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上书泛指才识之士上疏言事。唐牟融《寄示平友人》诗之一: “贾谊上书曾伏阙,仲舒陈策欲匡时。” ●《汉书·贾谊传赞》: “刘向称 ‘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 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 汉文帝时,贾谊曾数次上书陈策,因才高招忌被贬,终不得意,但对文帝一朝的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
贾谊上书【出处】 《汉书·贾谊传》:“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释义】 汉文帝时,天下草创初定,外部有匈奴侵扰,内部诸侯王势力扩张,贾谊几次上疏,提出自己的治理主张,态度激愤。后以此典指向君王上书陈事,表达忧国忧民之心。 【例词】 长沙痛哭书 汉庭哭 贾傅书 贾生哭 贾生书 贾谊哭贾谊上书 太傅涕 痛哭书贾生泪 贾生垂涕 哭贾生 伤时哭 【用例】 〔长沙痛哭书〕 清·陈叶筠《寄许子逊》:“偶过燕市悲歌地,曾上长沙痛哭书。” 〔贾谊哭〕 唐·白居易《寄唐生》:“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歧。” 〔哭贾生〕 唐·杜甫《久客》:“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 〔伤时哭〕 宋·辛弃疾《满江红》:“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痛哭书〕 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贾生谪去因前席,痛哭书成竟何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