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过程性考核方法改革的初步研究
摘 要 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课程考核和评价的结果能直观反应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考核的内容、方法、配套措施的改革与教学的内容、方法、人才培养方案等教学改革未能同步进行,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分析,因此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多层次、多维度、多类型的课程评价标准,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过程性 评价 教学改革 考核方式
作者简介:夏锦鉴,中国药科大学,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207
一、终结性考核的主要弊端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于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习惯以期末考核作为重要评价依据,而往往忽视课程的阶段性评价以及全程跟踪。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终结性考核已很难适应新形式下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体现出的弊端也越来越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弊端:
(一)容易产生学生的怠学现象
在终结性考核为主的教学环节中,往往是“一考定学分”,通常教师还会在考前一周给学生进行“复习”(划重点)。学生重视的只是最后一考且通过考核比较容易,容易造成学生的平时学习没有管控,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于是学生很容易出现缺课、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师生缺乏互动等怠学现象。
(二)容易产生教师的怠教现象
由于缺乏阶段性考核,教师难以通过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教学管理部门也难以掌握教师的教学质量,容易造成教学质量缺乏监控,长此以往容易造成教师怠教现象。
(三)容易产生不良学风以及教学质量的整体下滑
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缺乏监控,教师的上课效果缺乏反馈,学生产生怠学现象,教师产生怠教现象,不利于形成优良的学风,长期以往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整体下滑。
二、教学质量过程性考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进一步做好高校教学管理评价,全力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强过程性考核,全程跟踪评价课程质量,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是高校多年改革实践形成的共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改革环节。
高等学校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考核与评价对课程的质量监控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开始推行过程性考核,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未制定执行文件、文件执行不严、过程考核结构不合理、考核效果不理想、未突出“过程性”等现象,对课程进行全面评价的效果有限,加上终端性考核的弊端,长此以往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建构 ,是在实践过程中不停的进行刺激-反应(S-R)周期性的建构。”通过完善的过程性评价方案,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不断的检测、反馈、调整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三、过程性考核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打破终结性评价机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学生发展的中心地位,需要迫切的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建立多层次、多维度、多类型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改变以往单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做法,完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改革课程成绩,增设评价指标。逐步推广以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撰写报告、论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改革,增加论文撰写、课堂研讨、延伸性阅读等考核在学业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根据学科特点,每学年要求每位学生撰写1-2门和所学课程相关论文作为考试科目,以此检查学生对课程理解程度以及培养学生撰写论文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自学能力和兴趣,强化对延伸性學习效果的检查,要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以及国内国际大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二)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考核,进一步丰富考核和评价的内容
改革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素质拓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笔试、面试、论文、答辩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进行全方位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水平以及综合素质。
(三)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通过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较为客观的反应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教师的带教情况。教师能从中发现教学的薄弱环节,从而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同时考核评价方式的改变,能够促使学生改变考前突击复习等学习陋习,学生也能及时发现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持续推动学习能力与学业成果的提升。
四、如何建立适合我国高校的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
(一)结合课程特点,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依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科和行业特点对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进行修订,进一步细化课程过程性评价方案以及实施细则,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多类型的评价体系。
1.多维度:根据课程特点建立相应的过程性考核方案,考核学生的多种能力,例如针对实验、实训课主要以操作为主的特点,则应以实践能力检测为主,但同时也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还应以理论检测作为辅助,每月1次,每学期不低于3次检测。
2.多层次:应建立以学生(班委)-教师-学院(督导)-学校(督导)三层次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检查机制,通过教师检查、学院督查、学校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做到课程考核齐抓共管。
3.多类型:可以通过课堂研讨、课程论文、面试、笔试、实践操作等多类型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二)打破“终结性”考核,加强课程多阶段检测并计入总成绩
规定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等多方面组成,禁止一门课程由单次考核定最终成绩。平时成绩重点考核课前预习、课中表现、课后复习巩固等,引导学生自学、查阅资料、在课上进行讨论、测验、课后进行延伸性阅读等,检查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情况,将考核贯穿到学习的全过程。任课教师在学期初应以教学日历的形式将考核的要求、主要内容、考核方法、成绩组成等发送给每位学生,让学生明确课程考核的准确内容。同时对于延伸性阅读、实践训练等也做出相应要求。
(三)针对课程特点试行多主体成绩评定,实行结构化成绩
根据课程评价的主体,可采取教师、督导、学生、用人单位等多主体参加评定的方式,对于校企共建课程,可采取校方和企业共同评价的方式进行考评,对于实习成绩可以由用人单位进行评价,对于一些团体实践性课程可增加学生互评的方式。另外,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为确保阅卷的公平公正性,可采用一定比例的校内外评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为进一步检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讲授形式配套相应的结构化考核办法。对于涉及了课堂教学、实践操作、校外实训等内容的课程,在考核内容上可以分别配套理论考试、平时成绩(操作成绩)以及实训成绩,并规定三种成绩所占比例,这样能够更加全面的检查三种授课形式所对应授课目标的达成情况。
参考文献:
[1] 马德坤.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24(1).
[2]徐精明.教学质量保障视域下的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探索.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 30(1).
