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冯三才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当中获得了高速增长,同时,也逐渐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向知识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也是企业提升社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信息技术涉猎的关键领域,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应当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通过选择合适的财务辅助软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功能模块对接等流程,发挥财务信息化在企业经营决策、财务分析、数据管理、预测预警等方面的作用,提升企业财务处理效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财务信息化建设与推进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实现。本文基于中小型企业管理需求,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职能定位、实现意义等内容进行研究,挖掘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之处,研究企业改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应策略,为行业相关人员提出一些可参考经验。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信息化? 现状? 对策 一、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相关概述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职能定位 在信息化技术下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实现了财务资源的互通共享,也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让企业更具备市场适应能力。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基于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职能:1)财务数据集成平台。财务数据集成平台是基于统一核算系统下建立的,主要解决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在标记语言技术(XML)和商业智能(BI)等技术的支持下,将外部市场讯息、业务信息等转换为财务语言在内部传递与共享,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2)资金集中管理平台。为了有效解决资金体外循环、多头开户、经营决策盲目以及资金收支管理不严等问题,企业可以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即在资金管理系统中建立资金流向计划、信贷业务、授信管理、票据管理、经济业务处理等子系统,并实现与各系统之间的业务数据对接,优化资金收支流程,掌握企业的投资方向及业务实施情况,从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3)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打破财务与业务壁垒的有效工具,目前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还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无法实现内部信息的准确对流,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信息传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不仅能够为预算管理的预测、控制和监督功能提供信息支持,还能够利用信息反馈机制改进预算编制内容,形成预算闭环管理。 (二)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信息化具备挖掘信息潜在价值、合理配置内部资源、实现业务流程再造等功能,通过在各行各业中的推广和应用,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体现。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积极作用包括:1)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在信息技术应用下,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从基础性的会计核算、数据收集、报表编制等机械重复的工作中分离出来,利用信息技术处理财务信息,优化财务管理流程,避免操作行为失误或会计舞弊;2)提升管理弹性。信息化的发展与成熟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趋势,企业要想把握经济动态、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作用,及时了解上下游企业及市场需求的动向,更好地适应外部市场环境;3)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将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整理,让企业管理层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发展状况,在信息高度共享下,统筹企业财务管理或业务活动等多个环节的管理,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现状 (一)外部环境因素 1、财务管理信息化法规不够健全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下,政府相关部门为了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处理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不断加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一新兴管理模式的宏观调控。但信息化的应用在市场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当中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不仅在管理理念方面与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存在着差距,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方面也存在着内容上的缺陷和不足,无法满足信息技术发展阶段的需要,也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 2、网络安全隐患无法完全消除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虽然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辅助性优势,但也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先天缺陷。信息数据在互联网平台上传输与交互时具有开放性特征,以互联网作为财务信息管理的载体时,就必须要立足于网络风险问题,避免因网络不安全因素造成的财务数据泄露、信息内容篡改等事故。一些企业虽然存在着较高的网络风险意识,且在财务数据管理系统中采用了信息加密技术,但无法完全保证网络安全的一定性,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会计信息传输也处处潜在着风险问题。 3、信息化功能建设缺乏多样性 当前,软件开发市场上统一研制的财务管理信息化设备或软件大多是以行业整体需求为主的,且主要满足财务核算方面的基础性功能,但无法适应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化要求,也不能基于企业实际财务管理情況发挥作用。虽然企业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较为重视,甚至也投入了一定的成本和人力,但信息化应用成效往往低于实际耗费成本,不仅在业务工作环节无法得到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也不能实现对财务数据和非财务信息的集中处理与分析工作,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管理工作。同时,由于不同企业的会计处理准则与市场规定存在明显差异,企业业务涉猎领域、规模大小、管理模式等都会影响软件的使用程度,而软件二次开发往往又会造成系统稳定性不足,使得信息化应用潜在更多的风险。此外,由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有限,从而只能选择规模较小和技术能力较弱的软件服务商,因这些服务商自身经验不足,技术开发能力弱,再对企业的有效需求了解不够,也是造成信息化功能建设缺乏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二)内部环境因素 1、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淡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当下,国内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国外先进技术产品涌入国内市场的同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利润空间也随之缩小。因而,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对于内部管理方面有所忽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管理层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没有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职能定位和应用价值,造成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同时,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搭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及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升级,这必定会增大企业成本,这对于资金短缺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是十分困难的,这也是造成内部人员对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 2、信息集中管理效果不明显 当前,一些经济实力较强和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但由于自身经验不足等原因,使得信息系统的应用存在着系统架构集成性差、信息集中管理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有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当中各层级的管理子系统比较复杂,各管理模块之间尚未建立有效衔接,造成系统功能运作过程中无法发挥协同效应,甚至还会影响到信息传递与共享工作。实际上,信息系统的搭建与完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而各子系统和功能模块也是以企业业务规模扩张需求而逐步运用和完善的,系统整体的设计缺乏统筹规划过程,难免会影响各系统间的协调性。