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教学天地的万花筒
范文

    要发展就必须创新,要创新就必须更新观念,只有提高新课程目标下的创新意识,才能实现教学成果的创新。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1],陶先生实际上是提出了对教育的深层要求:要变,变好。这也是语文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注重创新教育的意义之重大。

    一、选择合适的创新方向

    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产物,所以对其自身的理解要恰当、全面。理解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理解文章的内容字词句段篇等,丰富而繁杂。每个人对语文的相应内容都有着独特的解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挖掘文中可能存在的创新因素,合理设置创新点,然后适度启发、引导,真正激发出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那么怎样设置创新点呢?笔者认为应该是存在多义理解或多角度理解的内容,如苏教版《品质》一课里的鞋匠,对于这个人物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引导,单是探究“他的死值不值得”这个问题,就有很大的创新思维提升空间,那么是否保持这种多样理解呢?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有一定的侧重性,当然这种侧重不能够武断地否定学生的个性思维,但一定要健康、积极、全面。另外对句子的理解中存在的创新因素,如鲁迅《孔乙己》中,“他大约的确是死了”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呢?各人自有不同见解,但至少有个侧重的问题。因此,在理解环节中求新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只是一味地求新,应就具体对象而论。就像万花筒一样,虽然是不停地变化着,但呈现给人们的永远是奇妙美丽的画面,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二、营造民主化环境,创建科学化模式

    “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2]。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和它自身的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人类思维创造也是如此,发展语文创新意识,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育者增强教学的民主性。“民主的教育必须办到各尽所能,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所能,就是使老百姓的能力都能发挥。”[3],民主性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特性。采用民主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会得到重视与尊重,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学生感到自由、愉快,没有压抑和强制,能够自主思考,自由发表,大胆判断,发展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创新。

    在现阶段,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达到了新课改模式和技术上的要求,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学生学了一堂课,只记住了课堂上的热闹,真正回到文本上来,却找不到文章的珍贵之处,没学到一点实用性的东西,如何去学以致用呢?光讲花架子,没有真本事,这也不是语文创新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那么只重视文本上的东西就对吗?当然不是。这个问题很久以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到过:“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这样不但是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了。中国教育的第二个普通的误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杆和书本,以为教育便是读书、写字,除了读书、写字以外,便不是教育”[4]。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促进对学生的创新教育,还要体现一个“新”字上,那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的确很难跟上人类学习思维的发展,创造性人格特征是创新型教师所必备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创新教学能力,把传承民族文学的精华内涵和现代化的多元教学模式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开展创新教育。

    三、语文创新教育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习不是为了把人类已有的知识储存在大脑里,而是为了创新、为了发展。我们必须使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由创造与表现、主动发现问题并懂得解决问题,读书有创意、求知能增智、求异中出新,实现真正的创新价值。语文创新教育不仅让学生树立个性理想和培养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也使其丰富情感,富于生活的激情,想象生动新奇。学生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信心和勇气,形成了不畏困难,意志坚定,持之以恒的人格,这种成长就更具有创新意义,而这种创新意义更大的价值是让人们更好的创造美好生活,因此语文创新教育对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推进影响,有较大的生活意义。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的孩子“是在世界中呼唤,要以他们学得的东西帮助改造世界,为整个人类谋利益”[5]。他还说:“我要去看看世界。我所以要看看世界,为的是要认识世界”[6]。语文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渐有了更长远的方向,创新思想在人们生活过程中的渗透,就如一支生活的万花筒,在人们丰富的创新思维牵动下,无限量的展现着世界的美好,生活的美妙。

    注释: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师范生第一变——变个孙悟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创造宣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J].战时教育,1945,(5).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答朱端琰之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5]陶行知.育才学校创办旨趣[J].育才学校,1951,(4).

    [6]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我要看看世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王诗淇 江苏省宿迁中学 2238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