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探讨 |
范文 | 安连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对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其中,风景园林可以改善周围的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较佳的居住条件,已经成为一项主要的环境工程。简要分析了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力求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5-0070-02? ? ? ?中图分类号: TU986.3? ? ? ?文献标志码: B 园林工程能够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休憩的场所和精神上的享受。且园林工程能够切实调节区域范围的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問题的出现,有效提升地区环境品质[1]。所以,风景园林的建设具备非常关键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就变得非常重要,需提高重视程度。 1? ?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的意义 1.1? ?改善环境质量 园林工程坡面植物能够形成群落,且逐步产生稳定的生态体系。园林坡面绿色植物,一方面能够吸收大气中的尘埃、二氧化碳及尾气,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局部地区降温,隔绝噪声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此外,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植物能够形成优美的景观,提升周围环境的美观性。 1.2? ?防止水土流失 绿色植物可以提升土壤的剪切力和黏结力,风景园林中,边坡工程绿化植物构成的群落具备较大的根系网,能够切实有效地稳固土壤。此外,园林工程坡面绿色植物能够很大程度降低园林边坡外表水流速,也可以吸收水分,保证水分不流失。 1.3? ?切实保护坡岸 园林工程坡底往往存在一些蟹类,其会在坡岸上打洞,直接危害坡岸安全,在出现潮汐的时候,坡岸也会遭到腐蚀。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植物能够有效降低蟹类和潮汐对坡岸产生的危害。 1.4? ?保证交通运输安全 道路两侧的园林工程边坡绿化植物能够进行防风,避免边坡跌落物造成的危害,还能够减轻人们的视觉疲劳,很大程度提升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2? ?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 2.1? ?选择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植物 若要切实提升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水平和质量,则需严格选择绿色植物种类。选择符合当地地质条件的绿色植物,才可以满足预定的绿化标准。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植物需和当地的环境相符合,以充分发挥其调节环境的功能。实行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阶段,需重点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土质,且细致分析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征,以确保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植被的成活率,提高环境品质[2]。 2.2? ?种子播撒技术 应用人工方式或对应的机械工具,将绿色植物中包含的各类物质加水进行搅拌,产生均衡的植物种子混合体,之后按照规定要求,将种子播撒到园林坡面对应区域。此类施工技术在园林坡面工程绿化中的应用相对广泛,操作便捷,且成本低廉。其重点针对地质和气候相对优良的地区,能够切实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并且能够提升园林坡面绿色植物的成活率。 2.3? ?网格窗孔施工技术 将预先准备的砼钢铁泡沫原料网格在园林坡面上制成对应形状,并用木桩进行固定,于网格内填土,再把绿色植物移到网格外面实行栽种。网格窗孔结构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植物构成相对完备的模式,可以在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时有效运用。实行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时,网格窗孔施工需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并进行对应的试验,以满足施工的成效和施工质量。 2.4? ?网状包裹绿色植物 进行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的过程中,要将准备栽种的绿色植物采取网状包裹方式,确保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稳定,以保证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植被的整体美观。网状包裹植被技术的应用,可以切实避免绿色植物的生长环境发生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时,选用的网状包裹绿色植被需应用网格进行充分固定,并加入预先调制完成的土壤,再把植物种子均匀地播撒在网格内,之后用土壤进行覆盖,采取灌溉培育方式。此类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遏制各类自然灾害,对保证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的正常进行十分有利,且使园林工程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绿化功能。 