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策略谈
范文

    韩晓玲

    摘 要:素质教育的影响下,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开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低年级 数学课堂 情境教学 策略

    情境教学之所以能够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发挥有效作用,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相适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情境教学下,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低年级学生在理解上会出现困难,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快的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本质。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现状

    当前,大部分教师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進行,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一直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无法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感到数学课堂氛围冷漠,知识枯燥,不仅无法提高学习兴趣,反而会产生厌倦心理。长此以往,学生不但无法感知数学学习的乐趣,甚至会造成对数学的误解,以至于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没有真正发挥教师职能,只是充当了一个指挥者的角色,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学习,这样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1]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中的基础阶段,有责任从小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因此,面对这样的课堂现状必须采取有效策略进行解决。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策略

    1.游戏情境

    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情境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游戏情境教学是最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方法,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集中,往往能够吸引他们兴趣的就是一些新鲜事物。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游戏,当数学知识与游戏实现融合时,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课堂。游戏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新知识学习时积极主动,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2]

    例如,在学习3的倍数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个游戏导入教学,让某位学生随便说几个数,教师和其他同学来判断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老师只能口算,同学们可以笔算,甚至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发现,无论是多大的数字,教师总能很快的说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点,学生开始猜想3的倍数具备怎样的特点。由于在学习3的倍数之前学习了2和5的倍数,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当初的末尾是3、6、9时,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但通过一系列的验证发现这个结论根本行不通,于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找出3的倍数的数字存在的共同点,这就是游戏情境的魅力,通过一个小游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完全被激发出来,他们在游戏情境中出现了认知冲突,所以求知欲望格外强烈。

    2.问题情境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凭借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问题,教师提出的优质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思考,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从而构建更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在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学习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两个不同的跑道,这两个跑道的形状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要求两位同学分别沿着这两条不同的跑道跑一周,谁先到达终点谁胜利。这个问题提出后,很多学生都说这是不公平的比赛,因为他们有的认为沿着长方形跑的同学要比沿着正方形跑的同学花费更多的时间,也有的认为沿着正方形跑的同学要比沿着长方形跑的同学花费更多的时间,学生们对这两种观点各执一词,看起来都很有道理。为了判断这场比赛是否公平,教师要引导学生采取有效的方法判断这两种不同跑道的路程,而这其中的路程指的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于是,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借助此问题,学生实现了自主思考。

    问题情境教学下,教师不需要太多直接的讲解,而是通过巧妙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从而主动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促进了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在问题情境下,锻炼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了自主探究的精神,这些都会在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3]

    3.生活情境

    新课程改革后,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再是仅仅为了提高数学成绩,而是实现生活与知识的融合,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才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低年级数学情境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生活情境为学生塑造了一个熟悉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更容易发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既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又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微课视频,视频中某超市正在进行年终大促,所有的商品都在打折,视频中一箱牛奶18元,一箱饼干27元,教师可以趁机向学生抛出问题,购买一箱牛奶和一箱饼干一共需要多少钱?一箱饼干要比一箱牛奶贵多少钱?这样学生就可以快速的通过算式来进行加减计算。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在日后的购物过程中就会利用数学知识进行价格计算,真正实现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结语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作用非常重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情境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采取多样化的情境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教师通过设计有效情境,为学生构建一个有趣、积极、熟悉的数学课堂,让数学教育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学习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汪华.巧设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18):25-26.

    [2]王焱珍.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的情境教学模式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194.

    [3]李火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策略谈[J].学周刊,2014(10):5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