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注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
范文 | 冯丽芸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做出的、妨碍或干扰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的行为。笔者结合在一些学校听课积累的想法,谈谈自己对学生此类行为的认识。 一、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英国心理学家科恩认为,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不安全的家庭环境、同伴压力、缺乏学习兴趣等。笔者经过长时间的听课积累和大量的案头工作,把学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三个。 1.生源性原因。大部分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有:其一,内心厌烦。由于教学内容太难或太易,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或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语言平淡,甚至无意义重复,学生感到厌烦,因而采取不当言行以示不满。其二,挫折感与紧张感的发泄。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各种要求,学生“达标”的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能够顺利达到教师的要求,获得成功;有的学生则连遭挫败,面临教师的批评和指责。挫折感加重了学生的紧张感,紧张感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问题行为的方式发泄出来。其三,寻求注意,提升地位。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教师和同伴的认可时,便常以违纪的形式来寻求教师和同伴的注意,争得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 2.师源性原因。其一,要求不当。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严,学生稍不留意就违反了规章制度。学生犯错时,有的教师既不分析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否适度,也不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是专断地严惩学生以维护纪律,从而造成师生矛盾和冲突趋向尖锐化。有的教师则对学生要求过低,只要学生不惹是生非,不冒犯教师,就对学生所做的事置之不理。其二,滥用惩罚。从表面上看,惩罚的手段常能迅速而有效地制止课堂问题行为;但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则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反而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特别是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教师,更易使学生产生怨恨情绪,可能诱发学生攻击性或退缩性的问题行为。其三,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的精神。当学生的问题行为严重地干扰课堂教学时,教师常常产生震怒的情绪,严厉处罚违纪学生,而很少引咎自责。由于教师缺乏寻找自己在教学和师生关系方面不足之处的主动性,更不在学生面前坦承自己的错误,因而加剧了学生的不满和反抗。 3.与家庭、社会有关的原因。正在经历身心成长发育的学生还无法完全理解社会的各项行为准则,这常常导致学生个体与社会的直接冲突。另外,大众传媒如电视上有关暴力行为和犯罪行为的过度渲染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在电视上看到暴力行为发生的环境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相类似时,他们就有可能效仿这种行为。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方法 一般地说,教师可采用的控制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根据采用方法的性质,将其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1.强制性方法。包括命令、监视、伪装、惩罚。教师的命令可以是绝对的指令,也可以是温和的说理。监视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特有的控制手段,即从教室后门的窗口处观望学生等。伪装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掩饰笑容,假装生气;二是威胁以表示即将实施惩罚(但实际上并未使用惩罚或事实上不可能进行惩罚)。在强制性方法中,教师最常用的是惩罚。惩罚的范围包括口头指责、课后留校、罚做作业,以至体罚、停学甚至开除学籍等。强制性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巨大,须慎用;有些过分的强制性方法须禁用。 2.温和性方法。包括回避、暗示、明示。回避即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学生的不恰当行为既不干扰教学,也不影响其他学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长,就没有必要管束。如在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不举手就发言,而教师知道这个学生懂得什么是正确程序时,就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暗示指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作明确的反应,而是采取恰当的方法与行为发生者沟通。如当学生出现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问题行为时,为避免影响课程的进行,教师可继续上课,但可以始终看着有不恰当行为的学生,或站到这个学生身旁,用眼神示意学生,直到他(她)停止问题行为。明示即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使自己的教育倾向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行为提出和善劝说,以阻止问题行为的蔓延。 3.和解性方法。包括教师的放松和对学生文化的认同。放松体现为课堂纪律的“松动”,它有两种形式:有条件的豁免和取消得不到遵守的规范。如果一条规范常常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遵守,如果学生相应的违纪行为并不威胁到教师的权威,这条规范就有可能被取消。如下课前几分钟,如果教师讲授完毕,让学生自己看书或者做练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小声讲话、讨论或不太出格地嬉笑,在一些教师那里是被允许的。教师并不认为这是违纪,更不会给予处罚。认同学生文化则是以学生认可的方式控制课堂。如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授课,使可能发生的师生冲突隐藏到笑声背后,教师对学生并不严重的插科打诨表示接受甚至主动参与。和解性方法可以在师生关系融洽、班集体内部凝聚力强的情况下采用。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1.把要求变为程序和常规。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恰当的行为后,教师还应把要求适时地转化为课堂程序和常规,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可参与规则的制定,讨论规则的合理性、必要性,也可对现有的规则提出建设性意见,但教师不能完全依靠学生制定规则。在规则语言的使用上,一般使用正面教育的语言,如“尊重他人”、“按时完成作业”等;为禁止某些行为而使用“不准抽烟”、“不准打架”等语言也是必要的。 2.强化和巩固规则。班集体一旦形成了制度和规则,师生双方就要及时、反复地巩固它。这要求教师认真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并及时、恰当地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在强化和巩固规则的过程中,正确灵活地运用奖惩手段是必要的。有研究表明,要想把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给学生讲清楚,使学生懂得应该遵循什么规则,奖励的办法是最有效的。也可适当地使用反面教育方法,如公开批评、课后留校、让学生重做某事等。 3.提高学生的自控力。课堂控制达到优化的标志是学生自控能力的形成。“若从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就是外在纪律,即他律;若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就是内在纪律,即自律。”(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目标自控、榜样自控、集体自控和契约自控等方式来实现,即当出现或可能出现问题行为时,通过目标的激励、榜样的仿效或借助于集体和契约的约束力来预防或阻止问题行为的发生和继续,最终实现由他控向自控的转化。 (责任编辑邓蕙)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