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承担国际责任:中国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路径
范文

    李丹

    〔摘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既是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和一贯做法,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树立形象的一大法宝;既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当前提升国家形象的应有之义;既是中国优化国际形象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改善国际舆论的现实方针。放在“应然”“实然”“必然”这样的高度才能理解中国的国际责任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回应形形色色的“责任论”。

    〔关键词〕国际责任;国家形象;国际舆论;政治传播

    〔中图分类号〕D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2-0064-06

    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映像,有多重定位,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将国家形象归纳为四个方面:“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1〕其中,“负责任大国”是中国国家形象尤其是国家对外形象(国际形象)的重要维度。事实上,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树立良好形象的一大法宝,中国向来重视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同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也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提升国家形象的应有之义;另外,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也是中国改善国际舆论的现实选择,是中国优化国际形象的必然。

    一、履行国际责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树立国家形象的一大法宝

    中国历来是个负责任的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国际事务中都积极发挥作用,承担责任。

    第一代领导人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身份定位,支持、团结、援助广大亚非拉国家,为新中国树立了伟大的国际主义形象。建国后,为扭转西方国家强加的红色暴政形象,打破经济、军事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致力于履行保卫国际和平、支持被压迫国家和民族、援助亚非拉国家的国际责任。新中国为推动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半岛两个亚洲热点地区冲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牺牲,为日内瓦和平协议最终达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团结支持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的合理主张;中国支持声援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事业,尤其对亚洲邻国和非洲兄弟国家的独立发展提供了慷慨援助。中国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援助模式,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援助精神,奠定了与这些国家长期友好合作的坚实基础,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也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威望。

    第二代领导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将国际责任置于新的时代背景下,突出强调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定位及其在促进人类发展进步方面的责任。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是有十亿人口的大国,应当对世界有较大的贡献,人们也理所当然地对我们抱有期望。但是我们已经做的比我们应当做的还差得很远。我们要作出更大的努力,加强自己的建设,以便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中国将发展问题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并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和平与发展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2〕中国的发展,解决了世界近1/4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中国的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了一条摆脱贫困的道路;中国的发展使亚太地区的经济更加充满活力;中国的发展有力推动发达国家克服经济衰退、增加发展后劲。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中国坚定地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鲜明地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想。邓小平将中国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融入创造性的外交实践中,提出了不结盟、不树敌、不称霸、不划线、不扛旗、不当头等一系列新思想,树立了发展中大国致力于改革開放、和平发展的国家形象。

    以亚太地区大国的身份,参与倡导国际机制、坚持和平崛起是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对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现实选择。亚洲金融危机是中国成为负责任地区大国的重要标志,苛守人民币不贬值承诺,向泰国等重灾国慷慨解囊,积极协调推动建立金融合作机制等作为,使中国负责任的国家形象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同和赞誉。中国还通过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创建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伙伴合作机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加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倡导千年首脑会议、参加G8+5合作机制、构筑金砖国家合作平台,打造中国负责任形象。随着中国经济驶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人口最大国的快速赶超令世界热议,不利舆论甚嚣尘上。中国郑重向国际社会承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建设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表达了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博大胸怀和全球担当。为此,中国加大国际援助力度、积极参与维和行动、支持反恐和打击海盗、加强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切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多姿多彩的外交实践中提供地区和国际公共产品,有力驳斥了形形色色的“威胁论”和“责任论”。

    新一代领导人在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公认为全球大国的新时期,将建设“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自身的大国责任和使命。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将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与沿线国家的利益和需要结合起来,建设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一带一路”被称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经济振兴方案和全球扶贫计划,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引领的新一轮全球化,彰显了中国“富则兼济天下”的大胸怀、大手笔。2014年习近平在出访拉美国家前夕,提出中国将更加积极有为地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和地区安全对话合作;更加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推动完善国际治理体系;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特别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自主和可持续发展。〔3〕这三个“更加积极有为”表明中国由此前的“承担国际责任”正式向“负责任大国”转变。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4〕中方倡议成立亚投行,设立丝路基金,推进“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同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中国作用。在杭州G20峰会上,中方议程引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聚焦发展问题,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再次彰显了中国梦对世界梦的贡献,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担当。眼下,国际风云变幻,英国脱欧、欧洲动荡、美国特朗普上台,全球化减速倒档,国际社会对中国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充满期待。

    二、承担大国责任是中国提升大国形象的应有之义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是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从社会主义新中国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中求生存,到走出孤立封锁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发展最好的国家,再到力挽亚洲金融危机狂澜升级为地区第一大国,直至跃升为世界经济第二强晋升全球性大国,勇于承国际责任不啻为中国自身能力焕发壮大的催化剂,也成为中国走向国际舞台中央的推动力。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责”是要求,“任”是负担,责任就是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无论是“应尽”还是“分内”“应做”,强调的都是责任与身份、地位的内在联系。国际责任指一国对其所处的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和本份。因此,承担国际责任,在当下承担大国责任是中国崛起过程中树立大国形象的应有之为和内在要求。“中国责任论”的兴起,关于中国国际责任话语的热议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求中国承担与其大国地位相称的大国责任的问题。中国是大国吗?中国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成为大国的?中国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国的?如果从历史、文明等因素看,中国向来是大国;从人口、面积等自然禀赋看,中国是天然的大国;从政治地位看,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就意味着中国是当今世界五个大国之一。然而,中国真正以大国方式行事,并对世界事务产生实质性影响,却是在新世纪经济总量直逼西方大国,全面参与国际机制之后。虽然中国也强调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身份,但庞大体量和影响力无法回避。国外民调机构近几年来的调查表明,不少受访者已经将中国视为“经济领袖”,一些国家甚至认为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5〕

