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长青
![](/uploads/202205/06/47b4abb4478ac62dd5779b929d5c594c4509.jpg)
![](/uploads/202205/06/036f1c510bfbfab064d4a0f892539c804509.jpg)
![](/uploads/202205/06/7534bda1fb877d56f28a1e2c5d2fedb14509.jpg) 【摘要】本文针对一道小学数学例题展开思考,分别从数形结合、联系实际、理论支撑三个角度论述,对拓展学生探究思维,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以理服人;增强感受;展开探究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介绍的是“分数除法”,在教材中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交待得很清晰,但笔者认为其没有“以理服人”.教材的编排并没有强化为什么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只是说明也可以用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就是苏教版本身的特点:在不知不觉中,引导教师和学生去钻研教材,拓展思维. 笔者同时也认为,虽然没有“以理服人”,但纵观小学数学知识体系,还是能发掘些道理出来的,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一、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证明 本单元的例4(如下图)其实就是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启发学生对“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句话的思考. 将例4改编为下面三道题目(便于引领学生思考,增强感受): 1.一瓶果汁1升,一个杯子可盛15升,可以倒满几个杯子? 2.一瓶果汁45升,一个杯子可盛15升,可以倒满几个杯子? 3.一瓶果汁45升,一个杯子可盛23升,可以倒满几个杯子? 三、回归本源,变形象为抽象,增加理论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上可知,第一、二两种方法并不是本学期所学的内容,第一种方法可以看成是倍数关系的拓展,不足1倍的,可以看成是其几分之几,而对于第二种方法在人教版里重点介绍过,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认识分数”单元也已经提到过,其实是从分数的意义出发,将分数逐层分解开来.只有第三种方法是本学期的内容.所以,要想“以理服人”,必须紧扣教材,多角度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较深的表象,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为自己掌握整套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打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