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建立开放型创新体系对策建议
段东平
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海西州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若干措施确定的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院所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培育壮大技术创新主体
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实体经济发展,首要的是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一是新增一批创新平台。选择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盐湖资源开发、太阳能利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行业和产业,以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为依托,建设一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技术研发的投入和搭建技术人员的培养平台。截至目前,州内建成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1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企业孵化器2个。各类科技平台建设绝大多数都是依托相关企业而建立的,覆盖了全州主要产业的重点生产企业,构建了企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的框架体系。二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两个倍增”工程,完善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的阶梯式培育机制。通过科技项目、平台建设等多种渠道的引导,推动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投入,促其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截至目前,认定国家创新型企业2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科技型企业13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三是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促进合作交流。支持建设高标准、综合性的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科研基地,培育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机构,与省内外产学研机构建立战略联盟,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公共服务。已建立国家技术创新联盟1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个。
(二)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近几年,海西州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扎实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海西州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海西州的经济支柱,发展高新技术不能没有传统产业做依托,而传统产业的生命力蕴含在高新技术中。从发展的角度看,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事实上,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都是脱胎于传统产业。在矿产资源开发、盐湖特色新材料、特色生物、有色金属等相对优势产业,广泛运用电子信息、高效提取、节水、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扩大资源利用潜力、提高采选冶的收率、节能减排、降耗增效、高效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和现代农业等,着力解决传统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例如:“盐湖钾镁资源高效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关键技术”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本项目涉及中国极度匮乏的钾资源高效开采分离与节能减排、伴生废弃老卤资源化利用等核心技术,是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经过连续九年的联合攻关,在可持续发展的盐湖钾镁资源高效利用核心技术、关键装备与工程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本项目申请发明专利9项,其中国际PCT专利2项、授权中国国家发明专利4项,三年累计新增产值4.8亿元,增加利润2.58亿元,该成果对延长盐湖矿产资源开采年限、保障钾肥持续稳定生产及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盐湖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青海盐湖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级利用技术”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是高品位高回收率一体化氯化钾高效加工工艺与成套装备。针对光卤石组分的复杂性、粒度的非均一性,项目组创新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实现加工厂分解、浮选、浓密工序的母液闭路循环,开发在线监控光卤石分解结晶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宽组分光卤石以及不同颗粒光卤石分解结晶时间自动调控,解决了加工流程产量、品位、回收率不协同的难题,产品品位由93%—95%提升至98%,比国际上同类技术高出1个百分点。二是废弃尾矿溶解转化——热溶结晶法综合回收钾矿技术。项目组开发出原地池浸溶钾技术、机械溶钾技术、氯化钠与钾石盐分步结晶技术、钾石盐真空结晶技术,解决了固废排放和钾资源综合利用的难题。三是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开采成套技术。项目组开发出固体钾矿浸泡式溶解转化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创建固体钾矿溶解转化数学模型、固液转化条件下的钾肥建设规模论证模型。该技术的成功开发,使我国固体钾矿可应用的品位由8%降至2%,使察尔汗地区新增钾矿基础储量15811万吨;溶解转化回收率提高到80%以上,使3658万吨低品位卤水钾矿变为高品位卤水钾矿,约8500万吨持水度钾矿变为可采资源。四是分散采卤、集中输送技术。该项目在世界上率先提出“分区轮采”、“多点开采”的新思路,开发深渠集卤技术、浮箱式泵站采卤技术、封闭循环动态清洗抗结盐深层井采技术以及盐岩地基防渗输卤技术,创建盐湖矿完整的开拓、采准、回采三大系统,建立盐湖矿的动态监测网络和水动态、水化学数据库,解决了晶间卤水分散、面积广、厚度小、粘度大、汇集速度慢和无法规模化开采等难题。项目支撑实施了新增100万吨钾肥项目、一套40万吨钾肥项目、一套10万吨钾肥项目,近3年累计新增钾肥产量660万吨,新增利润32亿元,新增税收23亿元。该项目的核心成果是低品位难开发固体钾盐浸泡式溶解转化技术、尾盐溶解转化——热溶结晶法综合回收氯化钾成套技术、高钠光卤石冷结晶浮选法制备高品质氯化钾技术的攻关及产业化。公司利用上述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低品位固体钾盐溶解转化技术的产业化,解决了尾盐钾资源综合利用难题和高钠光卤石矿的冷结晶工艺,共获得5项专利技术,大幅扩大了钾资源利用范围,提高了回收率,实现我国盐湖钾盐开发技术跨越式发展。“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發关键技术研究”等专重大科技专项,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形成了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复杂山地地震勘探及配套技术。随着油气勘探关键技术难题的突破,相继找到了昆北、英东、东坪和扎哈泉4个亿吨级油气富集区。铅锌冶炼中,在引进电位调控选矿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高原地区铅锌矿浮选工艺参数与最佳原生电位匹配的新技术,解决了高原低温环境下药剂选择性差与捕收力弱的难题,使铅锌矿的选矿收率提高近10%。“高效太阳电池产业化成套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通过对透镜以及芯片的改进,在目前模组实际转化效率为4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倍聚光太阳能转化率。
(三)引进创新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平台