2.5? ?拱骨架施工技术 拱骨架施工技术是园林施工阶段在坡面上加装钢筋模板的环节,且要浇注混凝土,以持续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园林坡面工程绿色植物生长土壤的稳固性。另外,此类施工技术往往在土质相对松软的园林坡面上应用,且要具有对应的工程施工环境。例如,沙土地的厚度需低于3 cm,黏性土的园林坡度不可高于45°,这样方可实现最佳的园林绿化成效。应用拱骨架施工技术,可以使园林边坡土质被合理规划成若干个体,以降低大范围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园林坡面绿色植物可能产生的危害,最终达到园林施工的预期目标。 2.6? ?喷混植物技术 应用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中所提供的机械工具,将各类植物栽植和所需要的物质进行充分混合,将其喷射到园林坡面绿化地区,并应用合理厚度的土壤对其进行遮盖。借助土壤自身具备的黏结性,可以使混合植物有效地溶解,更好地集中营养,提升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植物的存活率,确保园林工程坡度工程的绿化成效。基于喷射物质的数量,需科学调整园林坡度绿化施工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逐步健全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并研发出可以满足各类地质条件的绿色植物品种,并实行严格的研究和处理,保证坡面工程绿化施工的长远进步,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7? ?铺设草皮技术 将预先培育栽培的草皮铺到园林坡面工程绿化部位,构成整体的绿化植被。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大力研发最佳的草皮铺设方式,切实提升绿色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率,更好地体现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的成效。将预先培育的绿色草皮铺设在园林坡面,可以更好地提高绿化率。且在进行铺设的过程中,植物会将自身存储的营养科学吸收,确保园林坡面绿色植被的生长率,有利于后期绿色植物的管理和养护。铺设草皮到园林坡面的阶段,还要对草皮进行固定,保证其和当地土壤充分结合,提升园林工程绿化率[3]。 2.8? ?岩壁绿化施工技术 岩壁的绿化方式是总体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高度低于10 m的岩壁,大部分藤本植被均可迅速进行覆盖,所以,能够应用单层配置方式,即在园林岩坡下直接栽种藤本植被。对于高度为10~20 m的岩壁,可以应用双层配置方式,即在岩坡上、下栽种同一品种或者不同品种的藤本植被,进而使藤蔓将全部岩壁覆盖,以尽快满足全方位绿化要求。园林岩壁的绿化方式中全部应用的是大型和中型藤本植物,所以,藤本植物栽植穴的直徑与深度都要高于0.5 m,地质要选择肥沃、疏松及中性土质或微酸性土质。由于园林要求美观性,如果在相对陡峭的岩壁上覆盖部分具备高观赏性、可攀岩水平较差的藤本植物,就要在岩壁上安装有助于攀岩的设施,例如,安装金属棒或者木桩,使藤本植物更好地进行攀岩。此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岩壁中安装金属网或者绳网,以便藤本植物攀岩。 3? ?园林坡面工程绿化的管理环节 3.1? ?对绿化植物进行喷水保湿 栽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植被后,需组织喷水车,在植物播植之后30 d以内的晴朗天气,每天对植物进行1次喷水,以保证土壤的湿润性,提升植物的成活率。30 d之后,每隔3~5 d对植物进行1次喷水即可。 3.2? ?对绿色植物进行施肥 对绿色植物进行栽植后,需对植被施加两次广增素802微量元素叶面肥料,以加快绿色植被的生长率,提升其抗旱能力。进行植物栽种的过程中,需每30 d施加1次200倍液复合肥。植物栽种后,需在每年4月和5月对植物实行1次追肥,并不间断施加,进而确保绿色植物的常绿性,提升绿化成效和视觉美感,使园林工程充分发挥其功能。 3.3? ?对绿化植物进行管理和保护 自绿色植被发芽到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人为踩踏非常容易造成植被的损害,使其停止生长,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植物的死亡。所以,在绿色植物种植后,园林工程坡面绿化区域应安排专人实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避免人为踩踏造成的破坏。此外,在绿色植物的生长阶段,要重视对其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定期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如果出现病虫害,要立即对其进行杀虫剂喷洒和病害治疗,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园林工程的整体美观性。 4? ?总结 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是当前主要的环境工程,园林管理机构一方面需重视城市绿化率和绿化美观性,另一方面需确保绿化工程项目施工的切实高效。特别是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相关绿化机构需从多角度出发,有效提升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以便更好地保证我国园林工程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 1 ] 王挺.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探讨[J].广东科技,2014(22):185-186. [ 2 ] 郑慧斌.园林坡面绿化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13):225,228. [ 3 ] 韩冬雪.园林坡面绿化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5(22):19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