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无规矩不成方圆 |
范文 | 摘?要:习总书记在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和法治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规则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应当从小学生入手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文章对小学生规则和法治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在德法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规则和法治意识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且探讨了具体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生;规则意识;法治意识 新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渗透了国家、公民、规则、法治等方面的内容,可见教育部门对于小学生相关意识的培养是非常看重的。规则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小学生德育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小学生德育的重要部分,教师必须对其加以关注。但是,对于身心发展尚且不够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想要培养其规则和法治意识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来摸索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德法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规则和法律意识的形成。 一、 小学生规则和法治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规则和法律是人类生活、工作当中都应当遵循的重要行为规范,而自觉遵守相应的规则和法律是所有人类个体参与社会活动之时必须拥有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各项社会活动的有序开展。而小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规则和法治意识,小学生才能在日后顺利步入社会,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规则和法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小学生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其能够理解某些基本的道德规范、社会规范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规则和法治意识。而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品德发展的一个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其进行规则和法治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规则和法治意识的形成,因此,将规则和法治教育融入小学德法教学中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 德法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规则和法治意识的注意事项 在德法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规则和法治意识需要注意相关事项,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德法教师要树立起理性权威。所谓理性权威,是以教师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帮助小学生获得发展为目标而树立的权威。小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判断力不足,教师拥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其进行指导,从而帮助其做出正确的选择,此时教师在学生面前就具有一定的理性权威,而在这种权威的作用下,小学生对教师拥有极强的信任度,教师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规则和法治意识将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一)坚持动态的教学理念 在德法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规则和法律意识,需要坚持动态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相关的实践活动机会,在实践当中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凸显其主体地位,这样小学生会主动承担相关义务,并且以恰当的方式行使自身的各項权利,进而养成积极主动遵守相关规则和法律的习惯。而习惯养成后,小学生就会将遵守规则和法律内化成一种自觉意识,最终实现小学生规则和法律意识的养成。 (二)加大师生的互动力度 规则和法治意识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能够在相应环境中遵循必要的规则和法律,因此,小学生是规则和法治意识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参与者。规则和法治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小学生的共同参与,在二者相互配合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其相关意识的形成。因此,在德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大师生之间的互动力度,这样可以促进小学生规则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实效性提升。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教学理念下,小学生要摆脱被动接受者的地位,逐渐成长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者,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学习特点等,关注其个体差异、发展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到相关学习活动中,从而培养小学生执行和运用规则、法律的意识,促进其规则和法治意识的形成。 三、 德法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规则和法治意识的方法 (一)遵循逻辑规律,建立规则和法治的认知 认识规则和法律是培养小学生规则和法治意识的基础前提,在此基础上,小学生才有可能形成规则和法治意识。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小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比较基础的法律常识、行为规则,促使其萌发规则和法治意识。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规则和法治意识之时,需要帮助其建立起正确的规则和法律认知,以此为基础来逐步促进其规则和法治意识的萌芽与发展。 比如,在进行《上学路上》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交通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小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能够说出部分交通标志的作用,而这些交通标志就代表着交通规则。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回想一下,在生活当中是不是每个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呢?这时有的小学生可能会提出异议,比如:“上次我见到一个人红灯的时候过马路了。”教师此时就可以追问,“那么你觉得这种行为是正确的吗?”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总结出过马路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并且适当渗透有关交通法的一些知识,从而帮助小学生在心中树立起“人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这一观念。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对规则和法律的初步认知,为其规则和法律意识的形成奠定好基础条件。 (二)通过价值引领,深化学生对规则和法治的认同 教师在德法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应当以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通过正确的价值引领来深化小学生对规则和法治的认同,促使其认识到规则和法治的重要性,并主动遵守。《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规则和法治教育应当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到一起,在法治精神、社会行为规则、法律规范等辅助下弘扬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传导正确价值理念的目的。规则和法治意识的培养难以一蹴而就,且缺乏特定的手段,只有以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认同规则和法律,才能以此为基础促进其规则和法治意识的顺利形成和发展。 比如,在进行《大家的“朋友”》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价值引领的方式,让小学生认识到保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认可其价值,然后进一步深化小学生对相关规则和法治的认同。教师可以首先让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周围都有哪些公共设施,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如果这些公共设施全部都消失了会怎么样呢?小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其从“小叮当的旅行遭遇”中体会一下公共设施的重要作用,并且适时渗透《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有关公共设施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经过这一系列的引导,小学生将会对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有一个非常深刻地认识,从而认可保护公共设施的相关行为规则和法律条文,慢慢培养法治意识。 (三)关注实践参与,促进规则和法治意识的养成 小学德法教学想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规则和法治意识,应当重视体验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深刻地体验到规则和法律的重要性,从而让规则和法治意识深入其心中。规则和法治意识的养成,需要教师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使其在实践活动中真实的感受到规则和法律,这样小学生才会试着去遵守和运用相关的规则和法律,从而做到知行合一,在此基础上促进小学生规则和法治意识的顺利养成。特别是对认知能力发展不够成熟的小学生来说,通过实践参与的方式才能让其真正认识到规则与法律的重要作用。 比如,在进行《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共同参与一个规则要求比较严格的游戏,譬如体育游戏“两人三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进行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分组进行“两人三足”游戏比赛,看看哪一组最快到达终点。比赛完成后,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体会,思考一下成功的秘诀,这时部分小学生就会发现,想要获得游戏比赛的胜利,同组学生必须互相配合、合理分工,共同遵守相应的规则。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这种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进行游戏,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四)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规则和法治意识 规则和法治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因此与实際生活之间联系非常紧密,这就要求教师在德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规则和法治意识之时,应当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培养效果。教师要注意从现实生活当中挖掘相应的课程资源,利用生活化的课程资源来调动学生对德法学习的兴趣,为有效培养其规则和法治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比如,在进行《班级生活有规则》这一课的教学之时,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们自己来谈一谈班级当中有哪些讲文明、守规则的良好行为,还有哪些行为是不文明、需要改进的。之后,再由全班同学携手定制有助于班级稳定发展的规则,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与“立法者”的转换。 (五)从小事情入手,强化学生的规则和法治意识 小学德法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养成遵守规则法律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能够感知到生活当中的规则和法律,因此教学之时不能只是简单的普法宣传,而是应当从大处着眼,同时从小处入手,结合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不可取”,哪些行为又是“必须”的,遇到问题要怎么办?怎样才能按照规则办事。比如,在进行《校园里的号令》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不需要让小学生记住《国旗法》中的相关内容,而是要让小学生指导升国旗时应当怎么做,包括不说话、向国旗敬礼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对相关规范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并能在此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生成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规则和法治是当前法治社会背景下,社会生活能够获得有序开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弘扬道德与法治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规则和法治意识非常必要。教师要注意遵循逻辑规律、关注价值引领和实践参与、联系实际生活、从小处入手,这样才能确保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陶元红.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年段教材的编写特点与实施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10):19-23,29. [2]白月涛.浅谈小学生法治道德意识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9(18):94-95. [3]李宝庆,袁青青.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的整体思考[J].中国德育,2017(22):34-38. 作者简介:胡淑芳,福建省邵武市,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