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巧用DIS实验突破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的教学难点 |
范文 | 王伟伟++王中宇 摘 要: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解决弹簧和绳连接物的问题,在各类考试试卷中屡见不鲜。本文结合笔者的物理教学实践,介绍如何运用DIS实验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关键词:牛顿运动定律;瞬时性;弹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2-0050-2 1 典型例题 如图1,A、B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之间用一根轻绳(不计质量)连接,并用轻弹簧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小球均保持静止。若用火将细绳烧断,则在绳刚断的这一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多少? 学生的困惑:火将细绳烧断瞬间,弹簧和绳子的弹力都会发生变化,具体是怎样的情况根本说不清楚。 设计DIS实验解决困惑:为了更好地理解绳和弹簧弹力在突变时的特点,运用DIS的通用软件设计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图像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难点。 实验器材 两个力传感器,计算机,数据采集器,铁架台(带铁夹),细线,弹簧,50克的钩码,剪刀或者打火机。 实验过程 (1)组装成如图2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2)开启电源,运行DIS(朗威)应用软件,进入“通用软件”界面。 (3)点击“组合图线”,然后点击“添加图线”,X轴选时间,左Y轴选择F1,图线颜色选“红色”,线性选择“实线”。 (4)再点击“添加图线”,X轴选时间,左Y轴选择F2,图线颜色选“黑色”,线性选择“实线”。 (5)点击“调零”,然后点“开始”实验。 (6)烧断细线,两个传感器分别记录弹簧弹力和绳弹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7)然后利用图线控制调整图线的大小。 (8)通过实验图像(图3)的对比,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 钩码的质量大一些,细绳的弹性要小。 弹簧和细绳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3)。 2 实验结论 两个力在同一坐标系下的图像对比,得知在细绳烧断瞬间,弹簧的弹力(红色图线)还未变化,而绳子的弹力(蓝色图线)已经变化。所以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建立如下两种模型: (1)“轻绳”模型:轻绳的重力可忽略,发生形变产生弹力。若断后,其中弹力立即消失。 (2)“轻弹簧”模型:轻弹簧的重力可忽略,因其发生形变需要一定时间,其弹力不能发生突变,但当弹簧和橡皮筋被剪断瞬间,其所受的弹力可以看成不变。 3 说 明 在动力学问题中,物体受力情况在某些时候会发生突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物体受力发生突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也会发生突变,突变时刻物体的状态称为瞬时状态。分析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要分两步,先明确瞬间前物体所受各力的大小和方向;再明确瞬间后哪些力不变,哪些力突变,即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通过DIS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绳和弹簧弹力的区别,进而学会处理瞬时性问题。 参考文献: [1]高中物理拓展型课程Ⅰ第一册(试用本)[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周智良.新课程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物理教育网络教研研究初步报告[J].物理教学探讨,2015,33(6):1—2. (栏目编辑 王柏庐)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