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村旅游发展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王艳玲 摘 要: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担在肩,加之疫情的影响,实现乡村振兴更是迫在眉睫。而乡村振兴的目标的实现最重要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利用农村当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已取得阶段性的进展,甚至成为了农村经济产业的关键性支柱产业。逐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部分满足了大众化旅游时代下人们对旅游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但发展乡村旅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也面临着比如在旅游产品开发、销售、运营等方面的许多困境。本文主要阐述了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对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为后续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决策理论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困境;对策 有效的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成为乡村振兴目标最有力的保障。对推动乡村的经济以及乡村文化的宣传,作用非常之大。同时乡村振兴的实现又为乡村的旅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个乡村的振兴能够引入更多的丰富资源。然而发展乡村旅游也需要不断的进行产品转型升级和创新,拓宽产业链,融合更多产业,能够使乡村旅游文化的内涵体现出来。当前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品销售单一、文化内涵不足、运营过于传统等问题。为了有效得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经济,还需当地有关部门正确把握“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为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早日奔向小康水平[1][2]。 1 乡村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今年在疫情当下,整个旅游业都受到重创,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但疫情过后乡村旅游的发展的趋势还会持续。而当前乡村的旅游还是处于发展中阶段,其发展受到多方制约,需要不断结合地方乡村进行经验摸索,摆脱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和质量。 1.1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较为滞后 旅游资源对于当地来说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旅游资源对于农民发家致富来说就是“金山银山”[3]。而当前,由于地方条件的不同,旅游发展导致不平衡。多数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开发资源比较滞后。传统的乡村生活场景模式,已不足以吸引游客。甚至在开发中缺乏正确的发展定位,导致乡村旅游的城市化氛围严重。游客并未对当地乡村氛围和文化产生共鸣。有些乡村只是开发自然风光,而没有深度挖掘乡村民俗、语言等宣传推广乡村旅游的途径。使得其发展还是较为落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1.2 乡村旅游建筑景观设计短板突出 首先发展乡村旅游不同于搞农家乐,后者只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雏形。乡村旅游发展中,景观建筑的设计讲究的是整体协调性,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目前大多数乡村景观设计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乡村旅游建筑风格比如样式、体量、整体高度等不协调。除此之外,景观设计中没有将传统及现代相结合,过度偏向传统或一方[3]。从而导致游客的兴趣和满意度降低。最后就是在景观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游客的参与感,缺乏主题,使其对乡村旅游生活的认知极度模糊。这些设计短板,大大降低了乡村旅游所发挥的价值[1]。 1.3 乡村旅游商品展示单一缺乏创意 当前在有形的乡村旅游产品,比如旅游特色纪念品、农产品等并没有涵盖地方旅游特色文化,因此乡村旅游特色并未突出,不能吸引游客。同时,售卖旅游商品者依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方式展示商品,乡村文化特色的元素未能穿插其中,使商品在游客眼中的价值降低。加上售出商品的途径范围还是比较窄,有些没能让游客看到乡村农产品加工的整个过程。进一步使产品的吸引力降低,没有太多创意可言,游客自然不买账。 1.4 乡村旅游的运营管理能力专业性不强 我们国家在对农民的职业素质培养这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的人才队伍缺乏。再加上乡村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出现留不住人才的情况。而当地的人员受教育水平有限,因此在运营方面专业性不强。在利益分配、管理运营方面频频出现问题,导致乡村旅游发展频频失败[3]。 2 推動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旅游的发展,而乡村旅游若想长远地造福农民,其方式和乡村旅游地整体水平还需不断去磨合,探索最适合当地的特色模式。 2.1 转变传统资源开发思维,融入更多文化元素 开发中,一味地依赖当地的自然风光资源已呈现较大的局限。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最大化的将乡村的传统文化融入进去,有形的风光资源是“骨架”,那么无形的当地乡村文化就是乡村旅游的“灵魂”。要转变传统的资源开发思维,将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要素结合起来,长远考虑,才能不断促进乡村旅游经济更好地发展,提高品牌竞争力。 2.2 科学合理地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乡村旅游景观建筑设计讲究地就是整体协调性,当地的风光景观需要与建筑融为一体。一旦不协调,就会大大降低乡村旅游所发挥的价值。这就要求前期就要做好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对于特色的传统乡村建筑一定要保留,打造乡村慢生活原生态。然后再此基础上再融入当地的文化,赋予每栋建筑故事内涵。增加景观设计中游客的参与性和故事情节性,让游客真正感受到乡土人情的慢生活气息[4]。 2.3丰富乡村旅游商品展示形式,组建专业化团队 一个乡村特色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就是通过乡村旅游商品的展出。因此乡村旅游商品在展出售卖环节,要摆脱传统单一的售卖方式。展出环节一定突出地方特色,利用情景化、参与化及可视化互动形式。使游客真正的参与体验进来,也扩大了乡村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其次,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在投资之时,因为涉及到各个渠道。一定要建立有效且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同时,运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即使一样的乡村旅游资源,运营管理的专业性不同,经济效益会出现天壤之别。而农村专业化人才队伍缺乏,有效的方式就是聘请专业运营人士,组建专业化团队。最大程度开拓市场,引导村民协助做好乡村旅游的内部工作。当然这个环节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董阿丹,石丹.基于文化创意的乡村旅游发展困境与出路[J].农业经济,2020(04):46-48. [2]崔耀文.浅谈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作用[J].发展,2020(04):44-45. [3]柯炳生.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关键是什么?[N].农民日报,2020-04-08(003). [4]王智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J].农家参谋,2020(07):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