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探新 |
范文 | 邱亚飞 魏荣霞 邱吟 摘? 要:面对现行心理普查的问题与困境,文章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引下从心理普查的目的、施测问卷、施测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旨在探索出一条既能达到危机预防目的又能促进大部分学生发展目的的新路径。 关键词:心理普查;积极心理学;健康中国 中图分类号:G640? ? ?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7-0057-04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current psychological survey, this paper adjusts the purpose of psychological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way of psychological survey under the guidan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aim is to explore a new way which can not only achieve the goal of crisis prevention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st students. Keywords: psychological survey; positive psychology; healthy China 随着教育部、省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重视程度地不断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规范与深化,针对入学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重要一环。从各地各校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但是现行的心理普查工作中筛查问题为导向的特点使学生敷衍完成测试,很难有效达到筛查危机学生的目的。2019年7月15日,我国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文件,文中指出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工作内容,要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那么心理普查工作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积极思路完成呢?我校在此积极思路指引下对心理健康普查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现状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危机倾向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心理危机倾向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以此为标志,各高校全面展开了心理普查的工作,到现在普查工作已开展有十几年的时间,也逐渐形成了“测试-筛选-访谈-关注”的工作流程。看起来此项工作已相当成熟稳定,心理普查是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一环也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共识,但是此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困境也需要我们思考解决。 (一)过于强调筛查问题的导向 湖北省大部分高校会选择在新生入学的半年内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其主要目的是筛查存在心理障碍、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以免造成恶果。在生命面前再怎么强调危机工作都不为过。心理普查历经“准备-测试-访谈-反馈”过程,历时两三个月,涉及部门众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心理健康普查涉及所有入学新生,如果测试目的只是筛查并只关注心理障碍学生,不禁让人思考此项工作是否“大材小用”了。 (二)心理普查的目的难以实现 心理普查的筛查问题的导向使得很多高校不知该如何跟学生介绍测试的目的,部分高校干脆就不做测试宣传,直接通过“学工处-辅导员-学生”的流程通知学生时间地点,让学生去完成任务。心理测试通知到学生时已经成了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这样的工作流程最初几年学生配合度尚可,但是每年做完测试没有结果反馈,紧接着就会约谈部分学生。学生已经心知肚明这个测试是筛查“问题学生”的。部分学生担心自己被贴上“心理障碍”“心理有问题”的标签从而被孤立就故意选择社会赞许性高的选项或提供虚假的信息;部分学生完全不在意这个测试甚至抵触这个测试,随便勾划选项交差,甚至找同学代完成测试。这样一来,学生的测验结果是失准的,高校也无法达到筛查危机学生的目的。笔者在一项针对湖北省高校心理普查工作调查中也显示,虽然几乎所有高校都认为心理普查是危机预防的重要一环,但是实际上能筛查出来的危机学生是少数。当然造成这一结果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学生的被动、合作性差是筛查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学者也认为被试不配合角度是造成我们无法有效筛查危机学生的重要原因[1]。 (三)测试结果反馈少,利用率低 心理测试的筛查目的和心理测试结果的保密性,使大部分高校将注意力放在筛查出的“问题”学生上。在纸笔测试环境下有的高校在时隔两三个月后会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信封反馈测试结果,在现在更普遍的网络电脑测试环境下,很少有高校会给测试结果“正常”的学生反馈结果。这样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和发展性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在约谈“问题”学生的时候,增加了这些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失去了心理测试的真正意义。 所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心理健康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的,多是灰色的,且持续不断变化的。