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扶志扶智扶学”视角下教育精准扶贫的经验与启示 |
范文 | 夏文浩 张崎琳
摘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需扶学。本文在对南疆深度贫困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出3点教育精准扶贫可复制的经验:“志、智、学”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大力发展双语教学,完善教师考核标准及奖励机制、结合就业技能与创业教育培训,实现劳动力转移与有效就业。进而提出3点建议,以期能够为其他深度贫困区和类似地区寻找到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模式。 关键词:扶志扶智扶学? 教育精准扶贫? 特色做法? 南疆深度贫困区 目前,脱贫攻坚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硬骨头”: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与中高等职业教育非常薄弱;教育相关的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低;经费资源投入不足;师资力量短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须先扶智。左明章(2019)从能力贫困的角度解析教育精准扶贫“扶志、扶智、扶学”的新内涵,提出扶志扶智是催生和发挥教育精准扶贫的内生性动力和现实性作用,而扶学凸显教育精准扶贫的基础性作用,即扶学就是针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与贫困区职业教育薄弱的学校和贫困师生,重在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公共服务,让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进而有效地阻断贫困基础和代际性的传递,发挥其在贫困地区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基础性、可持续性的作用。如何在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充分发挥教育破解短期发展目标与脱贫长远目标难兼顾、脱贫后返贫概率高的基础性难题,是变“输血”式的扶贫为“造血”式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核心战略举措和有力的保障。 本文对“扶志、扶智、扶学”模式的理解是建立在提高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自信心,激发摆脱贫困和致富的内在动力,创造脱贫致富的良好环境的基础上,基于实地调研,对教育精准帮扶过程中的典型模式及经验做法进行个案研究,以期到能找寻适合其他深度贫困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模式。 一、南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主要成效 (一)2018年新疆教育精准扶贫投入情况 2018年,新疆教育经费总支出达到956.1亿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三个全覆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在基层落地生根,教师资源得到补充优化,职业教育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底,全疆教育相关指标如下表: 2018年,累计拨付南疆四地州各类学生资助资金44亿元,受益学生达306万人次。在教育队伍建设上,2018年全区共补充教师5.88万人,选派支教教师2.6万人,通过安排20亿元专项用于解决南疆四地州自聘教师工资和为南疆四地州10万余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此外,政府投入近16亿元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支持115所职业学校开展基础能力建设。 (二)“教育援疆”聚合力,推进教育改善的加速器 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南疆深度贫困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任务艰巨,结对帮扶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孜勒克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第三师的贫困团场都采取了超常规的举措,且成效显著。如下表: 1.积极培养本土教育人才。在高等教育方面实施本省援对口地定向招生计划,落实每年培养人数。开展授受双方联合办学,为对口地培养人才。 2.不断提升当地教育水平。组织本省基础教育学科专家到对口支援地开展教学导视、帮教和带教,可有效促进被援地教学教研工作增效提质。 3.努力做好特岗教师培训工作。按照地区统一安排,每省根据各自情况承担适合数目民族教师短期待岗教师培训工作。同时,各省积极做好教师执教项目的协同对接及人员选派工作。 二、教育精准扶贫的南疆深度贫困区经验 (一)“志、智、学”三方位一体教育模式 摆脱贫困,必须形成“‘扶志”“扶智”“扶学”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框架,这样才能形成扶贫合力拔除穷根以达到消除贫困的目的。“扶智”提升了贫困农民脱贫技能水平,能够增加其收入,确保能够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依据代际贫困理论,“扶学”构筑贫困学生未来就业能力基础,形成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的外生动力,也可有效阻断代际贫困问题;“扶志”催生贫困群体脱贫内生动力,为“扶智”与“扶学”实施提供思想支撑和精神保障。“扶志”与“扶智”结合主要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短期目标,而“扶志”与“扶学”的结合造就了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的可持续和长效发展动力。因此,“扶志”“扶智”“扶学”三位一体并举是实现脱贫短期目标与长期效果结合的有效方式。 (二)大力发展双语教学,完善教师考核标准及奖励机制 在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中,建设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是重要的保障。通过放宽政策要求,招收特岗教师、学前教育代课教师,缓解了师资严重匮乏的现状。近几年通过国家与兵团及三师教育局组织的各级“双语”培训与继续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水平与普及率都大幅提升。 (三)结合就业技能与创业教育培训,实现劳动力转移与有效就业 为保证经济与人才的共同发展,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与转移就业成效,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为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搭建平台,制定复合实际的转移就业培训计划。结合城镇建设和规划、群众向团部集中和大量楼房需要装修的实际情况,利用援疆专项资金与莎车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少数民族室内装修装潢培训班,利用援疆资金与图市职业技术学校和兵团技师学院联合举办民族美食餐饮培训班,依托唐王城地毯厂组织少数民族妇女学习地毯编织技术等。 三、启示与建议 (一)注重教育帮扶的扩散效益,教育资源要合理公平的分配,注重向偏遠团场连队的倾斜 利用科技院所高校,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培养那些文化素质高、脱贫意愿高、对先进技术有一定的需求欲望的人,由这一部分人先富然后带动其他的贫困户掌握脱贫致富的技术。教育资源向偏远及少数民族边境团场的倾斜,有助于贫困区域的教育。 (二)通过协议合作方式带动双语教学,与高校合作,利用假期支教等方式加大双语教学力度 双语能力的高低对于贫困户脱贫的作用十分的重要。为保障贫困户及其子女走向社会,具有汉语沟通能力。与高校签订培养协议,定向培养本地双语教师,或利用假期等形式对贫困区域的学生进行语言教学是提升当地双语能力的关键。 (三)提高对教师的福利保障,确保教师留得住 调研时发现当地多数教师(含特岗教师)多来自外地(含北疆),面对环境的恶劣能够留下来的很少,每年教师流动性很大。能否将老教师编制转换为年轻教师空出编制,鼓励其努力开展教学工作,增加对教师职称的评定名额,提高教师福利,以期达到留住外来的教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以扶志、扶智推进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与实践路径[J].张蓓.改革.2017(12). [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扶志与扶智思想的发展——扶贫开发工作内生动力培育研究[J]王美玉,李大为.湖南社会科学.2019(01). [3]扶志、扶智、扶学:信息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三位一体”模式建构[J].左明章,向磊,马运朋,杨登峰.电化教育研究.2019(03).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教育扶贫新模式—“扶智扶志扶学”协同推进实施情况调查与效果评价”(2019138)阶段性成果。 夏文浩为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7级学生;张崎琳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学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