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实践研究 |
范文 | 王晓红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对分课堂”是将讲授法和讨论法融合,强调先教后学。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妇女妊娠、分娩、产后正常过程、异常过程及其护理、患病妇女的护理、计划生育等内容。主要阐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妇产科护理学课堂的应用,创新之处是结合学科特点和“对分课堂”的特点,融入案例教学法,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 键 词]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妇产科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015-01 一、前言 教育部于2016年9月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整合不同学科核心素养来整合核心素养。因此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同学科的课程可对部分核心素养作出自己学科独有的贡献。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关注的是“怎么教”。因此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怎么教”的问题值得深思。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对中职生妇产科护理学课堂进行教学改革,探讨在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的如何应用对分教学,进而提高该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学科培养目标。 二、目前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还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讲授、作业、上新课,老师讲课和学生课后学习形成平行关系,缺乏交互性,使旧知识的不完全消化吸收与新知识的持续注入不断叠加,无形中增加了学习负担。 (二)学习动力或能力不足 护生注意力分散、懒于思考和回答问题,对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影响成绩进步与提升。 三、“对分课堂”教学法 “对分课堂”于2014年9月开始,目前在国内高校各专业得到广泛应用。“对分课堂”是由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根据国内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基于心理学规律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综合了传统课堂和讨论式各自的优势,经过取舍折中而来。对分教学最核心的特点是每周课堂的前一半时间用于讨论上一周课堂上内容,称为“隔堂讨论”。一般来讲对分教学可分为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3个过程即PAD课堂。讲授是保证学生掌握理解基础内容的前提,而内化吸收是学生自己主动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讨论环节能够让教师明确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是检验教育成果的好办法。 四、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校中职护理二年级学生,年龄范围为16~18岁之间,均为女生。选取2016级2个班级,每个班级人数为54人,总人数108人,将2个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不分组,采用传统教学,即讲授新课与课后作业。 (二)研究方法 根据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安排,每周一次课,2节课时,每节课40分钟;每次授课内容为一个章节;每个章节的教学流程均分为3个环节:讲授、内化吸收、讨论。 1.讲授:第一次课主要是教师讲授内容框架及重点和难点;布置编写案例题目任务等。 2.内化吸收:课外学生阅读课本,对内容进行吸收、内化,完成学习指导及作业。 3.讨论:第二次课给予学生20分钟左右进行课堂分组讨论和总结,并选出代表轮流上台讲解、答疑解惑,教师纠正、总结,并开启新授课程的讲授。 五、讨论 对分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自我学习能力增强,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避免了教师教学的枯燥性、单向性。在学习交流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知识薄弱部分,并答疑解惑,形成知识体系。在章节小测验中,以往认为较难的案例题的正确率也有明显提升。 (一)對分教学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刘志平等研究认为“对分课堂”模式的本质是对课堂的时间进行合理划分,教师和学生各占一半时间,一半时间是教师用来精简讲授,另一半时间让学生发挥自我学习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交互式讨论。研究认为对分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的学习习惯。 (二)对分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课堂教学也是学生社会心理学发生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认知、情感及意志方面交流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不仅需要思考和阅读来获得知识,还需要通过经验和感性而理解消化知识。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表象或表浅的认识方面,更需要向高级水平发展。 (三)对分教学有利于中职生全面发展 中职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包括四个方面:生活、能力、社会关系、个性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能够传播知识,而是全面教育培养人的各方面。对分教学通过来自临床具体案例的分析,融入生活与社会知识,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四)对分教学的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对分教学要求教师投入更大的精力在本学科教学与钻研上,把握教材、领悟内容精髓,提炼重点、要点,构建知识框架。学生方面的个体差异,不能保证所有学生能够跟上教学,尤其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参与讨论。 总之,对分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砾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模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2).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 [3]王霞.对分课堂: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 [4]刘志平.对分课堂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8(26). [5]杨丹,戴红良.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及其护理教学实践评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