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探讨 |
范文 | 史小禹 摘 要: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如何在新形势下,顺应时代的发展作出改变,创新教育模式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将阐述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并探讨在新形势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 关键词:新形势 高等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在不断地改变着社会,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给传统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代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积极应对着新形势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对此,高等院校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故步自封,必然会影响新时代人才的培养。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探讨其教学模式已然成为教育界重点关注的课题。思政教育的核心在于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继承我国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只有联系实际,从学生出发,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才能够拉动思政教学的现代化发展,才能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高校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1.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对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的高速发展虽然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学习能力,但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互联网丰富了信息传播的途径与速度,不仅将思政工作的渠道有效拓宽,还丰富了教育内容,但是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信息,影响着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其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发展不仅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促使学生形成了全球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民族意识被淡化。[1]其三,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融合,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由此使得学生的思想日趋复杂化,当下教师已然无法像以往一般按照教学目标传授知识,而学生也不再会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 2.高校发展的需要 伴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当前针对人才培养高校更多了选择了工学结合的方式。即充分利用社会、高校资源和环境,交替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校外实习,促使学生能够获取知识,参与实践,实现全面发展。工学结合能够让学生接触岗位工作,由此也改变着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第一,工学结合促使企业、高校共同承担教育者的责任,以往都是由高校教师实施教学工作,现在则需要企业、高校共同承担。第二,促使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都是在校内集中学习,现在转变成为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形式。第三,改变着教育环境,构建了校企合作的教学环境。 二、新形势下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思考 1.联系学生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高校思政课程使用的是国家统编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发挥纲领性的作用。思政教育不论是在什么阶段的教学中都具有特殊的教学目的,由此在教学的开展中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但社会在迅速地发展,发展形势也在时刻发生变化,学生的思想也在伴随大潮流而改变,由此要求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潮流、学生的需求,基于教学大纲,选取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党的政策方针、时事热点、新理论、新精神,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时政热点,掌握党和国家传递的新政、新论。[2]由此有的放矢地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在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熟知教材内容,还要善于转化,以学生就业、学业、感情等方面的问题作为突破口,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化复杂的问题,以讲故事的形成表述理论,讲明道理,由此获得学生的认同,从而激起情感、思想的共鸣,提升教学效果。 2.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 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就高校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来说,通过校企合作的途径能够有效契合高校教学性质。就人才培养的层面来说,校企合作能够站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对人才进行培养,还能够在专业程度、职业道德的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可以联系区域革命基地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深入活动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丰富教学形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突破传统教学形式,让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实践,调动学生对思政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由此优化创新思政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在思政知识的学习中获得耳目一新的体验。[3] 結语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在高等教育中获得了普遍的关注。虽然,尚有一部分高校处于初级办学阶段,仍然在探索完整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以及多元化、新颖化、灵活化的教学模式。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特殊性质,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与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具备一流的政治素养,为推动社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谢志杰.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新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8):214-214. [2]刘德祥.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模式[J].现代职业教育,2018(3):234-234. [3]杨杰文.新形势下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以广州市“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267(03):30-3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