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填陡坡路基施工工艺及主要控制要点
范文

    程义强

    

    

    

    摘要:根据国道310线郑州西南段改建工程SG03标段K57+562-K57+660段高填陡坡路基的施工经验,在选择填料、地基处理、填挖交界处理等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保证了填筑质量,为高填陡坡路基施工提供相关参考。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the high-filled steep slope subgrade of K57+562-K57+660 section of SG03 section of Zhengzhou Southwest Section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National Highway 310, the construction points and precautions are summarized, such as selection of filler, foundation treatment, and fill-excavation junction treatment, which ensures the quality of the filling, and provides relevant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filled steep slope subgrade.

    关键词:高填陡坡路堤;地基处理;沉降;填挖交界

    Key words: high-filled steep slope subgrade;foundation treatment;settlement;junction of filling and digging

    中图分类号:U213.1?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0-0146-03

    1? 工程概況

    本段路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龙湖镇境内,原地表地貌左线填高4m,右线现状为一处26m深冲沟;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33.5m;行车道2×3×3.75m。

    2? 施工控制要点

    2.1 相关要求

    ①施工区域地质情况上部覆粉土,厚15m,具有湿陷性,下部泥岩,弱胶结,根据地质情况对路堤的稳定性来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设置了反压护道,基底处理设置强夯。

    ②本施工区域纵坡和横坡均陡于1:5时,清表后应挖台阶,台阶宽度2m,坡度4%向内。

    ③边坡为台阶型,每8m一级,分级处设2m宽平台,平台上设截水沟,将水引入边坡急流槽中。

    ④为减少高填陡坡路堤差异沉降,路堤部分自下而上每填4m采用强夯处理;附近有村民居住采用冲击碾压处理,采用25kJ的三边形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20遍。

    ⑤路基填筑时,考虑到地基沉降等因素的影响,路基两侧超宽填筑0.5m。

    ⑥高填陡坡路基路床掺石灰处治厚40cm,石灰剂量为6%,80cm路床内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7%。

    ⑦为增强路基顶面的抗裂效果,路床顶面下0.4m处铺设一层钢塑格栅。

    ⑧高填陡坡路基边坡类型为拱形骨架。

    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高填陡坡路基加强沉降观测,尤其是横向差异化沉降,加强对边坡位移观测,确保路基处于稳定状态。

    2.2 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见图1。

    2.3 地基处理施工要点

    施工前,清除树根、草皮、垃圾等杂物,清除30cm表层土,平整场地,进行填前碾压,做压实度试验,确保大于等于91%;本施工区域横坡和纵向坡度陡于1:5,路基填筑前开挖台阶,宽2m、坡度内向4%,防止路堤滑坡,开挖台阶见图2。

    本区域基底均是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自重Ⅱ级中等,填前碾压完毕后,采用强夯机对地面进行夯实,夯锤重量为20t,直径2m。强夯前做好控制桩,设在不易破坏的位置,用石灰洒出每一夯击点的外轮廓线,每个夯点点击数一般为3-5击,最后两击的夯沉量应不大于5cm。施工前测量放线,开展强夯施工,第一遍为3000kN·m标准夯主夯施工作业,夯点成正方形作业,第二遍夯击点在第一遍强夯完后的相邻四个点的中间,形成梅花状,满足收

    锤标准三个条件之一时,可停夯收锤,夯机移至下一个夯点施工,第三遍夯能级为1000kN·m,夯击2击,夯击锤印与锤印搭接四分之一,依次夯打。

    强夯过程安排专人盯控,随时监测沉降量,做好记录。最后两击夯沉量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增加次数。根据试验段总结报告,夯击次数为6击,强夯作业见图3。

    2.4 路基填筑施工控制要点

    2.4.1 填料控制

    路基施工前,首先确定土方来源,通过计算方量核对所施工段落土方是否够用,避免使用指标不同土场。如需使用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所用土源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①含植被、垃圾、树根等杂填土不能作为路基填土。

    ②钻渣、强膨胀土、有机质土,不得用于填筑路基。

    ③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过大的土和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④填料CBR需符合如下规定,下路堤≥3%,上路堤≥4%,下路床≥5,上路床≥8%;路堤填土粒径≤15cm,路床填料粒径≤10cm。

