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转变与创新

    刁生虎

    [摘要]新时期以来,作为传媒艺术类专业基础学科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给予中国古代文学等基础学科更多的重视以及软硬件支持;另一方面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也应当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与创新。

    [关键词] 传媒艺术类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转变;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10-0102-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10.021

    新时期以来,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全球化促使整个社会系统发生了变革,对文学、哲学、历史学等人文领域学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消费社会的物质化、商业化和实用功利主义趋势也影响到了高等院校,特别是讲求技术创新、与时俱进的传媒艺术类院校更是深受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见效较慢的基础学科,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看来,远不如公关、电视、新闻、法律、经济等课程实用。同时中文系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加剧了这种社会舆论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文学等基础学科在传媒艺术类院校中日益受到冷落。在学科建设、科研资金、学术交流等方面遭遇诸多限制,处于配角、边缘学科的位置。传媒艺术类高校的中文系教师不仅在待遇、软硬件设施配备等方面差强人意,其课程也常常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因此,提升文学类学科的主体地位、改变轻视古代文学课程现状刻不容缓。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给予古代文学等基础学科更多的重视以及软硬件支持;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师,也应当积极寻求转变与创新。为此,笔者将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教学理念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传媒艺术类院校的非中文系中,常被划归为公共课的范畴。同时,由于教学主管部门规定的古代文学等学科的授课课时比较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让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产生了轻视的心理,导致这些学生往往不愿在课程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中文系的古代文学教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中文系的学生对于《论语》《庄子》等典籍的了解多来自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篇目,很多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名著。面对有限的教学时数和不被学生重视的困境,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保证。对此,教授古代文学的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上实现从传授式教学到探究式教学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目标应该向多元化、综合性方向转变。相对于传授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探寻新问题、发现新观点,学习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这恰恰与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传媒艺术类专业古代文学教学的必然选择。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时代潮流十分敏感,乐于发现、善于质疑、想象力丰富。探究式古代文学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充分发挥传媒艺术类学生的优势。例如:在讲授学生普遍认为晦涩难懂的道家文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看书预习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个热点话题,结合老庄美学、哲学思想进行思考,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与交流,从而达到集思广益、触类旁通的效果。这种古今结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帮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与辨析,更加深入地理解经典古籍,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可见,探究式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处理能力与合作交际能力,使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模式还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求真精神及对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意识。二是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现代教学关系。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和独特个性,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容易产生反感情绪。因此,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师应该处理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践表明,教师仅仅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协助者,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角色。在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的运用能够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更为有效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要过早地向学生讲授固定的、已有的观点,而应当给予学生较大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以便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同时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利用《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热播电视栏目,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学生在提出自己见解与质疑的同时,也应当充分尊重和珍惜教师的付出,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这种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不仅是传媒艺术类专业古代文学教学的迫切需求,也是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古文素养和研究能力的必要手段。

    二、教学内容

    目前,针对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在内容方面尚未与中文系学生产生明显区别。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尽管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数量庞大,但古代文学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一直是游國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一样。这类教材原本是为综合性或师范类院校的中文系专业编写的,讲求以史为线索,结合文学作品,系统梳理和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发展、作家、流派及批评思想,从而研究文学史的演变规律。这对中文系的本科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学史教材受到了政治因素的过分干预,将作家作品的社会性和政治意义作为判断其好坏的唯一标准,使得大多数的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沿袭了这种思路,过于强调思想内容的分析而忽视了文学的审美意义。显然,这并不符合现代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喜欢标新立异、排斥陈旧老套内容的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更是如此,甚至导致有些学生出现厌学或不满情绪。可见,为传媒艺术类专业编写专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已迫在眉睫。

    基于传媒艺术类专业特有的学科情况以及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特点,笔者认为,与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强调学生对文学史知识的掌握不同,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由此,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古代文学教材,在文学史常识、时代特征、作家生平、作品简介、文学体裁和风格等古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的介绍与解读之外,还应当包含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审美性。突出作品和文学流派的审美艺术特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和评价作家作品;二是综合性。注重古代文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体联系,强调文学与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的沟通与比较,通过这些传媒艺术类学生熟知的学科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究性、自主性学习,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更能帮助他们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会,进而提升其写作能力以及作品鉴赏水平;三是现代性。重视古代文学作品内容和语言的当代阐释及其跨时代意义,借以转变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视古代文学为故纸堆、老古董的固有看法,从而在有限的课时中,尽可能地保障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效果。

