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 |
范文 | 王凤一 摘 要:在财务理论里面,传统的观念将股东置于企业中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公司的财务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越来越多的公司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外加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的指导,公司财务治理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只有通过共同协商多边谈判来实现,加强利益相关者和市场的合作,达到均衡利益相关者各方面的收入。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相关理论,在分析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机制的构建与优化方式,以促进利益相关者有效地参与公司的财务治理,为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财权分配 一、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1990年以后,邓菲和唐纳森抬高了社会契约理论的高度,对于企业的伦理问题,采用了全方位的社会契约理论来说明。对于企业为什么形成,形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们觉得可以依靠全方位的社会契约理论来说明,因为所有的企业都是签订契约而立足的。在实际过程中,契约关系常见于企业的各个环节各个角落:销售的时候,顾客和企业签订契约,顾客将报酬付给所接受的服务或者所购买的产品,企业提供的服务和生产的产品要达到顾客的期望,通过互惠的合同,企业和社会建立了信任和承诺的联系。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契约是和法律契约不同的。法律契约是显性的,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违反,就会受到相关的制裁。既是隐性契约又是显性法律契约的社会性契约,是非正式的,虽然是书面的,但是是跟规范和准则相关的非正式规范,社会或人群的态度、目标和观念产生了这种规范,社群、国家的期望、行为规范、目的、基本信念、共同的价值观等都包含在这个规范中。 二、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公司财务治理的特征 1.财务治理主体多元化 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财务治理的结构形式决定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在符合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前提下,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的资产,需要其在企业的财务治理方面投入专用性的资产,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受到损害。我国由于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将财务的治理权分享给相关的利益相关者,让他们能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 2.状态依存性 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同的财务状况下时,需要针对不同情形合理的安排财务治理权的分配情况。这种状态主要依靠的是企业的分配权与偿债能力之间的联系,公司的依存状态出现变化的时候,其财务治理的主体也会相应随之变化。当企业的依存状态正常时,公司的财务控制权应当集中在股东手中,但是,当企业的依存状态产生变化的时候,财务的管理权需要相应的向员工方面倾向。 三、利益相关者与公司财务治理的冲突与协调 1.所有者 所有者主要是通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股价升值所带来的利益来获取回报,因此,企业对于股东有着增加其相应权益的責任。而企业的所有者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大财务决策权;董事和监事的选择权;收益分配权等方面。因此,企业的所有者对于公司的财物控制权有着不可替代的权利,其涉及的股权变更交易金额巨大,容易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2.债权人 在借款企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债权人不直接参与管理公司的财务,只有当需要执行其监督权利的时候,才会对企业的财务施加控制;债权人在借款企业违约时,有着特殊的权利。即当借款企业的经营出现状况而导致无法还款时,债权人便可以支配相关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 3.经营者 经营者是受投资人委托进行企业经营行为的个人,因此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价值与收入的体现。经营者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常常处于执行者的地位,通过其日常的操作,使得财务的控制权进一步分解,从而完成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 4.员工 在企业工作的员工主要是通过按劳分配的原则从公司获取到相应的报酬,因此,员工是企业中最希望利益最大化的成员,员工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本,因此有资格从企业的剩余价值中获取利益,正如布莱尔(Blair,1995)所提出的:人力资本是企业的员工所需要承受的投资风险,因此,企业的理财应当是针对公司内部全员的民主化理财,因此,企业需要赋予员工相应的财务控制权,充分发挥员工的人力资源优势。 四、利益相关者逻辑下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的策略选择 1.公司财务的共同治理机制 现代公司在进行财务管理时是按照共同治理机制进行的,这一机制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有一套全面高效的制度安排措施,这可以让各个与上市公司有利益关系的公司按照利益比例划分公司的财务管理权限,就是要通过分配公司财务的管理权来实现自身权益,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各个公司在财务上的平衡,达到保护自身权益的目的,最终实现长期合作,这一系列的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共同的财务收益分享机制 企业的所有者和员工、政府等和企业有利益关系的组织都要从企业的财务获益中按照比例得到相应的报酬:股东作为企业的资产投入者,同时承担了较大的投资风险,所以要从公司经营中获得回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是企业利润的主要创造者,他们的工作要以工资的形式得到报酬,并且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人力劳务费用已经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每个员工都具有其人力资本,这种人力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其专用性以及团体性质也在不断加强,所以要采用激励措施来促进人力资本的充分发挥。 (2)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 企业的收益权是由各个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划分的,每个相关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获得收益,而收益的多少与企业的财务决策情况有很大关系。所以,责任承担人必须参与到财务决策中来,股东投入的资金最多,所以有最大的决策权;企业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企业的日常运营,所以经营者拥有公司日常事务的决策权力,只有大的决策才需要董事会讨论决定;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为了确保上市公司的运营符合国家的总体调控要求,政府也会加入到财务决策中来,政府会对某些特定项目进行管制或者审批,所以企业的财务决策也需要政府参与。但是现在的现状是政府的干预过多,这会损害其他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获益。要在企业的董事会上确立一种财务决策制度来进行相关决策权力的分配。 2.公司财务的相机治理机制 公司财务管理权在所有利益群体之间的配置问题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企业的财务管理权是不断变化并且要不断进行调整的,动态调整的目的是通过财务分配机制的调整和实施,确保每个利益群体和个人都获得公平的决策权利,同时保证每个利益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相机治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股东的相机治理 当企业的经营状况不良或者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时,股东可以制止其行为;如果监理会因为无法阻止时,通过股东大会的形式进行裁决。 (2)债权人的相机治理 如果一个企业债务较多,无力偿还,可以采取破产清算的方式来减少自己的损失,债权人会通过两种方式对破产了的公司进行控制,首先是财产清算,其次是进行企业重组。不论是选择重组还是清算的方式进行管理,对公司的管理经营都是种约束。 (3)员工的相机治理 如果公司的业务水平下降,收益下降时或者是管理人员知法犯法,做出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时,员工也可以对其进行相机治理,其主要措施包括:向企業董事会申请替换经理人;通过工会提出召开股东大会;行使其合法权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以职工收购为基础的企业重组等。 五、结论 在利益相关者责任备受关注的今天,以股东利益为主导的财务治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利益相关者理论”日益受到重视。对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充分关注是实现利益相关者、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重视企业的财富创造,而且关心社会公众的利益,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可以预见,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机制必将成为财务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2,(12). [2]汤谷良.现代企业财务的产权思考[J].会计研究,2014,(5). [3]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2006,(9). [4]万建华.利益相关者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8. [5]R. Edward Freeman.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 Pitman Publishing Inc,2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