如果采用心理健康问卷筛查危机学生很可能存在测试时属于“心理障碍”访谈时却已经“心理正常”了。而現在高校心理普查中选用频率最高的问卷:SCL-90、UPI都属于心理健康问卷[2]。这些问卷客观上来说仅能反映学生大约一周到一个月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样看来耗时耗力的心理普查结果利用率偏低。另外《健康中国行动》《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等文件也指出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档案系统,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档案系统是以该次测试结果为主存档的,在学生后续求学生涯中如果存在心理危机情况就继续增加档案内容,否则该档案就会束之高阁。 二、积极心理学带来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首倡者为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他认为传统心理学太过强调心理问题与障碍倾向,我们应该关注与发挥人的优势与潜力。1998年塞利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三大领域为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品质与积极的社会组织[3]。自此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加入此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家埃德·迪纳指出积极心理学应该拓展研究范围,动机、兴趣、能力等都应该成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4]。现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精彩纷呈,给我们的心理普查工作也带来了诸多启示[5]。 1.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优势和价值,提倡心理学的功能不仅是修补治病更应该积极建设。其研究对象不能仅是“有问题的人”,更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它认为应该发现发扬个体的优势和潜力而不只是找出并矫正个体的短处与缺陷,发掘个体内部系统的兴趣、能力和品质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这与我们的高等教育以及健康中国的理念非常契合。中国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健康中国行动》的宗旨不仅是治疗疾病更是要提升国民健康素质,具体到心理健康方面就是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心理普查工作是心理健康工作的一部分,也应该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开展,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少数“有问题的”大学生的筛查。心理普查不应仅是筛查问题的工具,更应是发掘学生个体优势与潜力的活动。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聚焦于发展积极人格品质和积极情绪体验。我们的积极和消极情绪体验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不是我们消灭或减少了个体的消极情绪体验,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就自然增多了。相反,积极情绪体验是需要发现和培育的(积极情绪的力量)。积极的人格特质也是如此。而逐渐充实的积极情绪体验和人格特质是个体面对困难挫折、心理危机等的重要资源,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重要心理复原力量。因此学校教育中不仅要针对问题预防危机更要培育学生的各项积极品质提高学生化解危机的能力,这才是危机预防的根本之道。 3. 积极心理学强调主动参与对个体的建设性作用。积极情绪里的福流是通过个体高度投入产生的,个体的乐观的品质也是靠个体的掌控感来实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积极的主观体验还是积极品质都需要个体的主动参与与投入。有研究表明: 人们对主动参与的活动,更能够坚持、更有创造力、更能遵守承诺和自我约束。传统的心理普查工作可以说是传统心理健康工作“问题化导向”的一个极端体现,不跟学生介绍测试目的,不给学生反馈测试结果,学生只是被动完成测试,这样的测试结果很难保证其准确性。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普查工作应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掌控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完成。这样既尊重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又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4. 积极的社会组织是建构个体积极品格的重要支持力量,也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直接来源。学生身在学校,学校就是其重要的社会组织。学校应该构建积极的环境为学生的品格发展、情绪体验提供有力的支持。具体到心理普查工作中,可以把普查工作融入到心理健康工作之中来完成。普查前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得学生了解测试的目的与意义,能够主动积极配合的完成测试;后期可以由学生自行查看自己的测试结果并决定自己是否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资源,此外还可以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培育自己的积极品质,培养学生拥有感受快乐的能力。 三、积极心理学指导下心理普查的工作思路与实践探索 (一)普查目标变消极倾向的筛查问题为积极导向 的学生自我了解 积极心理学提倡以积极的角度看待每一个个体,发展积极体验与特质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重要心理复原力量。这启示我们心理普查可以利用心理测试这一载体测试心理危机学生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优势与潜力。 马建青也曾指出危机预防不应该是心理普查的主要目的,心理普查应该持积极导向为全体大学生服务[6]。