    当前传媒艺术类院校为基础性学科分配的课时极其有限,而古代文学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每个章节又有十分详细的教学要求,其所涉及的作家作品亦繁多而驳杂,大多数教师在授课时只能蜻蜓点水一般,浅尝辄止,很难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因此,针对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大纲也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革,杜绝走马观花式的填鸭教学。授课内容则由传统的多而粗浅转向更为实际的少而精深,有的放矢。如先秦诗歌重点讲解《诗经》《楚辞》、历史散文重点讲解《左传》、诸子散文重点讲解《庄子》、汉代文学重点讲解《史记》、魏晋南北朝文学重点讲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唐代文学重点讲解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宋代文学重点讲解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人。其余的作家作品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对于这些需要重点讲解的作家作品,我们也应当以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主,进一步切分出重点和次重点。也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其古代文学的学习情况,给学生一些推荐书目,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学有所得,乐在其中。

    三、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常常是重史轻文,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文学史知识中结论性的观点和概念,忽视对作家作品意义的阐释和总结。然而学生的实际情况却是,通过中学语文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文学史的基本知识都很熟悉,其所欠缺的正是解读和鉴赏具体文本的能力,很多学生甚至连文学史上的代表性名篇都没有读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味强调史的发展脉络和线索,不仅无法帮助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提升古文素养,甚至还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丧失兴趣,更有甚者认为其仅仅是中学语文的重复。实际上,这是高校学术泡沫在教学中的具体反映,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相违背。此外,教师在授课时始终在唱独角戏,而学生只是听讲、记笔记,扮演着被动接受的留声机的角色。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很难将其听到的知识融入进自己的思考,继而大大降低了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重心、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寻求突破。

    一是以文学作品的鉴赏为重。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到古典文学的精华,训练和加强他们的文学审美能力。因此,縱横数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显然不能成为传媒艺术类专业古代文学的教学重心,需要我们采取以作品为主、以文学史为辅的教学方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我们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需要仔细阅读的篇目,并简要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等,尽可能地将课堂时间放在解读与赏析名家名篇上,带领学生领略中国古人的翩翩风度以及中华经典的永恒魅力,不断提升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文学功底和艺术素养。

    二是加强教学设计。目前多数古代文学教师仍旧沿袭了传统的分历史阶段讲授的教学方法,简单概括为“作者简介—时代背景—词句解释—层次分析—主题概括—写作特色”的模式,很难使学生形成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整体印象。因此,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设计需要实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在大文学的学科观念下进行有助于学生扩展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的学习活动。为了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适当调整文本的教学顺序以及课堂的时空结构,为学生的古代文学学习提供一个或多个切入点。或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实际,或与其自身的传媒艺术类专业相关联,从而转变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疲于应付的消极状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热情。考虑到传媒艺术类学生的特长和专业性质,古代文学教师可以借助开放式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诸如话剧演出、问卷调查、线上或线下采访等课外学习活动,将文本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直接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作家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也要注意抓大放小、重点出击。以《史记》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鸿门宴》的教学设计为例。《鸿门宴》分为宴前、宴中、宴后三部分,其中宴中部分是这篇经典历史散文的高潮。教师不妨让学生自行阅读宴前、宴后部分,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宴中部分及其人物形象的解读与分析上,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高潮部分的文字研读中深刻理解其中大义,也能体味写作时张弛有度、主次分明的技巧。

    三是加强教学实践。这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传媒艺术类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深奥甚至晦涩的教学内容高质量地传授给学生,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鉴于传统的填鸭式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催眠曲,我们需要在以下两点主动进行转变。一要增强课堂的互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正如圣人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主动去学、乐于去学,才能将课堂上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擅长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授课班级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预先设置讨论题目或小组在课下自拟题目进行准备,可以是对相关题目和作品的新观点、新阐释,也可以是对学界研究现状的综述。学生可以在分工合作中,锻炼自己搜集资料、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形成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在课堂上派代表进行陈述与交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帮助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二要增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课堂上利用投影设备,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的、有代表性的音频或视频进行播放。例如借助中央十台《探索·发现》中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节目,帮助学生了解每一朝代的文学背景。在讲解戏曲小说部分时,用大量的电影、电视剧资料进行辅助。这样不仅可以在视觉和听觉上对追求新奇事物的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产生刺激,更能够使学生在多媒体手段营造出的优美情境中,直观地加深对古代文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在轻松愉悦中体会中华古典文化的内在魅力。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每门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古代文学课程通常以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评价课程。长期以来,这样的考核方式使许多学生仅仅依靠上课时所记录的笔记来应付考试,甚至有部分学生仅靠考前复印、背诵其他学生的笔记,就能获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还有的学生在上课时积极参与,课下认真学习,却没能在考试时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显然,传统的以考试为依据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阻碍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评价环节进行改革。笔者认为,我们可以转变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而将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小组汇报等均纳入考核范围。学生所获得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是基于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以及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在古代文学学习中所呈现出的学习态度、在小组讨论中所承担的任务以及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都应当成为考核的参考。这种重视过程、强调应用的综合性教学评价方式,将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提高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世君)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