此外,企业内部信息规模大、来源渠道广泛,也是影响财务数据准确性的主要原因。 3、企业自身财务管理体制落后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升级,是当前大部分企业提升内部治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但实际上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应用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作为保障,目前,我国部分企业管理经验不足,影响了信息系统的应用成效,企业内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针对财务岗位设置、资金审批、费用报销等环节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在系统运行中也因身份认证机制不健全、系统维护责任分工不明确等原因,造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较差,限制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4、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缺失 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信息技术的逐步应用,对内部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下,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来支撑系统运行与操作,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既要掌握财务管理知识,还要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这就需要企业财务人员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以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但目前,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内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得财务管理团队人员信息化技能方面整体素质偏低,能力提升跟不上信息化建设速度,继而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推进工作。 三、企业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增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企业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与实施,为了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信息化应用监督等方式,保障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权益,并提升企业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由上至下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和应用,尤其是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经营决策、投融资管理、内外部信息统筹方面的作用,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基础。 (二)创新财务管理制度 由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需要相关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因此,企业要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从组织结构变革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减少中间管理层级的方式,搭建财务共享平台,设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保证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各项功能能够满足企业实际需求,也能够实现内部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高度共享,形成自上而下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从管理制度方面来说,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当包括全面预算制度、成本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业务流程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资金审批制度等,基于各项规章制度下,企业还要针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制定系统接口标准指引、会计核算指引等内容,明确信息化管理下各岗位的职能权限和任务分工,规范财务管理操作流程。此外,企业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控制为重心,将预算管理、经营业务与会计控制等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并搭建风险控制体系,充分利用各项信息资源分析市场需求、建立客户资料系统,通过计算机模拟和预测经营风险,协助企业进行投资决策,从而加速内部资本周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三)持续优化人、财、物的合理配置支撑 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搭建以前,企业要做好前期规划工作,基于企业当前所处的行业、规模大小、财务管理现状等信息分析信息化建设可投入资源的合理性,并设置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同时,企业要持续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资源的投入,不断优化信息系统的功能。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将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作为一项业务支出,纳入年度预算编制内容当中,加大建设资金储备与预算,并定期对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检验实際业务需求与信息系统功能的匹配度,不断更新软件与硬件系统,做好物力方面的支持。此外,企业也要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计算机操作培训课程等方式提升财务人员的操作与管理水平,实现人才方面的优化配置。 (四)提升企业信息化集成程度 为了提升财务信息集成管理的有效性,企业可以在财务共享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搭建统一的财务数据管理平台,并将资金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OA系统和CRM系统等进行对接;同时,在财务数据集成管理的平台上,企业要还打破财务与业务之间的沟通壁垒,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信息系统进行同步传输与共享,实现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协调统一。 (五)加大财务软件开发力度 基于企业在经营管理、业务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性,企业要加强与外部软件开发商之间的联系,在企业内部中组建软件研发团队或设置专职岗位,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开发功能更完备、安全性能更高的财务软件,尽量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此外,企业还要针对系统的维护与升级,组建完善的系统维护团队或设置专职岗位,加强与外部软件企业的联系,一方面可以研发设计出满足本企业管理需求的财务辅助软件,另一方面还可以做好硬件系统的维护与升级,通过提升服务器容量、增设服务地址等方式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六)充分利用ERP信息平台 ERP系统通过对企业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的整合,以市场为导向,梳理供应商、制造商以及分銷商之间的关系,协调企业的业务活动,提升企业对市场的把握程度。对于一些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ERP系统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以将采购、生产、仓储、营销、财务等多个模块纳入ERP系统当中,并分别设置子系统。例如:在采购管理系统下可以设置采购合同管理、材料质检入库、供应商管理等子系统;在生产管理系统下设置生产计划、质检管理、完工入库等子系统;在仓储管理系统下设置出入库管理、库存量管理、收货管理等子系统;在营销管理系统下设置销售合同管理、订单管理、客户管理等子系统;在财务管理系统下设置总账目管理、财务报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金管理等子系统。将各个管理模块进行对接,在ERP标准功能模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定制开发,打通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传递壁垒,联动各层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实现信息共享。提升业财融合管理效益。 (七)加强网络平台安全管理 为了应对网络环境不稳定而引发的风险问题,企业一方面要及时升级系统,通过建立防火墙、风险预警机制等方式,加强系统安全防护,避免数据信息泄露风险;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建立网络安全管理责任,要求任何员工登录信息平台都需要经过身份认证程序,有效防范内部信息管理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经营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因此,企业应当从管理意识、制度建设、软件开发、信息平台搭建以及网络安全防范等方面出发,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芳菲.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18(3). [2]李佳芯,刘硕.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 2017(6):109-110. [3]霍振芳.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 2017(4):283-283. [4]罗杰思,陈慧敏.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7(8):187-187. [5]李杰杰.关于商品零售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探讨[J].纳税, 2019(16):93-93. [6]龚梅.论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 2019(16):109-1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