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英语专业学生语块识别能力研究 |
范文 | 吴倩 摘? ? 要: 通过调查和分析普通二本应用型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测试卷中语块的识别能力,发现英语学习者语块识别能力总体不强,语块运用能力差异性:在有语境的情况下,聚合词类语块较易识别,句型框架类语块最难以被识别。基于此,对语块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语块? ? 语块能力? ? 英语专业 近年来,国内外学界越来越重视语块能力的研究,发展至今,该研究因意义重大,逐渐成为英语语言教学的热点。传统英语教学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及语法能力的系统性形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语料库的兴起,语言学家利用大量的语料库发现,英语语言中还有一种词与词的组合,或者固定搭配或固定句式,我们称之为语块,语块便于二语学习者记忆,熟练地记忆语块可以提高表达的流畅度,提高学习者输出的效率。 一、国内外语块研究现状以及语块的分类 (一)语块的定义和分类 语块(prefabricated chunks)一词最早由Becker提出,指的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多词词汇现象[1](34)。语块是语言的半成品,作为储存和输出的理想单位,便于提高语言处理、记忆和产出的效率[2](48)。 根据不同的侧重点,语言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功能分,Douglas Biber, Susan Conrad, and Viviana Cortes根据频率,将课堂教学和教科书中的语块分成立场表达、话语组织者和参考表达三类[3](371-372)。段士平从语块的三个重要特征进行分类,即语块共现的频率性、语块储存和提取的整体性、语块可记忆的韵律性[4](65-66)。刘晓玲和刘鑫鑫把语块按结构分为完整分句、分句成分和不完全词组三大类别,重点讨论各个类别词块的语用功能[5](48)。马广惠按照结构、功能、成分词数、出现频率和紧密程度对词块进行分类[6](2)。 本研究中的语块常见于阅读中,侧重地道表达。本文中采用的分类是Nattinger & DeCarrico的分类。Natttinger和DeCarrico把语块分为以下四类:(1)聚合词(polywords):其形式上是由至少两个连续的单词组成的固定语块,分为规范型和非规范型。前者指的是典型特征的英语结构,例如:Adj + N (gentle exercise, bold experiment) , V + N (enjoy good health, go on a diet) , Adv + Adj (equally important, spectacularly successful ) , V + Adv (start with, cast as)等。而非规范型者相反,如 :the rest of, a lot of 等。(2 )惯用式表达(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 : 主要是指那些可以作为整体被储存在记忆中的语言块,包括格言警句、习语、交际套语等形式。如:watch what you eat等。(3)短语限制语(phrasal constraints):结构上一般是可以填空的不太长的语块,形式上部分连续,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如:the_ _ er A, the_ _ er B。(4)句型框架(sentence builders):是指一些形式上可变的句型框架结构。如:Its better to do...和Theres no need to do...[7](80-81)。 (二)语块的习得与记忆 Mustapha Chekaf, Nelson Cowan, and Fabien Mathy从语块识别记忆的角度出发,通过即时记忆处理新情况的能力与信息的可压缩性之间的关系,得出信息的可压缩性可能导致信息块的形成及即时记忆是信息重组的起点的结论[8](2)。 Xiufang Xia和濮建忠都认为将语块放在不同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能够提高语块的习得效率[9](1498) [10](446)。原因是语块的運用可以有效防止母语在英语使用中的负迁移[9](1494)。有助于英语二语学习者在使用时直接进行“典型类联接”及搭配直接相关的词块[10](439)。 (三)语块的产出与应用 语块的正确产出与应用对于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产出意义重大。英语高级学习者比中、低级学习者在词块使用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在语块的数量和类型[11](155)、复杂性和词汇密度等方面[12](75),英语高级使用者都更胜一筹。与母语使用者相比,英语二语学习者的主要词块输出特征是语块使用种类少,存在着使用不足和过度使用的现象[13](36)。 语块使用能力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和语块意识的持续训练,通过有意识的背诵语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语块输出的数量[14](34)和密度[12](75),但是准确性和多样性的提高更困难[12](75)[13](36)[15](13)[16](27)[17](35)。有研究表明句子产出的长度和词块使用的准确度成负相关,即句子产出的长度越长,认知负荷越重,词块使用的准确度就越低[18](49)。 词块的习得和使用会提升二语使用者的产出流利度[14](34)[17](35)[19](96),语言流利性提高会极大地增强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信心,因为,使用语块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语法结构,可以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从而避免语言错误[20](17)。学生意识到语块学习优势后,愿意花时间输入语块,但对于输入的材料选择较为迷茫[19](96)。 传统的词汇教学以“词义驱动”,忽视了词汇知识的深度发展[17](35)。诸多教学策略围绕着语块习得能力应运而生。陶佳敏,陈红从大学英语写作这一教学薄弱环节入手,提出语块是语言的核心,应不拘泥于单词和语法规则的传统教学,得出语块数量与写作成绩成正相关,提出利用写作主题记忆相关语块[21](141)。