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亲子农场发展探析 |
范文 | 娄馨月 闵豫嵩 国德政 毕真霖 徐绍荣 摘 要:隨着父母对孩子户外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兼具自然性、教育性、体验性于一体的亲子农场受到越来越多亲子家庭的青睐。该文阐述了亲子农场定义及影响因素,并结合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亲子农场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亲子农场;影响因素;问题;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592.7;F32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9-0143-02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arent-child Farm LOU Xinyue et al. (Yant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ntai 264670,China) Abstract:As parents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children's outdoor education,parent-child farms,which are integrated with nature,education and experience,are favored by more and more parent-child families.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rent-child farm,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arent-child farm development,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arent-child farm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research. Key words:Parent-child farm;Influence factors;Problems;Development suggestions 随着互动、创新、高质量经济体系的不断转型及现代治理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城市化率已由2010年的49.95%迅猛提高到2019年的60.60%[1],许多家庭的孩子没有接触过农业,对农村文化习俗、农业耕作采收、农民生活等知之甚少。越来越多的家庭逐步意识到孩子户外教育的重要性,更多家长希望通过户外活动开发孩子智力,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乐趣,使孩子在玩乐中获得知识与快乐。亲子农场是孩子成长的天然课堂,孩子们与动植物近距离接触,参与农耕、采摘、垂钓、野炊等活动,领略大自然的壮美伟大,既可提高孩子对自然界的认知,增进亲子间感情,又可依托当地优势振兴乡村经济,使城市亲子家庭和农民实现共赢。因此涉农企业、农民、政府等相关部门愿意将原有的生态农场打造成亲子农场,吸引更多亲子家庭前往观光、体验、娱乐、度假等。 1 亲子农场概念 亲子农场是集科普教育、生产生活、强身健体、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场[2]。依托当地原有的山水脉络、田园风光,融合当地的人文资源、区位特色,秉承“寓学于乐”的理念,将家庭农场、观光农业、农业生态园等打造成亲子游乐庄园,引导城市居民暂时远离繁华都市的快节奏,一家人一起体验乡村田园氛围、习俗与生活,开拓孩子视野,陶冶情操,增进亲子间的感情,锻炼孩子身体素质,提高孩子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做到休闲性、趣味性、知识性3性合一。 2 影响亲子农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自然资源 整洁开阔的草坪、葱绿苍翠的花草树木、优质有机的农田作物、生态环保的果蔬园、宁静悠长的乡间小路、简约朴素的房屋,这些原生态景观不仅能让久居都市的白领阶层暂时放下不堪重负的生活压力,尽情享受和体会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而且还让在都市成长的孩子暂时放飞自我,领略自然界的魄力,增加见识和乐趣,同时当地浓厚独特的文化遗产也能够得以传承和发扬。 2.2 亲子项目 参与农作物播种除草、采摘蔬菜水果、喂养动物、捡鸡蛋、摸鱼、草编等一系列农事活动,对于家长来说,可以享受更多的亲子时光,增进亲子间的互动与亲密度,留下更多与孩子在一起的珍贵回忆;对于孩子来说,既可以更直观生动地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劳作的不易和收获的喜悦,又可以增进交流与合作,增强体质,扩展知识面,提高社交能力。亲子戏水、踢足球、打曲棍球、野炊、篝火晚会,这些丰富多彩的集体运动和生活日常,既可以提高孩子们求生的本领和技能,感受其中的乐趣,又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补充现行教育体系实践、操作、体验等方面的不足。 