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写人叙事类文章的阅读教学方略——以《少年王冕》一课为例
范文

    袁飞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人叙事类文章所占的比重很大。这类文章内容情节性强,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畫,且情感表露真实,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少年王冕》一课的教学为例,梳理教学写人叙事类文章的相关策略:思维碰撞,初步感知;潜心朗读,逐层品悟;文本补白,深度领悟。

    关键词:写人叙事类文章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人叙事类文章所占的比重很大,这类文章内容情节性强,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往往会通过典型事例来体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这类文章往往蕴含作者独特的情感,且情感表露真实,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一课就是典型的写人叙事类文章,它讲述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替人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通过刻苦学画,终成画荷花高手的故事。本文以该课为例,谈谈写人叙事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少年王冕》一课的首要价值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品析。达成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细品王冕和母亲的语言,分析王冕的行动,走进王冕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性格,读出人物形象。

    一、思维碰撞,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让学生体悟人物的语言描写,有助于他们走近人物形象,对人物性格形成初步感知。

    《少年王冕》一课的篇幅较长,但母子的对话描写却只有一处。这段对话,让母亲的艰辛与无奈、王冕的懂事与孝顺跃然纸上,令人动容,感人至深,值得品味。

    【片段1】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抓住“放牛”和“学画”这两个典型事例来描写王冕这个人物的。我们先看王冕放牛,默读课文第2至第4自然段,把你感触最深的语句画下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待会交流。

    (学生默读,边读边勾画。)

    师哪里让你感触最深,为什么?

    生我对王冕说的“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这句话感触最深,因为王冕不是真觉得闷,他这样说是为了安慰母亲。

    师你很爱动脑筋,但你怎么知道王冕不闷呢?

    生(愣了一会儿)他想上学堂,这么说是为了安慰母亲。

    师“闷”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事做,无聊。

    生觉得没意思。

    生难受。

    师是的,“闷”包含这些意思,那字典里的意思你们知道吗?(出示“闷”的意思:心烦,不舒畅)同学们,在下结论之前,我们得先在书本上找到依据。王冕在学堂上学到底是“闷”还是“不闷”呢?在文中找出依据。

    (学生勾画。)

    生不闷,他说放牛时还带书去读,可见他爱读书,不会觉得上学闷。

    生不是真的闷,他这么说是为了安慰母亲,让她不要难过、内疚。

    生这是假话,是善意的谎言,想让母亲心里舒服些。

    师(走近屏幕,手指“闷”的意思)好一个善意的谎言。看来,大家都读懂了王冕的心。难道没有一个同学觉得王冕说的是真话?

    (学生开始思考。)

    生王冕上课时,想到母亲可能就不能安心读书了。

    师为什么呢?

    生想到母亲一个人辛勤劳动,供他上学,他会心疼母亲。

    师你的意思是说王冕心烦,不舒畅,是真的闷。

    生是的。王冕上课时,一想到母亲日夜操劳,就会心烦不踏实,觉得闷。

    生王冕舍不得母亲吃那么多苦供他读书,他的心里会很不舒畅,所以觉得闷。

    生放牛,可以贴补家用,减轻母亲负担,让王冕心里轻松些。

    师闷也好,不闷也罢,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这时候,你最想对王冕说什么?

    生王冕,你真懂事。

    生你是个孝顺的孩子。

    (板书:懂事、孝顺。)

    上述教学中,教师围绕“王冕在学堂读书是闷还是不闷”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学生读几遍课文就能从王冕的话中发现矛盾之处,联系下文就能知道王冕在宽慰母亲。但仔细想想又能看出,母亲日夜操劳供王冕读书,王冕哪能读得安心、读得踏实?想到这一点,王冕还真的会闷。这种细微的心理活动,单凭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是不容易理解的,需要教师去引导。因此,教师告知学生“闷”的含义,并启发他们据此进行思维碰撞。在短暂的迟疑和持续的思考、反转中,学生逐渐走进王冕的内心深处,逐渐体会到了王冕的懂事和孝顺。

    深度阅读写人叙事类文章,除了关注人物的语言描写,行动、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同样值得品读,也是读懂人物的重要途径。当学生懂得抓住这些细节描写进行思维碰撞,逐步触碰人物心灵时,就等于初步掌握了写人叙事类文章的基本学习方法,阅读能力会得到明显提高。

    二、潜心朗读,逐层品悟

    一堂好的语文课,少不了高效朗读。引导学生潜下心来走进文本,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能让他们更深入地走进人物内心,逐步读出更鲜活、更丰满的人物形象。《少年王冕》一课的教学中,读好母子对话,对于品悟人物形象至关重要。