丁言仁、戚焱提出词块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熟记大量词块,或加强学习者策略培训,培养猜测和记忆能力[18](49)。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调查普通二本应用型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通过选择和阅读过程中语块识别能力情况,管窥普通二本应用型英语专业学生语块意识情况。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闽江学院150名普通二本应用型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其中专升本学生35名,本科学生115名。男生18名,女生132名。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通过阅读测试卷和选择题测试卷两种形式。 1.阅读题 (1)内容:选取了两段选自不同文章、长度相近的阅读材料。(共160词,题目分别为Keep Healthy和Movie Review)要求:首先对阅读测试材料中的语块进行识别标注。其次标明意思。 (2)评分标准:语块识别错误或意思标注错不得分,语块识别正确得1分,识别正确且意思正确的再记1分。 2.选择题 (1)题目:根据语块四大分类,要求学生在类似的5个语块中找出最不常用或者最不地道的语块。 (2)要求:首先学生识别选项中的语块进行判断,选出正确语块。其次标注其信心指数1—5,其中1代表完全没有信心,5代表完全有信心。 (3)评分标准:最后的得分为选项分加上信心指数。即选中正确选项得1分,信心指数有效并加入最后分数。如果选项错误,则信心指数无效,以0分记。 (4)例题:He has (considerable experience) of teaching.经验丰富。 (四)数据收集 测试在课堂上进行,时间为一节课(45分钟)。测试开始前,研究者请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对阅读测试材料中的语块进行标注,审阅选择题测试卷的正确答案。将两段阅读材料中的语块输入美国当代语料库(COCA)中,并获取每个语块对应的频数(Frequency)和互信值(MI Score)。MI值用以衡量单词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度,即单词之间的搭配强弱程度,MI值越大,表明单词之间的紧密度联系越强。一般认为,当MI值为3时,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密切,有显著意义,可以认定为是一个语块。根据COCA语料库检索结果显示,最终确定阅读测试卷中第一篇阅读共有语块16个,第二篇阅读材料中共有语块12个。下表1显示的是部分语块在COCA中的频数及互信值。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统计150名学生所提取的语块数,并统计识别率和正确率。识别率为学生能够正确划出语块的比率,正确率指成功识别并标记意思的比率。如下表所示,通过比较识别率和正确率,可以看出,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识别率要高于成功标记意义的比率。其中识别率与正确率最高的是第三类短语限制语,识别率和正确率最低的是第四类句型框架。原因有可能是学生平时很少对语块中句型框架这一类进行积累,导致学生对句型框架不熟悉,或因为句型框架经常不以整体形式出现,如the more...the more....句型,这种其他句子成分的隔断为成功识别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由图1可知,从识别率看,高分组在聚合词的识别率最高,在句型框架的识别率最低,中分组在惯用式表达中识别率高,低分组在短语限制语中得分最高。从正确率看,高分组在惯用式表达正确率最高,中分组在短语限制语中得分最高,低分组在短语限制语中得分最高。三组同学在聚合词和惯用式表达两类中掌握程度差异较大,这是导致分数差异的主要类别,在短语限制语和句型框架方面三组水平类似。 由表3可知,选择题测试卷中句型框架的正确率最高,与阅读题测试卷句型框架正确率最低的情况恰好相反,原因是选择题中,将不需要的句子成分省去,直接提取框架。再次印证了学生对语块的认知不够全面,狭隘地认为语块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不中断的词语组合,其他句成分的干扰,造成了在语篇中句型框架类语块的识别困难。 此外,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语块类型,學生较能识别出聚合词类语块,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还要突出语块的不同类型,尤其是一些不常见的语块,如短语限制语和句型框架,强调此类语块的不易识别性。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识别正确语块的同时,要记住该语块所使用的语境。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结论: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有语块识别能力但是短语限制语及句型框架识别能力较弱,高中低分组按类别分语块能力各有不同。在未来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语块意识和识别能力,提高运用水平。 (二)教学启示 语块教学相对于词汇和语法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仅教授单词意思和语法的观念,大部分学生认为熟练地掌握词汇和语法是二语习得的关键,出现了中式英语,即简单地堆砌英文词汇构造句子的问题,以及只知道语法规则而难以运用的问题。 针对此情况,第一步是改变传统英语学习观念,让学生了解语块能力与英语学习能力呈正相关,并且调动学生语块学习积极性。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着重介绍一些聚合词和惯用式表达的语块,使学生熟悉语块的基本概念,对语块分类进行教学,渐渐形成语块意识及语块系统,对学生掌握不足的短语限制语和句型结构两类多加注意,鼓励学生记住尽可能多的语块,丰富学生语块储备量,提高输出质量。学生的识别能力高于标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识别出语块,而且应该进行标记,尤其是相似但意思不同的语快,对语块进行类别区分和整理记忆。 学生语块掌握程度差异大,高分组正确率远高于低分组,教师应该整理短语限制语及句型结构供学生加以背诵,注重整体水平和学生薄弱环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语块,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提取信息,将语块信息内化,提高写作能力,提高听力过程中信息提取能力和口语流畅度。