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
范文

    郑黎阳 张心灵

    【摘 要】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经济日益增长、发展日益复杂的社会,市场经济在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正因如此,国家对经济发展趋势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和措施,特别是对经济趋势的宏观调控以及经济发展的管理手段。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是我国最主要的两种手段,掌握其基本原理是作为这个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也是现在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消极经济管理;积极经济管理;关系探讨

    一、消极经济管理简介

    消极经济管理指的是政府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通过经济体制的变化来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也就是说,它改变了经济模型中的行为方程的结构,使现实经济以特定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为基础,逼近古典经济理论模型的假设,也是传统的经济管理[1]。

    (一)原因

    造成政府采用消极经济管理的原因是现实经济与古典经济模型的假设背道而驰,即违背市场经济假说、完善市场经济假设和价格弹性假设。有一部分西方经济学家一直在研究现实经济是怎样运行的,他们从一系列的假定出发说明了整个经济体系在理论上存在一般均衡状态。而另外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评价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并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这些人研究了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优分配。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种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是任何人的状况变坏,此时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这个状态符合市场经济假设、完善市场经济假设和价格弹性假设,此时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边际替代率,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在财产所有权和人身权制度的基础上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实际上,现实经济达不到帕累托最优,所以也不存在最优配置,于是就产生了消极经济管理,通过消极经济管理逼近传统经济假设。

    (二)目标

    消极经济管理的目的是逐渐接近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模型假设,逐步将市场经济转变为公开竞争的经济理论,但在一定程度上要保持市场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形成比较统一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我们一般来说,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在市场销售。但是在消极经济管理中,垄断指的是生产性垄断,主要是为了削弱市场竞争力,所以不能让这种现象存在。但是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而且有它积极的一面,规模经济是垄断的一大理由,由于垄断导致独家经营,所以规模大,能够达到MES(最低效率规模),从而可以低成本生产,这个对社会也有好处。由于垄断所以创新的收益不会被别人抢走(有具体的模型分析),而且垄断厂商有钱投入创新科研,所以垄断场上创新能力更强。垄断厂商因为垄断地位可以获取高的利润。利润的来源在于差别定价、限产提价、降低服务质量等。垄断厂商工作相对轻松,主要是因为没有竞争,所以铁路行业职工、领导人压力较小,不必担心市场被抢、业绩下滑,所以管理层、员工都轻松。因此,垄断经济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垄断经济,而没有垄断经济的垄断经济是一个低效和自由的经济。对待垄断无法采取全面控制措施,应立足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适度垄断受到抑制。

    二、积极经济管理介绍

    积极宏观经济管理意味着政府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改变产权和人身权制度、改变经济模式的参数,促使经济朝着政府的偏好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实体经济中偏好。政府只是在消极经济管理制度基础上,用其他手段改变经济体制参数,但是又不能破坏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不能削弱市场上其他势力组织。

    (一)原因

    在现实社会中,政府的决策往往很难实现经济最大化,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标,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价格体系,政府必须做出相应措施来管理整个社会经济体制,于是便形成了积极经济管理[2]。

    (二)目标

    积极经济管理的目的是在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管理和最优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实现政府经济管理安全的目标。为了实现经济安全,政府需要依靠国家主权来保护国内经济,于是会采取一系列限制国外产品进口和外商投资的措施,如提高关税、设置进口配额等,用来确保中国资本和产品出口的地位,促使我国经济发展。为了实现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政府就采取积极经济管理来控制整个市场,使得整个社会的资源能得到最大化使用,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替代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两者的关系

    (一)形成原因和目标

    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消极经济管理主要是经济上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导致原有的经济目标难以实现,而站在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基础上,优化现有社会资源配置。因此,政府需要通过消极的经济管理来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反,积极经济管理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政府需要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3]。在为市场经济优化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政府还需要考虑其他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政府的管理倾向,这种管理倾向很难通过市场经济管理措施得到很好的实现。消极经济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实现市场经济资源最优配置,使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这一目标后,改变了原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制度。目前,这种最优配置目标不是理想的目标,最理想的状态是改变经济运行的原有模式,使市场经济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然后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有必要作为平等的经济实体参与市场经济,在整个市场经济中引导供求关系的发展,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主导作用,推动商品价格体系变化。市场经济体制和价格机制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实现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完成积极经济管理的终极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积极经济管理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制度的变化,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消极经济管理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有效管理的过程中,积极经济管理模式需要以消极经济管理為基础。在市场经济积极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不能破坏经济平等的原则,不能破坏市场秩序。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合作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政府需要高度重视。

    (二)经营管理模式

    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不同,但在实际应用中要精确划分是很困难的。对于管理者而言,消极管理和积极管理两者是齐头并进,双管齐下的,二者相互穿插,政府在管理和调节市场经济时,两种收到都在执行计划之中。经济计划、决策和协调组织是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这两者的基本组成部分,然而他们的内部组件却有一些相对性,这个相对性主要体现在实际应用中。任何一个大的经济管理体系都是由一些很小的子模块堆积构造而成,但也有一些经济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指挥与协调,而对于其他经济管理来说,决策和控制经济的主要功能是具体如下: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保持消极经济管理和积极经济管理并存,共同促进市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结语

    积极经济管理和消极的经济管理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两种主要形式,消极经济管理主要是为了逼近传统经济假设,而积极经济管理则是实现经济管理的安全。两种管理方式相互依赖,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实现经济的良好发展,我们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积极管理和消极管理,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

    参考文献:

    [1]祁永忠,栾福茂.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J].生产力研究,2015(09).

    [2]司晋.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

    [3]刘战友.消极经济管理与积极经济管理的关系分析[J].管理方略,2016(04).

    [4]冯小松.实体经济的竞争分析[J].时代经贸,2017(16).

    [5]李亭亭.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经贸,2017(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