    【片段2】

    师多么懂事、孝顺的孩子呀!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中,读好母子的对话吧。(饱含深情地朗读王冕母亲的话)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示意学生接着朗读王冕的话。)

    生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接下来是师生“排比式”朗读,反复体会王冕母亲话中蕴含的无奈与为难。)

    师生活贫困,母亲实在供不起王冕读书,只好无奈而又矛盾地拉起王冕的手说——

    (请一名学生读母亲的话。)

    师丈夫早逝,实在无力供学,如果有一丝希望,她都不愿意耽误孩子的前程,母親无奈地说——

    (再请一名学生读母亲的话。)

    师王冕眼看着母亲含辛茹苦、日夜操劳,心痛地对母亲说——

    (全班齐读王冕的话。)

    师作为儿子,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让母亲心里舒服一些,王冕懂事地说——

    (全班再读王冕的话,然后女生、男生分角色读母子的对话。)

    师同学们,要想读懂一个人,最关键的是要读懂他说的话,也就是抓住描写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你就能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特点,读出人物形象了。

    上述教学中,教师通过多样的语言变换创设情境,带着学生逐步深入文本,并通过师生排比式朗读、生生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把学生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让他们逐步走近了人物,感同身受地理解了母亲的为难,也更为深刻地领会到王冕小小年纪便能为母亲着想的可贵品质。

    朗读的方式有许多种,教师可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确定最适合文本语言材料的朗读形式,并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朗读方式,组织学生潜心朗读,达到以读促悟、以读抒情的理想效果。

    三、文本补白,深度领悟

    很多好文章中,作者都会有篇章、结构、详略上的整体把握,也会有诸多“布白”,留给读者大量的思考和想象空间。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补白,能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利用文本语言激活自我的生活体验,获得超越文本的感悟。这种感悟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的共鸣,是独特的、个性化的、有深度的。

    教学《少年王冕》中王冕学画的情节,课文只用一句话做了交代:“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并没有细致刻画王冕学画的细节。仅凭这样简短的一句话让学生感受王冕的坚持不懈和勤奋好学还是有些难度的。对此,笔者充分发挥补白的功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领悟。

    【片段3】

    师一个放牛的孩子,为什么能把荷花画得那么好,你们能从文中找出原因吗?

    (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批注,组内交流。)

    生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师这句话好像没说他是怎么画荷花的呀?

    生他坚持了三个月,时间很长,一定下了很多工夫,才把荷花画好的。

    师嗯,你真会读书,竟然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内容。

    师短短一句“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却形象体现了王冕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王冕具体是怎么做的呢?你能发挥想象,把他三个月的学画过程补充完整吗?先思考思考,再写下来。可以借助老师给的提示补全句子,也可以自己发挥。

    (屏幕上给出提示:王冕起初画得不好,可他毫不,每天来到池塘边。烈日炎炎下,他;狂风暴雨中,他。,他……就这样,三个月之后,王冕的画技便大有长进。学生思考后落笔,完成后全班交流。)

    生烈日炎炎下,他一边擦汗一边画。

    生狂风暴雨中,他顶着荷叶观察荷花。

    生晚上,他在油灯下继续画,一直画到深夜。

    生生病了,他躺在床上构思图案。

    生遇到困难,他跑到几十里外向高手请教。

    ……

    师大家的想象真丰富!现在你们发现王冕成功的秘诀了吗?

    生坚持不懈。

    生肯吃苦。

    生勤奋好学。

    师(板书:勤奋好学)刚刚我们把王冕学画的过程写得生动、具体,让王冕勤奋好学的形象饱满、立体起来。这些对王冕的描写叫行动描写,它跟语言描写一样,都是我们了解人物特点的重要途径,值得细细品味。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提供补白的支架,让学生充分想象王冕学画时付出的各种艰辛。在描写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想象思路越来越明晰,想象角度越来越多元,最终树立起了一个勤奋好学的王冕形象。这样尝试补白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将其与王冕的经历产生共鸣、与文本的空白形成对接的、深度思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激活自身潜能,有意识地融入自己对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理解,有效训练了表达,可谓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经历思维碰撞、潜心朗读、文本补白后,学生逐渐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品悟了人物形象,甚至生发了超越文本的感悟,与文本人物产生了共鸣。如此阅读,读出了写人叙事类文章的深度,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发展的芳草地。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