在日常阅读和听力中,养成主动识别语块、积累语块的习惯,巩固特殊语块,在达到一定储备量后,学生便可自由运用语块。 最后,教师应该积极推动“语料库”语块自主学习法,这是一种数据驱动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利用语料库强大的搜索功能,根據母语使用者的使用频率考察某一语块的地道程度和使用语境。还可以通过语料库进行词汇“家族式”的学习,即基于某一单词进行词性、搭配等的深度学习。 (三)研究局限性 了解学生做语块选择题和阅读中语块识别情况,对今后教学有一定意义,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本研究样本较小,对象为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语块识别水平,并不能代表所有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语块现有水平。其次,本研究只测试了学生语块识别能力,未涉及对学生语块输出和运用能力的探究,再者,本研究只调查了学生阅读过程和做选择题过程中呈现出的语块能力,未调查口语、写作和听力方面的语块现状。未来,对研究对象应该进行更全面的研究,例如进行长期语块能力跟踪,对了解语块情况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伍萍.任务驱动下的语块教学训练模式有效性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1). [2]吴静,王瑞东.词块——英语教学有待开发的资源[J].山东外语教学,2002(3). [3]Biber, D., Conrad, S. & V. Cortes. Lexical Bundles in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Textbooks. [J]. Cognition, 2004(3). [4]段士平.国内二语语块教学研究述评[J].中国外语,2008(4). [5]刘晓玲,刘鑫鑫.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书面语词块结构类型和语用功能研究[J].中国外语,2009(2). [6]马广惠.英语专业学生二语限时写作中的词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1). [7]蔡亚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与语块识别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09(1). [8]Chekaf, M., Cowan, N., & F. Mathy. Chunk Formation in Immediate Memory and How It Relates to Data Compression [J]. Cognition, 2016(155). [9]Xia, X.. An Effective Way to Memorize New Words-Lexical Chunk [J].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2018(8). [10]濮建忠.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类联接、搭配及词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 [11]Wei, Y. and L. Lei. Lexical Bundles in the Academic Writing of Advanced Chinese EFL Learners[J]. Cognition, 2011(2). [12]黄沭云.英语专业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评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2). [13]王立非,张岩.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的语块使用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6(4). [14]李太志.词块在外贸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及产出性训练法[J].外语界,2006(1). [15]Huang, K.. More Does not Mean Better: Frequency and Accuracy Analysis of Lexical? Bundles in Chinese EFL Learners Essay Writing [J]. System, 2015(53). [16]黄开胜,周新平.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词块输出能力的趋势研究[J].外语界,2016(4). [17]刁琳琳.英语本科生词块能力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 [18]丁言仁,戚焱.词块运用于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19]戚焱,夏珺.背诵词块对英语写作和口语水平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1). [20]王立非,张大凤.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 [21]陶佳敏,陈红.词块教学法提高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实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22]Reppen, R.. Exploring L1 and L2 Writing Development through Collocations: A Corpus- Based Look[J]. Cognition, 2009(4). [23]Anonymous.语块在COCA中的频数及互信值[DB/OL].[2019-10-15].https://www.english-corpora.org/coca. 基金项目:2018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201810395064《英语专业本科生词块能力研究——以闽江学院为例》。 通讯作者:林淑熠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