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分析
范文

    彭麟 李建华

    

    

    【摘 ?要】目的:分析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应用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分析疗效。方法:共计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26例(收治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随机双盲法分组,分成甲组(莫西沙星方案)和乙组(利福布丁+莫西沙星方案),各63例。评价疗效。结果:同甲组相比,乙组治疗3、6、12个月的转阴率高(P<0.05)。同甲组相比,乙组肺部病灶总吸收率高(2=7.159,P=0.007)。同甲组相比,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1.575,P=0.209)。结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予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疗效确切,促进痰结核杆菌培养阴转、肺部病灶吸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病;利福布丁;莫西沙星;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082-0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耐药性结核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耐多药结核病治疗难度大,痰结核杆菌阴转慢,治愈率较低,且不良反应多,故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始终是临床治疗难点[1]。利福布丁为利福霉素的螺旋哌啶衍生物,与利福平的结核杆菌的抑菌作用相比,利福布丁是其四倍,且利福布丁耐受性较好[2]。基于此,笔者以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为例,应用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为研究背景时间,选取126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双盲法分组,分成甲组和乙组,各63例。其中甲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2.23±2.28)岁;病程0.5~4年,平均病程(1.56±0.23)年。乙组,男37例,女26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2.56±2.34)岁;病程0.5~4年,平均病程(1.62±0.31)年。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耐多药结核病,排除精神障碍、肝肾功能障碍、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入选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书,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无差别可比(P>0.05)。

    1.2方法

    甲组接受6ZLmMfxCsPto方案(吡嗪酰胺(产商:广东香雪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2569)+卡那霉素(产商: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1554)+莫西沙星(产商: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50015)+环丝氨酸(产商: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0063)+丙硫异烟胺(产商: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180)(6个月))治疗,其中吡嗪酰胺,日15~30mg/kg顿服;卡那霉素,静脉滴注,0.5g/12h;莫西沙星,口服,日1次,0.5g/次;环丝氨酸,口服,0.5~1g/d,分两次;丙硫异烟胺,口服,250mg/次,日2~3次,连续治疗6个月。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加利福布丁(产商: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296)治疗,口服,0.3g/次,日1次,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痰菌转阴评估标准[3],连续治疗1个月后,复查患者痰液,连续两次痰液检查为阴性,且未发生阳转,则可判定为转阴。

    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比较[4],在每个观察时间点,均开展胸部X线摄片检查病灶吸收情况,分为:显著吸收:原病灶的1/2以上被吸收;吸收:原病灶吸收小于1/2;不变:原病灶无明显变化,甚至病灶扩大或播散。总吸收率为前两项之和。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记录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轻度肝功能损伤、神经系统症状等发生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表示,予以2检验;统计学软件SPSS25.0,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痰菌转阴率比较

    同甲组相比,乙组治疗3、6、12个月的转阴率高(P<0.05),见表1。

    2.2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比较

    同甲组相比,乙组肺部病灶总吸收率高(2=7.159,P=0.007),见表2。

    2.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甲组,共有1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是胃肠道症状10例,轻度肝功能损伤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18/63)。乙组,共有1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是胃肠道症状7例,轻度肝功能损伤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12/63)。同甲组相比,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1.575,P=0.209)。两组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症状,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3讨论

    结核病以肺结核较为多见,主由感染结合分枝杆菌引起,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严重威胁身心健康。近年来,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因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全球肺结核患者人数居高不下,致使耐药菌株逐渐增多。耐多药肺结核具有病程迁延,病灶数量多等特点,并伴有空洞形成,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当前,为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改善患者病症,临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颁布了相应文献,主张采用一线抗菌药物或四种标准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共有20多种抗结核药物,其中一线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其余都是二线抗结核药物。但临床中抗结核药物,并非都可以用于耐多药结核病。WHO提出[5],在耐多药性结核病治疗中,至少包括四种二线药物,其中喹诺酮类药物、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二线注射剂必不可少。另外,也可加对氨基水杨酸或环丝氨酸。在加用这些药物时,尽可能同时加两种及其以上药物。随着使用二线药物等药物的增多,其药物不良反应几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不良反应,是提高依从性和治愈率的关键。另外,喹诺酮类药物最好选择新一代,如:莫西沙星。与其他种类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相比,莫西沙星具有更优异、更强的结合活性的抵抗性。除外,莫西沙星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特别是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抗酸菌、厌氧菌等。同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相比,莫西沙星是其4~8倍之多。且莫西沙星的生物半衰期为12h,吸收度好,生物利用度高,用药风险性不高。值得注意的是,莫西沙星与其他类型的抗結核药物联合应用,不会出现交叉耐药性。

    利福布丁为新一代利福霉素类抗菌药物,可稳定结合结核杆菌DNA依赖性RNA多聚酶,并抑制其活性,且其抗菌药物红星高于利福平、利福喷汀等药物[6]。并且,与利福平的耐药性相比,利福布丁耐药性是其1/100~1/1000倍。即使患者需长时间用药治疗,也不会增加耐药性。因此,对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应用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成效。故在本次研究中,同甲组相比,乙组治疗3、6、12个月的转阴率、肺部病灶总吸收率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1.575,P=0.209)。可见于单一莫西沙星方案治疗相比,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更好。

    综上所述,对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相比,应用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痰菌转阴和病灶,且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山世佳.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162-163.

    [2]段冉.利福布汀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3):171.

    [3]贾威.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08):165.

    [4]朱洪梅.含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8,37(16):85-87.

    [5]李永艳.莫西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3):92-93.

    [6]车经伟.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80-8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