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导入多渠道,数学课堂效率高
范文

    沈必荣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解学生所困,给学生所求,想学生所思,导课堂所需,精心摆好“三段四模块”的首段——舞好“龙头”(导入),摆正第二段——“龙身”(师生合作探究),摇好第三段——“龙尾”(质疑创新与反馈小结),使新课导入成为构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大厦”的奠基石。

    【关键词】?复习;应用;悬念;实验;类比

    随着我市“三段四模块”课堂教学新模式的不断深化,初中数学教学也涌现出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初中数学趣味化导入模式犹如教师的大拇指,轻轻拨弄学生的心弦,又像夜空中的北斗星,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指明了航向;既像一把万能钥匙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锁,又如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笔者借此交流空间,就如何践行初中数学趣味化导入模式浅谈肤浅体会,有待于大家深层次探讨。

    一、复习导入,承上启下

    数学知识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各章节的知识点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凸显极强的系统性。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复习导入新课的办法,不仅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而且自然引入新知识的探究,达到承上启下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过程的本质就是构建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只有全方位理解旧知识,才能轻松理解新概念和新规则。因此,我们只有针对新旧知识的交叉点导入新课,才能取得温故知新的效果。例如:笔者在执教“立方根”一课的导入时,先让学生温习原来已经学过的平方根的符号、定义以及开平方运算等知识,然后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思考,逐步感知立方根的定义、书写符号、开立方运算的规则及其应用,他们紧紧围绕“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轻松掌握了所学的新知识。

    二、应用导入,通俗易懂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考虑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规律,并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现实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才能激发自主探究热情,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例如:笔者在讲授“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导入时,先直接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体现交通标志、天气预报图标等现实生活中家喻户晓的符号及其特定含义,并把一个“失物招领”告示呈现于学生的眼帘:“小黄在操场上恰捡到X元人民币,请失主及时到政教处认领。”然后要求学生仔细斟酌“X表示什么意义?”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教室里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最终轻松解决了具体问题。

    三、悬念导入,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我国古代教育巨匠孔子倡导的教学理念,这与悬念导入新课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采取悬念式导入新课时,可以精心设置“问题陷阱”,逐步诱导学生在解题时突然掉进“陷阱”里,使其解答的问题处于矛盾状态,心中自然荡起急需弄清楚问题的涟漪。譬如:笔者在执教“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导入时,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如下习题:“方程5x2+x-4=0的一个根为x=-1,试求出另一个根是多少。”之后给出“x=__÷(-1)=__”这个题目让学生验算,当他们得出答案正确时,就让他们分析其中的奥秘是什么。此时,同学们疑窦顿生,教室里几乎鸦雀无声。接着,笔者点拨道:“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有非常特殊的关系,让我们一起来继续研讨吧!”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大部分学生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逻辑关系。当然,教师设置的悬念必须把握一个“度”字,若没有悬念,则不能诱发学生产生好奇心;若悬念太深,则会望而生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实验导入,引人入胜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坦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践证明一个解释或推翻另一个解释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解放思想,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一些实验活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有所获,感有所知,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一新知识时,就采取實验法导入:先直接布置学生完成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的任务,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研讨活动,最后自然地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正确结论,从而享受到了发现真理的无穷乐趣。类似采取实验导入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各个感官的功效,探究兴趣倍增,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了知识视野,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步提升。

    五、类比导入,触类旁通

    类比是人类探索科学知识重要的推理手段,一般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对象的一些相似与相同的性质,逐步推断出其他方面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性质的一种推理形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类比导入新课是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新概念的有效门径,以达触类旁通之宗旨。例如,笔者在执教“等比数列”的导入时,先引导学生一起温习已经学过的等差数列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都属于同一个常数,那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之后要求学生围绕“把‘差修改为‘比后,其比值能为0吗?”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许多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具有显著区别的观点。最后再让学生复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方法,并与等比数列类比,从而实现了从等差数列向等比数列飞跃的目标,学生很快地推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导入虽有法,但教无定法,在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解学生所困,给学生所求,想学生所思,导课堂所需,精心摆好“三段四模块”的首段——舞好“龙头”(导入),摆正第二段——“龙身”(师生合作探究),摇好第三段——“龙尾”(质疑创新与反馈小结),使新课导入成为构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大厦”的奠基石。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