    大国承担更大责任理所应当,大国责任是身为大国的应尽之责、应做之事。大国的领土、人口等自然禀赋在世界上占有更大的份量、在国际社会中掌握了更大的权力、享有更大的发言权、并从现有的国际秩序中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因此在道义上就需要比普通国家负上更大的国际责任。在国内政治中,地位、权利与责任、义务的平衡是一个政治上的常识性要求,领导者又被称为“负责人”,意谓“位高权重、责任重大”。在国际政治中,这种平衡也是顺理成章的。国际社会对一国承担国际责任的需求随着该国综合实力的扩展而出现和增强,如果该国承担国际责任的自觉性不能与外在期待保持一致,辜负了国际社会的厚望,那么其国际形象就可能大打折扣。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日本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但出于自保,放任日元汇率下跌,给全球投机资本留下可乘之机,被指责与困难中邻国“抢肉吃”,是“伤人而自肥”的“乘人之危”,极大地损害了日本的国际形象,令东南亚国家重拾日本“经济动物”的记忆;反而是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晚日本腾飞30年的后起之秀勇于担当,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堅守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支持援助东南亚国家的计划,在患难中加强了和东南亚诸国的睦邻关系,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展现了负责任地区大国的良好形象。在全球化背景下,像美国那样在大国成长过程中奉行孤立主义的国际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像日本这样明哲保身不切实承担国际责任的做法对国家形象更是得不偿失。“地位高则责任重。面积、财富和实力代表责任……美国也是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和痛苦之后才认识到这一点。”〔6〕中国固然不能不顾国内问题而迎合外界期待,但也不能简单把外界需求当作“陷阱”“捧杀”“忽悠”予以拒绝或回避,而是要从“应有之义”的角度认识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国际责任。

    承担国际责任、获取相应权益、树立良好形象是内在统一的。国际社会宛如一个责、权、利相统一的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责任与享有权利、获得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实属正常,势在必然。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如果中国想要重新获得世界强国的地位,那么它就必须表现得像一个世界大国。”承担责任就是证明大国身份的最有力的语言,“不承担责任带来的伤害远大于承担责任所付出的代价。”〔7〕中国加入WTO就是明显一例,如果我们不履行国民待遇承诺、贸易制度统一实施承诺、透明度承诺等义务,就无法享受多边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权利,不仅难以实现成长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第一大出口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国等硬收益,更无法收获WTO自由贸易大国、法治中国、履行承诺表现出色国家等软实力和国家形象方面的加分。“中国入世15年来,以开放姿态赢得自身经济贸易体量迅速增长,推进全球经济稳步发展;以务实态度广泛参与世贸组织各项事务,针对复杂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满怀自信的姿态逐渐成长为国际多边舞台上的领导者。”〔8〕恪守承诺、勇于担当使中国从新成员成长为领军者,在成为WTO赢家的同时,也赢得了世界声望,塑造了负责大国形象。“大国”渐渐成为中国对自身地位、身份与形象的基本定位,“负责任大国”则成为这一新身份认定的核心特征和构成国际形象的关键因素。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明确宣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敢于做为、善于做为的大国担当。

    三、承担国际责任是中国优化国家形象的必然选择

    承担国际责任是优化国际舆论进而改善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国际舆论是构成国际形象的重要介质和内容。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威胁论”大行其道,“经济威胁论”“人口威胁论”“军事威胁论”“环境威胁论”甚嚣尘上;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综合实力持续攀升,“责任论”取代“威胁论”成为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主要舆论,要求中国承担“碳排放大国责任”“对外援助责任”“能源消费大国责任”解决国际热点的“外交责任”的声音不绝于耳;金融危机后,适逢中国GDP跃升世界第二位,要求中国承担危机救助“出资大国责任”“领导责任”“全球经济再平衡责任”甚至“拯救全球经济责任”的喧嚣十分高涨,还零零碎碎出现了“汇率责任”“顺差责任”“债权国责任”“储蓄国责任”等论调……形形色色的“责任论”固然有西方国家推卸责任栽赃中国、强加责任拖累中国的阴谋成份,但以抵制责任威胁为名谈责色变,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和现实,也容易掉入西方的“责任陷阱”,授之以歪曲、丑化中国形象的口实。正如汉斯·摩根索指出的:“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同我们的实际情形一样重要。正是我们在他人‘心境中的形象,而不是我们本来的样子,决定了我们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9〕国际舆论是构成国际形象的重要部分,“析事明理,解惑释疑,以正视听”〔10〕很重要,但在话语权和传播力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实实在在地承担国际责任,展现负责任的国家行为。