[3]姜秀全.借鉴国外高校考试模式实施创新课程考试改革.临沂大学学报.2009, 31(5).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过程性 评价 教学改革 考核方式
作者简介:夏锦鉴,中国药科大学,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207
一、终结性考核的主要弊端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对于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习惯以期末考核作为重要评价依据,而往往忽视课程的阶段性评价以及全程跟踪。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终结性考核已很难适应新形式下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体现出的弊端也越来越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弊端:
(一)容易产生学生的怠学现象
在终结性考核为主的教学环节中,往往是“一考定学分”,通常教师还会在考前一周给学生进行“复习”(划重点)。学生重视的只是最后一考且通过考核比较容易,容易造成学生的平时学习没有管控,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于是学生很容易出现缺课、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师生缺乏互动等怠学现象。
(二)容易产生教师的怠教现象
由于缺乏阶段性考核,教师难以通过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教学管理部门也难以掌握教师的教学质量,容易造成教学质量缺乏监控,长此以往容易造成教师怠教现象。
(三)容易产生不良学风以及教学质量的整体下滑
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缺乏监控,教师的上课效果缺乏反馈,学生产生怠学现象,教师产生怠教现象,不利于形成优良的学风,长期以往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整体下滑。
二、教学质量过程性考核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进一步做好高校教学管理评价,全力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强过程性考核,全程跟踪评价课程质量,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是高校多年改革实践形成的共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改革环节。
高等学校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考核与评价对课程的质量监控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开始推行过程性考核,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未制定执行文件、文件执行不严、过程考核结构不合理、考核效果不理想、未突出“过程性”等现象,对课程进行全面评价的效果有限,加上终端性考核的弊端,长此以往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建构 ,是在实践过程中不停的进行刺激-反应(S-R)周期性的建构。”通过完善的过程性评价方案,科学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不断的检测、反馈、调整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三、过程性考核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一)打破终结性评价机制,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学生发展的中心地位,需要迫切的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建立多层次、多维度、多类型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改变以往单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做法,完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改革课程成绩,增设评价指标。逐步推广以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撰写报告、论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改革,增加论文撰写、课堂研讨、延伸性阅读等考核在学业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根据学科特点,每学年要求每位学生撰写1-2门和所学课程相关论文作为考试科目,以此检查学生对课程理解程度以及培养学生撰写论文能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自学能力和兴趣,强化对延伸性學习效果的检查,要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以及国内国际大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二)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考核,进一步丰富考核和评价的内容
改革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素质拓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笔试、面试、论文、答辩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进行全方位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水平以及综合素质。
(三)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通过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和评价体系,较为客观的反应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教师的带教情况。教师能从中发现教学的薄弱环节,从而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确保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同时考核评价方式的改变,能够促使学生改变考前突击复习等学习陋习,学生也能及时发现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学习态度,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持续推动学习能力与学业成果的提升。
四、如何建立适合我国高校的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案
(一)结合课程特点,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依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科和行业特点对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进行修订,进一步细化课程过程性评价方案以及实施细则,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多类型的评价体系。
1.多维度:根据课程特点建立相应的过程性考核方案,考核学生的多种能力,例如针对实验、实训课主要以操作为主的特点,则应以实践能力检测为主,但同时也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还应以理论检测作为辅助,每月1次,每学期不低于3次检测。
2.多层次:应建立以学生(班委)-教师-学院(督导)-学校(督导)三层次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检查机制,通过教师检查、学院督查、学校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做到课程考核齐抓共管。
3.多类型:可以通过课堂研讨、课程论文、面试、笔试、实践操作等多类型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二)打破“终结性”考核,加强课程多阶段检测并计入总成绩
规定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等多方面组成,禁止一门课程由单次考核定最终成绩。平时成绩重点考核课前预习、课中表现、课后复习巩固等,引导学生自学、查阅资料、在课上进行讨论、测验、课后进行延伸性阅读等,检查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情况,将考核贯穿到学习的全过程。任课教师在学期初应以教学日历的形式将考核的要求、主要内容、考核方法、成绩组成等发送给每位学生,让学生明确课程考核的准确内容。同时对于延伸性阅读、实践训练等也做出相应要求。
(三)针对课程特点试行多主体成绩评定,实行结构化成绩
根据课程评价的主体,可采取教师、督导、学生、用人单位等多主体参加评定的方式,对于校企共建课程,可采取校方和企业共同评价的方式进行考评,对于实习成绩可以由用人单位进行评价,对于一些团体实践性课程可增加学生互评的方式。另外,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为确保阅卷的公平公正性,可采用一定比例的校内外评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为进一步检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讲授形式配套相应的结构化考核办法。对于涉及了课堂教学、实践操作、校外实训等内容的课程,在考核内容上可以分别配套理论考试、平时成绩(操作成绩)以及实训成绩,并规定三种成绩所占比例,这样能够更加全面的检查三种授课形式所对应授课目标的达成情况。
参考文献:
[1] 马德坤.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24(1).
[2]徐精明.教学质量保障视域下的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探索.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6, 30(1).
[3]姜秀全.借鉴国外高校考试模式实施创新课程考试改革.临沂大学学报.200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