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摘要: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问题引领着教学环节的展开,影响着教学的生成和效果。问题的设计是探究式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核心要素。

    关键词:探究式阅读教学;整体性;兼顾性;挑战性;层次性;生成性

    探究式阅读教学是建立在探究式学习方式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设计问题为起点,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基础,以探究问题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实施课堂教学。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问题引领着教学环节的展开和教学过程的走向,影响着教学的生成和效果。因而,问题的设计是探究式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核心要素,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探究式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性和集中性原则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探究的问题要少而精,以1—3个为佳。问题要聚焦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因此,确定问题要从整体出发,紧扣目标,突出重点,强化难点,高度集中。教学《祭十二郎文》一课时,笔者理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依据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对它们进行归类合并,集中为材料选取、情感表达和思路展开三个方面的问题:(1)文章选取了哪些材料抒发情感?(2)这些材料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3)作者的情感和思绪是怎样展开的?整节课围绕这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探究,教学内容集中,纲举目张。

    二、兼顾性和互补性原则

    问题要难易结合,兼顾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难度低的问题,让基础和能力差的学生解决,但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也必须了解,因为它们是解决难度高的问题的铺垫和台阶;难度高的问题,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解决,但基础和能力差的学生也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它们是教学目标的要求。如教学《祝福》一课,探究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悲剧深渊的?(2)鲁四老爷、柳妈和“我”在祥林嫂的悲剧中分别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3)为什么说祥林嫂的悲剧是必然的?第一个问题较容易,只要说清祥林嫂悲剧的几个阶段即可。第二问题难度中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三个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深入思考,在探究小说主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进行概括。这几个问题的组合可谓难易互补、相得益彰,兼顾了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需要解决的。

    三、激励性和挑战性原则

    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激励学生探索的欲望。”的确低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的问题难以激发其探究的兴趣,但问题如果过难,会让学生望而却步。维果斯基认为,学生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问题就要设在“最近发展区”——既符合教学目标,又略高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教学由现有的水平到达潜在的发展水平。

    四、层次性和序列性原则

    问题的设计要遵循认知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体现提出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问题的排列要科学有序、纵向展开、环环相扣。如教学《拿来主义》一课,可以就这样四个问题展开教学过程: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拿来主义对我们的生活和实践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这四个问题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从课内探究到课外延伸拓展,层次清楚,形成一条梯度分明、严密有序的问题链,能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循序渐进。

    五、开放性和生成性原则

    问题要有张力和生命力。问题思维的指向应该是发散开放的,而不是聚敛封闭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或横向延伸或纵向拓展或反向求索。比如,问题“探究《陈情表》高超的‘陈情艺术”,不如“评价《陈情表》的‘陈情艺术”。因为“高超”二字限定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大大压缩了课堂生成的空间;而“评价”二字又耐人寻味,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祝福》中封建社会的四大绳索族权、神权、政权、夫权是怎样一步步‘勒死祥林嫂的”,不如“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要在吃透教材、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原则、找准角度。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设问的作用应该是启发、引导,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设计中来,使学生乐于设问、善于设问,最终具备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赖礼瑚.关注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2).

    [4]徐美娟.论基于问题学习中问题的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07,(3).

    作者简介:袁国超(1965— ),男,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教研。

相关文章!
  • 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邱明霞摘 要:提到角色扮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融入一个环境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角色扮演的形式可以更直观地展现学生当时的场景,在英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把美术请进作文的课堂

    孙燕【摘? 要】平时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常常觉得无话可说,作文课上也提不起精神。对此,教师试图把作文和美术融合起来,灵活运用绘画手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