2.3 配套设施与服务 古典艺术的土味瓦房、绿色美味的农家饭、免费的露天影院、童趣梦幻城堡、特制的低龄儿童用品和玩具等一系列突出亲子主题特色的设施和服务,巧妙地将自然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3],体现了农庄的独特性、创新性和精致性,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度和忠诚度,通过好的口碑吸引更多亲子家庭观赏、游玩。向游客介绍当地的文化传承,让他们品尝小镇的传统美食、特色农产品,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以延长游客在农庄、生态小镇的游玩时间。 3 亲子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同质化现象严重 许多农场主要景区布置大同小异,设施设备多为滑梯、荡船、蹦蹦床等,缺乏新意和独特性;主要游玩项目为赏花、耕种、采摘、垂钓、小吃等;能购买的产品主要是新鲜果蔬、鱼虾、土鸡土鸭、雕刻胡桃、草编扇子、陶艺等初级农产品和单调雷同的手工艺品,缺乏经过精深加工的特色农产品和具有当地乡风民俗的纪念品。游玩项目受季节性约束较大,导致游客回头率低,不利于农场品牌形象的甄选与塑造[4],难以实现长期良性运营。 3.2 产品丰富度低 许多农场产品以科普观光类为主,主要加深学龄后孩子对文学作品或课本中提到的典型景点的理解,而亲近自然、追忆童年的多层次、个性化产品和体验性强、互动性高的多元化合家乐产品都比较少,孩子们不能深刻理解农业知识和农耕文化。游玩项目主要为孩子打造,父母主要充当游玩陪伴角色并负责照顾孩子生活日常,对旅游项目的参与度及满足感都比较低,亲子间的关系与感情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最终影响亲子家庭对亲子农场的出游率和重游率。 3.3 配套设施缺乏 许多亲子农场是在原有田园农庄基础上改建,住宿条件简陋,卫生条件一般,餐饮以快捷、大众化饭菜为主, 洗漱用品、餐桌餐具用品等普通化,缺乏亲子主题鲜明、个性化的食宿环境和设施。其他休闲项目如购物、运动保健、文化养生等场所与设施也不健全或缺乏,只能依托周边配套设施满足游客的多样性需求,降低了游客对亲子农场的体验质量和满意度,多数游客只在农场游玩半天或1d,在农场过夜的游客廖廖无几。 4 亲子农场的发展建议 4.1 突出地域特色 在合理规划农场生产基本布局的前提下,科学、有序设置游客观赏娱乐景观和项目场所设施,使农场总体规划完整、协调,项目设施齐全、科学。挖掘当地特有的文化与民俗,如特色建筑、民族服饰、节庆演出等,并将之贯穿于功能区的项目体验中,突显农场不同于城市游园的独特之处[5],加深游客对当地特色文化习俗的理解,使游客在参与和体验中尽情放松自我,感受体验秀丽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亲情。 4.2 丰富拓展旅游产品 改变游玩项目以孩子为主的模式,增设适合中青年和老人健身、休闲的活动,增加亲子互动项目,如背靠背运球、亲子跳绳、父母认孩、亲子绑腿跑、投乒乓球、亲子烘焙、亲子编织等游戏和活动[6],营造温馨、活跃、舒适的氛围。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协调配合达成目的,既可多方位提升孩子阅历,提高孩子科普文化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和团体协作能力,又能增强游客体质,增进亲子关系。 4.3 完善配套设施服务 从食、宿、行、购等方面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体现乡村特有的生活方式[4]。首先,食物方面,食材主要是农场种植的纯天然有机蔬菜瓜果或野菜野果,游客可以亲自去田地里采摘、清洗、切割、烹饪等,餐具、桌椅等也用农家常用的陶钵、石凳等,让游客享受、体验农家生活特色。其次,住宿方面,用泥土、石头、茅草、竹子等材料建设房屋,浓厚乡村气息的土房石屋与城市现代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再次,交通方面,用陈旧青石板、雨花石、鹅卵石等修建乡间羊肠小道,铺设草坪,游客可以步行、乘坐拖拉机或三轮车、骑老式自行车等方式出行。最后,购物方面,挖掘传统工藝、服装、礼节、表演等,提高游客游玩、观赏、购买和体验质量。提供美味特色小吃、农产品,形成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提高游客对美食的感知体验。 参考文献 [1]梁斌.统计局:至2019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60.60%[EB/OL].(2020-01-17)[2020-07-6].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20-01-17/doc-iihnzahk4671933.shtml. [2]王璇璇.乡村旅游新业态“亲子农场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2:24-26. [3]闫文礼.广州亲子户外活动的发展现状与意义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17. [4]沈薇.基于游客体验的绵阳市休闲农业提升策略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9. [5]邹迅.亲子体验型农庄规划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8. [6]李琪.生态农场亲子活动发展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8. (责编:徐世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