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校园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 |
范文 | 韩菲 中图分类号:X9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7-190-01 摘 要 近年来,校园贷、实验室事故、心理危机等高校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亟需引起社会重视。维护校园安全是有关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保护学生安全、提高教育发展水平、提升社会文明和谐程度、有着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外部环境管理、内部环境管理及学生个人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高校校园安全 影响因素 对策 高校校园要想保持安全及稳定,需要高校、社会及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当前高校校园安全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园安全管理机制,成为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高校校园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在大学阶段之前,学习成绩是学生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在跨入大学校门之后,与自由的学习生活伴随而来的是突增的诱惑与尚未稳定的价值观及欠缺起的社会经验和辨识能力。面对诸多诱惑与困难,很多大学生的反应非常迷茫,大学生这一特点成为众多不法分子利用的重点。例如,有的不法分子向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校园贷,给学生及家庭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的同时更为其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也有的大学生被传销组织控制,造成其人生安全收到侵犯的同时,价值观受到冲击和动摇,难以适应社会的正常竞争;还有不少家长仍抱着孩子在进入大学之后即可自然成长的期望,将孩子全权托管给高校,疏于与子女的沟通和了解,未能及时发现校园贷、传销组织对学生的侵害,直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可以说,社会的复杂性成为很多大学生一步踏错的重要诱因。 (二)学校因素 高校是校园安全管理的主要引导者与实施者,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开展者面临人员配备不足,职业认同感低、发展前景模糊,队伍流失严重、承续性差等问题,使得安全安全教育工作难以做细、做精,难以落到实处。另外,保障学生安全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尚未成熟,需不断协调,探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武装保卫、后勤管理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其在维护校园安全方面的作用。 (三)个人因素 首先,部分大学生缺少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不强。例如,有些大学生对贵重物品的保管不重视,财物失窃事件屡屡发生。也有学生在社会交往方面缺少经验,在不经意间暴露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遭受财务损失。其次,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往往因小事引发暴力冲突。。再次,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稳定,人格和心理正处于发育阶段,意志力相对薄弱,常出现沉迷网络游戏、非理性消费等问题,易成为犯罪分子利用与诱惑的对象。 二、高校校园安全的管理策略 (一)外部环境管理 第一,高校是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需要国家及社会的大力支持。高校校园安全责任重大,与公安、消防、卫生、医院、保险、城建等社会各部门都有密切联系,上述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为校园安全稳定提供保障。第二,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我国国情及当代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安全保护法》,以解决校园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 (二)内部环境管理 第一,针对高校校园安全事件,高校要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以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增强其安全意识与安全防范能力。高校可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每学期都要求学生修满一定学时的安全教育课和应急演练课。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应急演练的具体内容,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二,构建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管理投入。针对校园车辆出入、学生宿舍安全、食堂卫生、学生安全出行等环节,考虑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制度,并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重点抓好制度的落实工作。同时,可通过加强校园安全巡逻、消防设施建设、完善视频监控体系等手段,在设备、人力、财力方面为校园安全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最后,高校應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当前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往往由三四名全职教师负责上万名学生的心理工作。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所以,积极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将是高校校园安全工作的一个重点。 (三)学生自我管理 首先,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活与过往校园生活的不同之处。大学生要不断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认清自己在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自觉抵制外界的诱惑,坚守一颗初心。其次,大学生要充分认清生活中的危险因素,要学会自我管理。例如,大学生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不擅拉电线、不使用违禁电器。同时,注重实验室安全,严格相关要求进行试验操作。再次,大学生要重视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并充分认识到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必要性,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保持冷静的头脑,正确处理问题,学会自我保护,在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沉着冷静应对,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三、结语 总之,针对当前我国校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各高校要引起足重视,全面分析校园安全的影响因素,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方案,从外部环境管理、内部环境管理、学生个人管理三个方面改善校园安全管理环境,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郑雍.多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214-214. [2]马武军,张雨薇,李光辉,岳家禾,毛震宇.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的认识与管理[J].知识窗,2019(2):76-77. [3]田由辉,周旭祺.网络安全与大学生网络行为管理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6):65-66. [4]徐瑗蔚.新时期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以四川传媒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20):91. [5]熊拯,曹荣强,曹忠源,等.校园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研究与探索——以北部湾大学为例[J].消防界(电子版),2019(9):66-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