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协同育人机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
范文 | 韩冬梅 郑容 摘 ? 要: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底色,关乎高等教育的政治导向,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梦想的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的素质、思政工作方法创新、思政工作者个人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思政教师“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由课堂教学“单独渠道”向“三个打通”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由思政教师“单刀赴会”向“六方齐力”转变。 关鍵词: 思想政治 ? 新要求 ? 教育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思想政治引领的关键作用,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和协调各方力量共同育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底色。 方向是根本和关键,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办学方向。“一所高校一旦在办学方向上走错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了,就像一株歪脖子树,无论如何都长不成参天大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立场”[1]。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6年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明确提出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为谁培养人才,即办学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使其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高等教育的政治导向。 高校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根本特征是政治导向功能。《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同社会制度决定不同教育目的,教育是社会的再生产机制。大学的发展和真正福祉从来都是与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的,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存在,任何国家高等教育都担负特定的社会功能和政治方向。任何社会、民族、国家,培养的人才都是接班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培养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培养中国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才,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接班人。 我国教育历来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理性,同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理性是支撑,政治性是根本方向。只有坚持政治性,学理性才有了保障,政治性要通过学理性体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八个统一”中第一对关系就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既要以理服人,让人心服口服,又要体现政治引导功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理性与政治性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更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政治道路。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我们现在进入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大学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代大学生在20岁左右,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时,才50岁左右,在2020年—2050年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重任最关键的30年中,广大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全程参与者、建设者,这一代大学生是否有责任、有担当,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民族复兴伟业能否实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培养一流的人才,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高校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使高校工作在稳定中求得发展与进步,为中国稳步发展贡献重要力量,为实现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大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1.培养什么人: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必须在“六要”上下功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这是衡量人才的扣子和尺子;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这是立德之源;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通过在“六要”上下功夫,培养一大批有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较高品德修为的高素质新时代技能性人才。 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需要从以下三个着力点出发:一是有大格局,能处理好为人与为己、长远与当下、物质与精神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能损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还能思考未来的发展需要,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满足精神需求,做到国家与自我、长远与当下、物质与精神同步发展。二是明是非,培养学生能正确区分假象与真相,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做到全面。三是知行合一,所学所想所思所行是一致的,要从思想上解决学生知而不行、能力上知而难行的问题。 新时代新要求,大学生的素质要求须从怎样培养人与如何培养实现。 2.怎样培养人:思政工作创新的方法指南。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 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三因”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是原则。还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學生成长规律,这是规律。方法则是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统一”,即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既要以理服人,让人心服口服,又要体现政治引导功能;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要让学生感兴趣,满足知识渴望的同时,加强价值观引导;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在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能正确地批判各种错误观点的思潮;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各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脚踏实地的奋斗者;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思政课要以教材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追求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等多样性;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得出结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教育,达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3.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工作者个人素质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作为关键“课”,回应历史之问和时代“大课题”,思政教师作为关键“人”,如何发挥思政课教师作为“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实现“课”与“人”二者的深度统一尤为重要。 一般教师立德树人主要从价值考量和能力考量两个方面,思政课教师进行铸魂育人和立德树人从价值考量、政治考量、能力考量出发,更突出了政治考量作用,对思政课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 思政教师一定要有情怀,热爱本职,热爱本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成就最好的老师;对思政课程要有敬畏之心,我们要实现诲人不倦,在学生成人的过程中,思政课起着关键作用,要体现其效果。思政教师一定要有本领,政治本领:引领方向能力,思政教师一定要站稳立场,明白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什么养的人才;业务本领:服务学生能力,关照学生的能力,还能满足学生的政治需求的能力。思政教师一定要有魅力,以德行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 新时代,广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用豪迈的气概和振奋的精神武装自己,以理服人、以感感人,让思政课既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又有惊涛拍浪的气势,真正上到学生心坎里。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路径探索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思政教师“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所谓“双向互动”,就是变原来以教师在课堂上灌输教育为主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教(言传)与学(接受)”互动,在课堂外教师与学生“导(引导、疏导、指导)与化(思考、领悟、融会)”互动,在生活中教师与学生“范(身教、示范)与效(效仿、践行)”互动,达到师生共同学思践悟、共同提高思想政治修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目的。 思政教师要认可自己的最大价值不是把知识正确地讲出来,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育人,以此达到培养有价值辨识的人、有知识素养的人、有丰盈情感的人。课堂单向灌输、学生被动跟随,不能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尝试问题解决,发展思维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无法落到实处。这就决定了思政教师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一切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这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我们必须把课堂作为教育的主战场,不能离开课堂谈素质教育,离开课堂搞素质教育,其实是把知识与能力提高、品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构建割裂开来;坚持教为学服务,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法已经不能满足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建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所有的教必须服务于学,构建一个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行动模式。由传统的“单向教育”向“双向互动”转变。 2.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由课堂教学“单一渠道”向“三个打通”转变。 所谓“三个打通”,就是在原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教育的单一渠道基础上,拓展为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结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目的。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人”[5]。“90后”“00后”作为“网络原住民”,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将教学教育资源“现有”的与教学教育需要“短缺”的,运用易班、新媒体等网络资源和外在资源辅助教育如超星网络平台、学银在线平台和国家级、省级精品在线课程资源库等,建设教学资源库,构建部门网站、学校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相互补充的网络思政教育格局,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取长补短、形成优势,建成思想政治教育大库房。统筹校内校外各方力量,建设思政师资库;整合各种资源,建设思政教育设施设备,建设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并定期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 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结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达到日用而不觉的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由思政教师“单刀赴会”向“六方齐力”转变。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视角下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探讨,建立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其他课堂隐性教育的协同育人工作理念,打造思政教师与其他课教师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主体,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把思政教师、专业教师、教辅人员等结合起来,建立大思政格局,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传统课程“单一模块”向“六大工程”转变。 “六大工程”,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塑这一思政教育最基本、最根本的核心问题,遵循易接受、易融会、易养成的原则,将整体的思政教学内容项目化为“铸魂(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四个自信等)”“亲政”(关心关注中央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等)“立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树立)“励志”(厚德、精业、行健、致远和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精神培塑)“尊矩”(法纪精神、规矩意识、底线思维养成)“含英”(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吸收)六大板块,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教育方式,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教育整体质量的目的。 万物初始,大道至简,从最基本之处通达最根本的问题,从最根本之处落小落细落实最基本的问题。这种交互式思考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和效果强化的认知前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协调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各方力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革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0.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4]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0.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7][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孙建.论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及实践反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4). 基金项目: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項目编号:CSZ19071,课题名称: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GZY19C49,课题名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