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问题及预控措施 |
范文 | 佟 欣 摘 要:建筑施工管理关键在于施工质量的管理,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就要先分析形成各种质量问题的原因,才能在施工管理中真正的达到降低工程成本与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并在无形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口碑,加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施工;质量;问题分析;管理措施 1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1.1 违背建设程序 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 1.2 工程地质勘察原因 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1.3 末加固处理好地基 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士、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拖、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1.4 设计计算问题 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1.5 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1.6 施工和管理问题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未经监理、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设计;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刚接,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等,致使结构裂缝破坏;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砌体不按组砌形式砌筑等;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如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不按插点均布、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层层扣搭的操作方法,致使混凝士振捣不实;整体性差;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将悬臂梁的受拉钢筋放在受压区等,均将给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等,都是导致质量问题的祸根。 1.7 自然条件影响 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1.8 建筑结构使用问题 建筑物使用不当,亦易造成质量间题。如不经校核、验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加层;使用荷载超过原设计的容许荷载;任意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的截面等 2 施工项目质量的预控 2.1 质量控制首先要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公司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严把材料质量关。甲方采购的材料和乙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 2.2 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关键部位施工。例如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都是关键部位,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或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 2.3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施工企业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积极应用到工程中来。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监理验收,实行“三检”制度,其目的在于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2.4 搞好技术交底。班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工人心中明白所进行工作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以及必须把握好的技术难点。 3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具体预控措施 施工项目质量的预控,是事先对要进行施工的项目,分析在施工中可能或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质量预控的措施予以预防。现举例说明如下。 3.1 灌注桩质量预控 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缩颈、堵管、断桩、孔斜、钢筋笼上浮、沉渣超厚、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 质量预控措施。择优选择桩基施工单位,采取跟班检查,作好施工记录;应于桩孔开钻前及开钻4h后,对钻机认真调平,以防孔斜超限;随时抽查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配合比应试配,试压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要求每桩测定混凝土坍落度两次,每3-5m测一次混凝土灌注高度,混凝土坍落度不小于5~7cm;定期抽查施工单位的开孔通知单、浇筑通知单和施工记录;混凝土强度规定按GBJl07-87新标准评定;掌握泥浆比重(1.1~1.2)和灌注速度,防止管子上浮;发生缩颈、堵管现象时,随时进行处理;委托法定检测单位作桩基动荷载试验,会同设计单位对质量有问题的桩基采取补救措施。 3.2 钢筋焊接质量预控 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焊接接头偏心弯折;焊条规格长度不符合要求;焊缝长、宽、厚度不符合要求;气压焊镦粗面尺寸不符规定;凹陷、焊瘤、裂纹、烧伤、咬边、气孔、夹喳等;焊条型号不符要求。 质量预控措施。检查焊工有无合格证,禁止无证上岗;焊工正式施焊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试验;每批钢筋焊接完后,应进行自检,并按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专职检查人员还需在自检基础上对焊接质量进行抽查,对质量有怀疑时,应抽样复查其机械性能;气压焊应用时间不长,缺乏经验的焊工应先进行培训;检查焊缝质量时,应同时检查焊条型号。 3.3 模板质量预控 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轴线、标高偏差;模板断面、尺寸偏差;模板刚度不够、支撑不牢或沉陷;预留孔中心线位移、尺寸不准;预埋件中心线位移。 质量预控措施。绘制关键性轴线控制图,每层复查轴线标高一次,垂直度以经纬仪检查控制;绘制预留、预埋图,在自检基础上进行抽查,看预留、预埋是否符合要求;回填土分层实,支撑下面应根据荷载大小进行验算、加设垫块;重要模板要经设计计算,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尺寸偏差规范要求检查验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