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范文

    刘璐

    摘 要:农村金融是农村金融的核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发展弊端逐渐凸显,金融组织结构不尽合理,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金融发展,这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农村金融;乡村振兴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鄉村兴则国家兴”。金融“活”起来,乡村振兴就可以“活”起来。要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使金融业务延伸到各个乡村;要降低农村金融服务的门槛,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要通过新媒体等及时发布国家的财政补贴、金融贴息等相关政策,定引导农民熟悉手机银行、金融工具的使用方式,提高农民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有效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1.2农村金融基本内涵

    农村金融是一种在农村进行的货币资金融通活动,即对农村货币资金进行筹措、分配、管理及运用的一系列活动,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3点:

    (1)借贷规模较小、成本较高、收益率较低。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人口集中度较低、家庭储蓄率较低,导致家庭单笔借贷款额度较低,借贷规模远远比不上城镇额度。

    (2)贷款所需资产的抵押成本较高。农民只有通过房子和土地的抵押才能向金融机构贷款,但是农村的小农经济难以衡量人均的土地拥有量,要对农村农民的土地和房产进行评估是非常困难的,且成本较高。

    (3)信贷风险集中度较高。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处于高度分割状态,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分散难度较大;二是农村金融信贷风险难于通过农业产品价格进行转移,因为农产品关联性很高,无法涉及更多品种来分散风险。

    1.2.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专家学者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农村金融、涉农金融机构服务创新、体系创新的研究等。马丽霞认为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农村金融创新服务也是我国金融服务创新作为薄弱的环节,实际上制约了农村金融乃至农村金融的发展。顾循良认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重点环节在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范围的广泛覆盖,因此在发展上应着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大力发展包括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在内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规模。

    1.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专家学者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较早,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帕特里克(Patrick)于1966提出了两种金融发展模式:一是供给引导型模式,该模式认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的供给优先于需求,以金融服务的供给来引导经济发展:二是需求追随型模式,该模式则认为金融需求引起了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产生,金融需求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需求追随型模式将逐步取代金融供给引导型模式。

    第二章农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

    2.1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经济属于第一产业。近几年开发的农家乐更是给市场经济增添新的活力。实现了“脱贫致富”项目。脱贫致富之后,村里修建了出村的公路,增设了技术支持站。在政府的帮扶下,农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2.2 缓解人才流失,改善农村环境。农村金融发展不仅能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还能促进社会稳定。农村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收入不稳定且经济收入不高。农村治安问题一直是受关注的问题。农村金融的繁荣可以解决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后农村土地的荒废,农村劳动力缺少的问题。合理的人员流动促进社会稳定。

    2.3 改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是一直困扰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大学生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农村金融发展不仅能吸引大学生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而且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农村教育工作者只有把好经济发展的脉,才能留的住人才。

    第三章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3.1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1)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至1994年开始,中国农业银行开始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将更多的金融产品拓宽到城镇,仅部分留下了县级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多数将资金投入到农产品的流通环节,而对农业的开发、农业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这样可能产生农业开发和农业基础建设贷款资金来源不足处于亏损状况。为了减少亏损,只能通过逐步缩小支农的服务范围,使其本身的政策性金融功能慢慢减少。

    (3)农村信用社。2013年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的数量达到1653个,在吉林省金融市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农村正规的金融机构,拥有较多的分支机构,能够直接与农民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往来。

    (4)村镇银行。2006年,吉林省作为全国首批试点村镇银行建立省份,经过13年的发展,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农村新兴的金融机构,为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农村部分贷款难的问题,缓解了部分资金来源不足等矛盾。

    3.2非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非正规金融机构又称民间金融机构,吉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自由借贷、银背、死人钱庄、合会等组织。由于农村天然的小农经济主体性,这种微观主体与民间借贷有着必能的依赖性,加之商业银行的逐步退出,给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第四章、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

    4.1融资渠道有限。由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使得大批资金和项目都流向了城市,农村金融机构缺少资金,需要进行融资。现在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主要补贴、减免各种税款等措施。

    4.2竞争机制缺乏。农村位置偏远、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强、行业机制不健全、员工工作效率低、服务意识不强、资源有限,这些原因都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不足。

    4.3 融资保险措施不完善。目前农业保险产品种类少,农业受气候因素影响大,赔偿金额比例严重失衡。

    五、结论

    本文对农村金融发展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建议增加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服务和加大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力度、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政府扶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等。本文尽可能详细地阐述了古林省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但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还存在很多研究不足的地方,还需要经过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实践检验,针对以上研究不足之处,笔者将不断提高,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闻永夫,中国农村金融业现象剖析与走向探索[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