:2018年安徽省线下精品线下开放课程公关原理与实务课程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8kfk047)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新华网(2016.12.08)[2020.04.10] [2]范永丽,滑红霞.国考背景下师范院校“课”与“证”的博弈——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5 [3]王海燕.课程思政融入应用型课程教学研究——以“旅游公共关系”为例[J]喀什大学学报,202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