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网络平台在诗歌翻译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
范文 | 胡惟仪 鲁朔朔 郭心宇 汪旸 蒙博涵 李兴语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又一重要因素。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诗词更是中国人民千年以来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汲取所长,巧妙糅合,将传统诗词文化与互联网和谐统一,这一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理论与实际将结合,深入探究了这一关系,研究其可行性,以求促进诗词翻译的跨文化传播。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译;互联网 【作者简介】胡惟仪,鲁朔朔,郭心宇,汪旸,蒙博涵,李兴语,东北林业大学。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构建日益完全,互联网构建起全世界人民交流沟通的鲜活平台,无数的信息在此之中来回穿梭,原本宛如沟壑般不可跨越的距离瞬间被缩短——互联网,成为了跨文化交际之中不可忽视的平台。另一方面,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回忆和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往往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时作为一名“文化大使”熠熠生辉。中国古诗词具有的非凡魅力,使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备受重视。而翻译作为沟通中西方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在此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结合调研结果与实际测试,本文着重探讨古诗英译的几大特点,诗歌在跨文化传播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最关键的,网络平台在其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诗词英译的广泛影响及其特点 1.诗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在论述诗词翻译的跨文化传播作用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culture)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形成一方文化。不同地域的居民,为适应自然环境,满足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而长期形成不同的文化积淀,包括社会风气、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即为“跨文化传播”。 世界格局风云再起,国际传播语境不断更新,我国也更加重视基于本国立场的文化传播,重视文化软实力,提出了科教兴国、文化强国战略。跨文化传播不再被视为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转换,而被看作是一股塑造文化、文学的重要力量,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行为。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历代诗歌,蕴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东西方其他民族咀嚼体味这个古老民族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切入点。 就像矛盾有统一性和斗争性,民族文化有共性也有民族性。语言作为文化的构成因素和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一定会经由此反映出来。翻译,沟通了不同语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更是文化的交流。翻译是不同文化由不同对抗走向和谐的催化剂。翻译,从表面看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互换,但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两种语言中包含的文化意义,避免两种文化的冲突。翻译能够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合作与共存。 这种作用又是相互的。要充分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必须了解该民族的语言,反之充分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对了解该民族的文化有很大帮助。要翻译得当,就必须掌握所翻译的语言背后的知识;要传播民族语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借助翻译。 从文化角度看,翻译引入文化,促进译入语文化的创新发展。文化间的交流可以帮助突破本族文化的局限去认识和了解异族文化,从而拓展本民族文化视野,把本族文化置于更宽广世界文化背景中。从社会的角度看,交流带来了目标文化中翻译带来的新思维,而思维拓展必定引发新创造。翻译产生社会的推动力,对社会重大政治运动和变革会造成直接的影响。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积累和丰富与文明的进步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历史证明,翻译活动的风行,翻译事业的兴盛,往往带来的是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当然,翻译对译入语文化有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颓废的外来文化也会腐蚀人的精神,消融人的意志。我们在进行诗词翻譯的时候,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构建好跨文化传播的桥梁。 2.翻译的重要性。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翻译的影响势必越来越重要。而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的古诗词翻译成英文则是我们中华学者在翻译上的中西汇通的尝试。实际上,这种尝试是根源于我们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思维模式和阅读习惯上的。所以,在我们的中译英过程中,我们中国的学者将中国的古老精深的诗词用自己的理解将其翻译成中外文化交流的诗词结晶。由于中国学者的生活阅历,文化水平和学习感受的不同,这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在中译英中的第一个特点——差异性。翻译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但如何做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翻译中许多大家都对翻译秉承着反对归化式翻译的原则。例如1906年王国维在上海《教育世界》对辜鸿铭《中庸》英译提出了批评。王国维认为辜鸿铭在太过于强调将中国思想统一于西方思想中,反而失了中国文化的纯粹。又例如理雅各是完整翻译《诗经》的第一人,强调忠实原文,翻译更偏向直译。而许渊冲的译本践行了自己提出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许渊冲认为翻译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保持原作的美,为了不损害《诗经》的简洁之美,译文没有过多的注释。李玉良在《<诗经>翻译探微》中也是遵循自己的翻译原则。由此可见,在中译英的过程中,中国的专家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恪守着的自己的翻译原则,而这些都是归属于差异性这个大类中的,正可谓殊途同归。 