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例谈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范文

    张发

    【摘 要】数学作为学生学习各科的基础学科,因其严谨的知识系统性有它独特的特点。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题整合的过程之中,如何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手段,就成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整合;建构主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以构建主义为理论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日趋成熟,从而使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议题已摆到广大教师面前。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

    1.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

    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提供的是超大的信息量和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

    3.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内容抽象,概念严谨却又枯燥,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让课本知识活起来,而运用信息技术就可顺利达到效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的实例分析

    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而“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交互型整合方式所产生的,目的是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变被动的听和练为主动的探索和运用。下面以《勾股定理的应用》在网络环境下教学为例来进行实例分析。

    1.课件制作设想

    数学是现实生活的数量化和抽象化,就是说数学知识是从实践中起源的,同时,数学必须解决实际问题,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所以,在本堂课的引入和高潮部分都以实际问题的数学化为基础,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巨大魅力。课件以网页形式发布在互联网上,分为五个页面,学生可以自由切换。

    2.教学过程举例

    (1)知识探索。请学生列举一个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的生活实例。此过程安排学生提前完成。学生可以去上网查找有关例题,然后整理下来交给教师,教师再从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几题,拿到课上供大家交流。

    学生在上网查找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许多与勾股定理有关的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并自由建构的过程,体现知识产生于实践的思想,符合新课标理念。

    (2)应用举例。

    例1:同学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的电视机。该同学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1英寸=2.54厘米)

    学生用勾股定理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通过这道例题,学生既巩固了勾股定理的知识,又学会了一个生活常识,原来电视机的大小是凭电视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并用英寸作单位来度量的。

    例2:“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王青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请你帮助王青算出湖水的深度。

    这是一道诗意化的题目,题目本身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题目意思,利用《几何画板》,再现红莲的摇摆过程,加深学生对题目意思的理解。学生根据左下图,易知,CD=0.5,BC=2,AB=AD,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去解决它。

    这两个例题放在第三个页面,而详细答案放在第五个页面“后花园”里,并且建有例题与答案的超链接,学生可以自由点击浏览,在各个页面间进行自由切换,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可重现性,让学生根据自身所需去侧重解决自己的难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教师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我们不应让“人机对话”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就成了键盘手。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以实用为主。课件的运用应整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针对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培养目的的数学教学,课件中存储内容要精炼,画面要简洁,讲解和推导应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

    3.网络电子教室应成为数学的理想场所。在人手一机的网络教室,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研究问题,在网络中查找数学资料,形成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把学习数学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教师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装自己,而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向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有机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美,全面提升课堂效率,做好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禹晓林.谈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1(20)

    [2]祝智庭,彭红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知识教学: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