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方法探析
范文

    【摘要】语文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门必学的科目,更是学生未来与人交流需要使用的重要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沟通桥梁。初中阶段对于人的成长十分重要,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在这一阶段初步成型。想要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了解与应用能力,就必须重视课内和课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广泛接触优秀的篇章,让学生领略语文的魅力,并且提升学生阅读时的效率,做到有效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4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3-0044-02

    【本文著录格式】白晓宇.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方法探析[J].课外语文,2020,19(03):44-45.

    引言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学校与教师过分注重学生书面的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采用布置作业等方式迫使学生进行课下学习,未能注重学生阅读量的扩大,没有注重学生朗读课文时的有效性问题,也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甚至没有培养学生多读书、增长见识的意识。新课标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实行,如今的教育以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学生素养为目标,因此需要重视阅读的作用,并采取措施,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

    一、目前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外阅读

    1.学校、教师态度不端正,缺乏重视

    目前仍有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受以往教育方式的影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重视,未能意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大作用,仍然着眼于学生书面的分数,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成绩,阅读相对而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然而在提高成绩方面并不能迅速起效或是有显著改善,许多教师纷纷选择挤占课外阅读时间,布置其他任务。

    2.缺乏统一的读物

    有些初中院校和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现阶段我国缺乏统一规定,没有恰好能够契合初中生特点、将课文内容与知识延伸的书籍,教师只能根据自身经验为学生推荐书目,但教师毕竟与学生不是同龄人,审美也会有一定差别,可能教师认为值得一读的书却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另外正版书籍价格偏高,廉价盗版书盛行,它们在排版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出现大面积错别字,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除此之外,某些网络小说、伪青少年文学读物泛滥成灾,其不仅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没有半点作用,甚至宣扬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给学生起到相反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误入歧途。

    (二)课内阅读

    学习一篇文章,若只是简单地朗读背诵,则味同嚼蜡,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内涵真谛,只有与写作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到作者的写作手法,才能授之以渔。然而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往往只侧重一点,不能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具体表现为:

    1.读而不写

    重复性阅读的确能帮助学生记忆、背诵文章,但有些老师过于注重阅读而忽略写作的作用,这会使学生缺乏应用语文的能力,空有满腹经纶,却无法表达,于教学无益。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语文这种工具,若是过分依赖课文、不进行写作训练,不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学生只能是个观望者,学不会实践应用。

    2.写而不读

    写作是对语文的应用,阅读是基本功,能够为文章创作提供精美句式、提供灵感思路,有时人们萌生出写作的想法就是因为读到了别人的文章而受到启发,灵感的火花是可以经由阅读的碰撞产生的。一个人必是先学会走路再学会跑步,水平能力是循序渐进逐步上升的,老师跳过阅读的必要训练,让学生写文章,就像让一个刚刚能启动车子的人开车上路,十分危险。

    3.读写分离

    有些老师的确做到了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可学生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两码事,分别在不同的课上进行专项训练,未能将二者联系起来。事实上,读与写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分割,读是基础,写是应用,绝对不能分开。

    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一)课外阅读

    1.倡导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学习,也可以使学生获得追求新知识的积极性,可以使学习的枯燥感大大降低,提高学生的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读有益的书,积淀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举办读书活动,优先奖励最先读完某本书并且对其有着深刻理解的学生,或是最先达到一定阅读量的学生,但是要注意,在选取目标书籍时,应当注意筛选,剔除有不健康信息、反动言论等的书籍,避免过于高深的作品,选取适合初中生阅读并且能够切实增长学生知识的书籍。在这项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可逐步提升目标书籍的难度,激励学生进步。

    2.为学生推荐优秀作品

    教师应当多了解和接触当下学生喜欢的作品类型,并耐心地寻找满足学生审美且宣扬正思想和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可以用神话故事取代玄幻小说,用《桃花扇》《聊斋志异》等美好的爱情故事抓住学生注意力,使之自觉避开恶俗的言情小说。另外一些现代著名童话家的作品也很适合初中生阅读,例如郑渊洁大师的《舒克和贝塔》等作品,对于幼儿来说这些童话较难理解,却恰好适合具备一定思維能力的初中生。此外,许多世界著名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既具备较强的故事性,能够吸引初中生的兴趣,又讲述了深刻的道理,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并且具有一定深度,不会让学生觉得“幼稚”,值得教师推荐。

    (二)课内阅读

    1.阅读教学

    在教授课文时,老师要合理利用课本中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如今课文后大多附加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理解的思考题和应用课文中写作手法的仿写题,老师应当用这些来巩固学生对课文的掌握,若是课文后没有提供练习题,则应当自己设立小测验、小练笔,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此外,若是在课堂上留出时间给学生读课文,教师不能自己停留在讲台上任由学生自由阅读,而应当靠近学生聆听学生阅读,纠正学生读错的错别字,提醒学生朗读时的语气,教会学生正确地阅读。

    2.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思想

    若想实现读写结合学习方法的普及,必先正本清源,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意识,让学生明白二者密不可分的关联性,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另外老师需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起到引领作用。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分为两种——默读和朗读,其中默读需要的是速度,适用于浏览文章和进行课外阅读,而朗读要求精细,并且要注意到对文章中不同人物感情的把控、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两种阅读分别有自己不同的方法。有些初中生阅读时有一些不良习惯,例如用手指着、一字一读,这样会使阅读速度颇为缓慢,在面对数十万字的作品时,学生往往感到无力。教师应当纠正学生的这种习惯,要求学生默读时做到抓取关键信息,必要时可忽略无关信息,提升阅读效率。而在朗读时,则需要学生养成手持一根笔、写写画画的习惯。对于某些需要背诵的篇章,学生还需要达到能够无误默写的水平,其中许多易错字不进行练习是无法牢记的,因此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持有一支笔,勾勾画画,从而加深印象,让阅读更有效果。

    三、结语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上的累积与能力上的提升,能够让学生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收获,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贾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创新探究[J].农家参谋,2019(17).

    [2]杨文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19(24).

    [3]曹新新.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

    [4]岑礼霞.基于有效教学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2).

    [5]刘琳琳.初中語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