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方式、个性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潜能开发、个性发展。郭兰教授认为心理测试与心理咨询等教育形式不同,它能够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认识自己[7]。大学生在参加测试之后可能会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为完善自己而走近心理咨询,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利用心理测试开展心理普查是一次非常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不仅是对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更是对全体大学生。 (二)施测问卷改心理健康问卷为心理健康问卷与人格特点问卷联合使用 在心理普查是为全体大学生服务、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思路指引下,我们的测试问卷初步改为心理健康问卷(SCL-90)和人格特征问卷(16PF)。这样的测试问卷设置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况,以便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性格优势。 (三)施测方式变学生被动参与为学生主动了解后 参与 在积极人性观的指引下,我们每年的心理普查都设置成一个主题心理健康活动,如“了解自己,助力成长”“走近真我,探秘幸福”。主题活动中会通过条幅、书签、网文推送等多种形式做宣传,让学生直接了解到该活动。主题活动形式降低了学生对心理普查工作的抵触防御,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了解主动参与。完成测试的方式不再强制学生到计算机机房完成,改为学生在手机端自行完成;测试完成后学生可以马上查看自己的测试结果,这也增加了学生的掌控感、自主感,契合了积极心理学的人性观。 四、工作成效与改进方向 (一)我校的心理普查工作进行了上述创新性探索 后,取得了一些成效 1. 学生测试主动性提高,测试的准确度提高 经过活动的前期宣传,学生对心理测试活动有了充分认识,他们认为这是了解自己的有趣活动。这与以前的没有事前宣传、辅导员通知学生规定时间地点完成测试相比,学生在测试中的主动性大大提升。未完成测試人数方面:第一年测试时未完成测试人数比辅导员强制下略有增多;第二年以班会形式举办活动时,加上网络卡顿等客观原因没有完成测试的人数与往年强制完成时持平;预估今后网络通畅情况下,未测人数将会持续降低。找人代替完成测试的情况由强制完成时的每班一两个人的情况变为现在几乎没有替代完成的情况。快速不读题完成测试的情况也大幅下降。这些细节的变化透露出学生不再敷衍应付测试问卷,而是认真完成了。这使测试结果更接近学生真实的情况,使测试结果更真实可信。 2. 制约了主试的非专业性 改变后的测试采用手机端完成,这样不仅省去了集中学生测试的时间和场地成本,最重要的不需要非专业老师作为主试实施测试,可以减少因主试解释不清楚引起的学生测试偏差。 3. 主动预约心理咨詢的学生增加 心理测试活动前期宣传中多次强调每个个体都是积极的有巨大潜力的,每个人都可以从积极角度发展自己,这不等于无视自己的问题与缺点,遇到问题求助心理咨询也是值得提倡的行为。在这样的宣传与氛围下,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成长,咨询学生数量呈明显增加态势。 (二)目前以上述改革性方式完成心理普查尚处于 探索阶段,还有诸多细节值得进一步讨论和完善 1. 持续加强积极心理学宣传教育。我校现行的工作探索中前期的宣传教育比较密集,后期的服务主要体现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方面。积极教育与积极品格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后期的宣传教育仍然不可放松。 2. 心理健康结果到底是否反馈给学生也值得进一步思考。有老师反馈说,学生认为这是个好玩的活动,做完测试后会交流结果。没问题的学生会大方地拿出自己的结果告诉对方;自己觉得没问题但是结果显示有问题的学生也会玩笑中告知同学自己的测试结果;但是自己有点疑虑又正好测出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这时候很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同学。从学生自我了解的角度可以让学生看到测试结果,但是学生相互交流时公开的结果确实会引发部分学生尴尬,这是否会引起个体心理波动,仍值得继续探讨。 3. 施测问卷的选择。人格问卷完好地实现了学生了解自我的目标与需求,但是心理危机的筛查还是采用了心理健康问卷,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观察到危机与潜在危机的学生多数的家庭支持系统薄弱,家庭环境量表可以大概率反映学生的潜在心理危机因子,结合学生现在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有效筛查出危机学生。但是如果采用三个问卷的话,题目量太多,给学生造成较大负担,也会造成他们疲于应付的情况,同样会影响测试的准确率。人格问卷换做大五人格问卷题目量会少一些,但是目前国内大五人格问卷没有详细的结果解读,无法给学生详尽的指导。有的学校采用分阶段的方式施测,第一阶段测出疑似危机学生,再通知该类学生完成其他问卷。但是我们建议采用的问卷不具有这样的层次关系。因此在问卷的采用上值得同行们进一步思考与讨论。 参考文献: [1]蔡宝鸿,罗云星,桂莉娜.广东省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模式研究[J].教育导刊,2011(10):32-35. [2]曾伟楠.SCL-90的因素结构:传统因素模型与双因素模型[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05):742-745. [3]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群言出版社,2006. [4]彭凯平.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5]席居哲.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06):149-159. [6]马建青,王东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档工作的理性思考[J].应用心理学,2009,15(01):78-83. [7]郭兰,邓芳.心理测评:开放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0):62-63+7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