我们读者在中译英的成果这条大路上行走漫游,我们又不可避免地会在心里暗想,在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虽不乏朗朗上口,脍炙人口的诗词,可也不乏晦涩难解,阳春白雪的诗作。我们中国的翻译学者究竟是怎么克服这一难题而迎难而上地呢?这就要说到第二个特点了,那就是在中译英中一贯的意象性。在古诗文翻译中,不少诗作例如《九歌》中的《山鬼》一篇,在唐安石(Rev. John Turner, S.J.)的翻译中,他将山鬼的“鬼”没有译为“ghost”, 而是转而译为“fairy”,这样给山鬼以优雅,漂亮,飘逸之态,并与原文构成审美联想,这正是在翻译中意象性的绝佳体现。 3.中英文互译的特点。以论语的英译为例;(参考《论语英译释难》)在此书所展示的三种译文中,既可横向对比不同译者的翻译差别,亦可纵向对比中诗词与英译文的特点差异。 诚如李照国先生所言,译者的翻译风格会影响译文的实际表达,因此三位译者的译文各有差异。三位译者中,辜鸿铭先生重在意译,英国汉学家Arthur Waley先生则重在直译,菲律宾华人丘氏昆仲四位先生则重在简译。 英文翻译中,中西思考方式的差异也是十分巨大的。在《论语·为政篇》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Arthur Waley将其译作The master said,“If out of the three hundred songs I had to take one phrase to cover all my teaching, I would say‘Let there be no evil in your thoughts.”这种译法其实体现出了中西思考方式的差异。孔子所言实为以“思无邪”代指《诗》三百的意境或者其所代表的精神。Arthur Waley先生译文则因为思考方式不同对原文意产生误解,将“之”字理解为“my teaching”,因而导致文意在翻译后发生改变。辜鸿铭先生则将此句译为“The moral of them all may be summed up in one sentence, ‘Have no evil thoughts.”则更为符合原文原意。由此例可见,中西思考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译法以及最终表达的差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诗词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文化,西方汉学家可能难以理解这种独特意境。诚如辜鸿铭先生所言,西方汉学家们“学识渊博”,但“是对中国经书具有死知识的博学”。中西思考方式的差异也影响了对中国诗文进行英文翻译的过程以及结果。二、网络平台与诗歌翻译结合的优势 古往今来,传播媒介都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从报纸、无线广播、电视,再到网络媒体,每一次传播媒介的更新都引领着文化传播走向一个更快捷、更宽广的平台。如今,网络已经以破竹之势渗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丰富性、易检性和多渠道传播等构成了基于网络媒体之上的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使人们在知识膨胀、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强烈感受到网络所带来的巨大便捷。网络平台与诗歌翻译结合的形式,也使其传播方式变得异常开放,借助网络手段进行的文化传播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跨文化性和共享性。互联网带动的是跨文化传播从行为层向信息层的转化。国内有学者依据交际工具和社会形态的演变,将人类跨文化交际阶段做了三重划分,包括“农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以前初始的跨文化交际阶段、工业社会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跨文化交际阶段以及后工业社会因网络交际问世而出现的当代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阶段”。这一划分把网络的出现作为跨文化传播划时代的标志。 2.交互性和个性化。交互性体现在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具有双向作用的个体。在网络上,人们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当诗歌的某种翻译版本发表出来之后,许多网民就其翻译的准确性发表个人的见解,进而形成互动场面,这种网民之间的互动性实时交流,使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够快速的表达出来,与此同时,个性化的特征也得以显现。面对众多翻译版本,每个人依据自身的理解、需要、价值取向进行检索和接收,个性化大放异彩,这也是网络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差别。 3.便捷性与时效性。网络与其他传统媒介相比,其信息获取之便捷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且受众面更广。就诗歌翻译而言,人们无需时时刻刻将其载体带在身边,需要的时候只要借助网络就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且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除此之外,传统媒介所不能企及的一点就是信息的時效性。由于成本、技术及主流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诗词翻译依靠传统媒介进行传播的时效性受到制约,而网络不受空间限制,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使用等环节的时间间隔大大缩短,时效性也大大增强。 中华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如今网络时代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收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面临着巨大挑战。网络身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其跨文化性、共享性、交互性、个性化、便捷性与时效性等巨大优势,大力推动着中国诗词在网络时代的传承与发展,通过网络与诗词翻译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让中华诗词走向世界,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三、结语 自然,我们对于网络平台在诗歌翻译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的分析也只是十分浅薄的泛泛之言,而真正深刻的议论则需要更加深刻地分析。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在跨文化传播当中的作用需要我们真正重视起来。无论是诗歌还是网络平台,都是我们文化向外传播大众不可忽视的重要工具。这一古——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璨目明珠,诗歌;一新——高速发展欣欣向荣的互联网,反而在跨文化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上达到了惊人的一致,可谓珠联璧合。古韵新谱,在今日传统文化再度焕发光彩的时刻,可谓恰如其分、锦上添花。而后无疑问的是,加强国际传播工作,是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将诗歌翻译与网络互动平台相结合,实现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高永晨.网络交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J].苏州大学学报, 2001(01):128-133. [2]李玉良.《诗经》翻译探微[M].商务印书馆,2017,0801. [3]李照国.《论语》英译释难[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06,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