    在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上,中国走出了一条转守为攻,从被动承受义务到主动担当责任的过程,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履行气候责任方面的国家形象。自2006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排放第一大国后,中国又相继成为了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第一大国,人均排放也超过了欧盟,煤炭、水泥、钢铁、铝、铜等重要高耗能产品的消费量均超过世界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不做出减排承诺,不履行相应义务,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也无法让南方阵营、小岛国、最不发达国家心悦诚服,更不可能逃脱西方国家的威逼纠缠和不利舆论。因此,中国近几年来开始在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中主动出击。2015年6月,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提出了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等承诺。中国的承诺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其他国家也随之做出了承诺。气候行动网法国分部专家认为,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非常积极的努力,这与一些身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的西方大国不愿承担自身责任的做法截然相反。如今,中国已经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11〕中国勇于承认、承诺与承担减排责任,令当初指责中国的一些国家自惭形秽。“从《京都议定书》的非附件一国家,到巴厘会议和哥本哈根大会期间坚持发展空间的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再到《巴黎协定》前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数年全球第一、风电与光伏累计装机分别为世界第一和第二,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一路走来,最终在这个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最重要的全球环境治理舞台上成为了领导者。”〔12〕中国的担当既平息了不利的国际舆论,又能更好地捍卫“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从长远看也符合中国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借此扭转了负面国际舆论,优化了国际形象。

    承担国际责任是与提升国家形象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承担国际责任是优化国际舆论、提升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的前提与道义基础,国家形象则是国际责任承担的必然结果与外在表现。国家形象属于国家“软权力”范畴,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可以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同时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人有‘人缘,国则有‘国缘,‘国缘好的国家,在世界上影响力就大,被信任程度高,为了本国利益的国际运作,付出的‘成本就低。”〔13〕中国崛起的外部环境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崛起的环境都要复杂,作为西方主流体系外“巨大的他者”,中国面临的挑战比其他国家都要多,这要求中国必须树立承担国际责任的自觉,以此减少崛起的成本和代价。中国的国际责任要与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实相匹配,也要与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期待相适应。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尽管人均收入仍然不高,但速度和总量的影响所至,责任难免,担负起中国能够担负也应当担负的国际责任义务,在国际体系中做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倡导者、作为者、引领者,这是新时期中国应有的国际形象。根据国际上几大民调中心有关“中国國家形象”的调查结果,中国的国家形象近年已经有所回升。英国广播公司BBC委托国际调查公司“环球扫描”与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的最新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从2011年的第八位上升为全球排名第五的“最受欢迎国家”,仅次于日本、德国、加拿大和英国。2013年42%的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看法,39%的受访者对中国持有消极看法。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2014年,49%即近半数的民众对中国持有正面观点,到2015年,这个数据上升至54%。而对中国持有消极看法的民众则从2014年的38%下降至2015年的34%。〔14〕随着“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新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国际形象进一步加分。不少外媒认为,亚投行以其高效合理的贷款要求,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支持。一些海外网民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风靡世界”,不仅体现了大国外交实力,更展现了中国的“软实力”。〔15〕中国正在成为既拥有强大实力又拥有更美好形象的真正大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软实力实现中国梦.人民日报(海外版)〔N〕.2014-01-0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79.

    〔3〕习近平提三个“更加积极有为”发挥中国负责任大国作用〔EB/OL〕.国际在线,http://gb.cri.cn,2014-07-15.

    〔4〕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六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 ,2016-01-01.

    〔5〕China Seen Overtaking U.S. as Global Superpower, http://www.pewglobal.org/2011/07/13/china-seen-overtaking-us-as-global-superpower

    〔6〕美媒:中国承担大国责任是自然过程〔N〕.环球时报,2011-12-04.

    〔7〕阎学通.中国应承担与自身地位匹配的责任〔N〕.国际先驱导报,2011-05-05.

    〔8〕中国入世15年从“新成员”到“领军者”——访世贸组织发言人基思·罗克韦尔〔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6-12/10/content_5146188.htm.2016-12-10.

    〔9〕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1985, pp.86-97.

    〔10〕龚雯.警惕“中国经济责任论”——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N〕.人民日报,2010-07-27.

    〔11〕应对气候变化,世界点赞中国贡献〔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5-11/30/content_5018121.htm.2015-11-30.

    〔12〕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中国如何成为全球气候治理领导者〔EB/OL〕.第一财经网,http://www.yicai.com/news/4725355.html.2015-12-14.

    〔13〕赵启正.国际舆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环境〔N〕.解放日报,2006-03-05.

    〔14〕中国如何构建良好国家形象〔EB/OL〕.瞭望观察网,http://www.lwgcw.com/NewsShow.aspx?newsId=31765.2013年5月20日;美媒:民调显示多数外国人对中国形象持正面看法〔EB/OL〕.环球网,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5-06/6773737.html.2015-06-26.

    〔15〕“一带一路”风靡世界 大数据见证中国人海外形象提升〔N〕.光明日报,2016-02-18.

    【责任编辑:朱凤霞】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