    2.4.2 控制填筑厚度

    松铺厚度按25-30cm控制,压实后,厚度小于20cm,填筑前画出方格,根据松铺厚度算出每个方格需要土方数量,按照实际需求,规范填土,填筑时派专人指挥车辆倒土。

    设立标尺,标尺采用20cm一格,颜色各异的反光车贴制作,每格标有填筑层数。所填层数需和标尺一致。有效避免累计误差过大造成层数标高不一致的问题。

    2.4.3 压实度及路基施工控制

    路基压实度下路堤按照94%、上路堤按照95%、路床按照97%来控制,均较规范要求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土方拉到现场后需进行含水率检测,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洒水或者晾晒,碾压完成后,计时做压实度试验,合格进行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分析原因,整改,严禁未整改擅自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为保证施工质量及进度,采用两台22t的大吨位压路机同时作业,见图4,碾压时先两边后中间,碾压时先慢后快,交接处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大于2m,上下兩层填筑接头应错开,大于3m。发现有不平整现象,人工配合整平,保证平整度符合要求。

    路堤坡脚设置反压护道,确保路基坡脚稳定。

    在确保每层压实度符合要求的同时,每填筑4m进行强夯满夯作业,消除部分沉降,作业方法同基底相同,强夯完毕后,整平重新碾压。

    每填筑三层测量放样一次,核对填筑高度及填筑边线,为保证边线压实质量,超宽50cm进行填筑。

    由于该段路基填筑高度26m,边坡采用台阶型,每8m处分一级,共4级,每个台阶设2m宽平台,设临时排水设施。

    2.4.4 路基沉降观测

    为保证路基整体稳定性和控制沉降速率,对高填陡坡路堤从基底设置沉降观测点,在路基每级边坡上设置位移桩。填筑时间不得小于地基抗剪强度增长需要的固结时间。施工期间使用电子水准仪每日进行沉降观测,使用全站仪每日对位移桩进行观测,确保路基中心沉降量每昼夜小于10mm,位移桩每昼夜小于5mm,结合沉降观测结果和位移观测结果,分析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确保路基处于稳定状态。

    2.5 路基填挖交界处理施工要点

    规范开挖台阶,确保宽度不小于2m,坡度内向4%,确保宽度和坡度符合要求。

    为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路基自下而上每间隔6m铺设2层钢塑格栅(间距60cm),钢塑格栅深入台阶铺设大于2m,在格栅与平台处采用U型钢钉(间距1m)将格栅与原地面固定,边部进行2m反包,反包厚度20cm,见图5,路面整平压实后,铺设钢塑格栅,钢塑格栅采用纵向(垂直路线方向)、横向极限拉力?叟60kN/m,伸长率≦20cm,格栅搭接宽度?叟20cm,搭接部用尼龙绳呈“之”字形穿绑,连接处强度不低于钢塑格栅自身强度的60%,不同层面的错开铺设,增强整体效应。格栅铺设时,必须拉紧展平,用U型钢钉固定,保证与路基面密贴,无褶皱、扭曲,见图6。

    钢塑格栅铺设完成后严禁压路机、翻斗车等设备直接碾压或行走作业,铺设时随铺随覆盖,使用装载机配合翻斗车上土,确保铺设48h内及时填土,及时碾压。

    为增强路基顶面的抗裂效果,路床顶下面40cm处铺设一层钢塑格栅,铺设工艺同每6m所铺设钢塑格栅相同。

    2.6 其他注意事项

    控制填土含水量,确保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

    高填陡坡靠山侧不得有积水,必要时设置渗沟或者排水层。

    针对高填陡坡路基选择在非雨季施工,对工期合理优化,确保路基填筑完毕后能经历一个雨季,减少通车后路基沉降量。

    3? 施工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于含水量、土质等因素影响,碾压施工容易出现翻浆现象,压实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处理措施:对已发生翻浆部位,采取翻挖晾晒、掺加石灰等措施,或者将翻浆区域填土清除弃掉。

    4? 结束语

    高填陡坡路基在施工中容易受地形、天气、进度等因素影响,导致通车后容易出现沉降和路基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在施工中控制填土质量,控制工序质量,做到科学施工、规范施工,确保高填陡坡路基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州国道310线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2]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3]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

    [4]设计院交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