一是按照引进吸收、创新发展的原则,切实用好用活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海西州“十三五”高端创新人才百人计划,为省内外高端优秀人才配备“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由州委组织部牵头,各单位积极配合,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山西大学、深圳大学、青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院校围绕我州产业发展洽谈合作,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共引进院士专家179人。二是依托省内外与海西已建立合作关系的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共享的科技研发平台和柔性引进的高端人才等资源要素,以建设“柴达木科技创新园”为核心,以中国柴达木循环经济研究院、柴达木特色生物研究院、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六个院士工作站为牵引,着力提升了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水平,推进现有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引导各级研发平台围绕海西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凝练组织技术攻关、着力成果转化,发挥研发平台的创新基础作用。
(四)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环境显著提升
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发挥各类科技创新资源,服务我州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健全完善激励创新的科技政策体系。近几年,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转让等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创新投入。2016年争取省级项目14项,经费4923万元;下达州级研发项目28项、经费840万元。州财政科技经费投入3813万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减免税合计5893万元,为加快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建设项目库,实现企业项目申报、验收、鉴定全过程“零事务性花费”,最大程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效用,较好地调动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二是促进科技创新投入方式。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支持重大产业科技研发、关键性技术攻关、高新技术项目建设,为全州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劲动力。设立的1000万元创新重奖资金,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盐湖化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等技术领域突破的核心技术予以重奖。即将设立1亿元的科技风投基金,由州财政支持2000万元,其余通过社会融资解决科技型小企业创投难的问题。
二、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短板
一是科技创新意识不足,社会创新氛围不浓。普遍存在对科技创新重要意义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战略思维和长远考虑,科技创新的核心战略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引导创业主体进行科技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引领、鼓励科技创新的举措不多,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还不够,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是财政科技投入不足,引导作用发挥不够。我州科技创新投入长期不足,尤其在具有开拓性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靠政府投入,投入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财政科技资金依然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无法集中资金推动重点产业的技术攻关,项目效益不凸显,基于产业链的创新链缺乏系统性的研发,没有发挥出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
三是科技创新动力不强,创新能力存在差异。近几年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与市场竞争力虽然逐步增强,但其自身用于科研的投入仍显不足。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回报率预期不高,简单扩能多,开展综合利用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科技创新动力不强。以盐湖深度开发、特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较活跃,与其他领域的科技创新差距逐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人员和研发平台等科技资源,相对集中于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加大。
四是科技创新人才不足,领军科技人才紧缺。我州科技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低,主要分布在大中型企业,多数企业中存在高素质创新人员少,且大多走向政府、企业领导岗位或外流的现象;中层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以维持生产为主,生产一线员工大多缺乏技术职业培训、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尤其是各行业高层次领军型科技人才缺乏,导致创新不能持续、系统推进,产业发展技术难题无法得到解决。
五是科技创新平台不足,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海西虽然建设了一些工程中心、实验室等研发创新平台,但其总量不足、领域不广、创新不够活跃、科技创新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诸多科研平台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缺乏针对性的产业技术开发与推广项目,缺乏专项资金的引导支持,还存在同一领域不同合作单位的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力量分散,存在重复研究、信息彼此封鎖现象。
六是公共服务平台匮乏,未能提供科技服务。海西科技服务业发展缓慢,目前还没有从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机构,无法为企业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服务工作。
三、进一步增强海西州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按照十八大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我州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自主创新、人才引领、科技创业道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环境,不断增强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支撑引领海西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真正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加快创新型骨干企业培育,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龙头企业是特色产业园区的重点。按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在大力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产业链条缺失之处和薄弱之处,有针对性地引进行业大企业投资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示范的产业龙头作用,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帮助协作配套企业做好龙头企业相衔接的技术、质量、标准等工作,努力提高龙头企业的区域内配套率,以大量当地配套和关联企业巩固产业本地根植性。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积极争取和引进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启动建立海西州重大创新项目资源库,做到滚动管理、连续跟踪,逐步建立海西州高端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梯队和重大项目群;努力做好与科技部、省科技厅沟通协调,做好项目准备、包装、协调工作,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落户海西。
(二)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增强对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的引导
紧密围绕全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变的要求,整合政、产、学、研、用、资、介等各种创新资源,通过挖掘一个、培育一个、成熟一个、示范一个、构建和发展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对每一个产业集群,根据其发展规律,制订科学、细致的规划,重点健全集群体系各类主体要素;针对产业发展,及时调整和增设相关学科和专业方向,培养和引进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转变观念,政府扶持方向从单个项目、企业的支持转化为集群主导产业的价值链关键环节、关键共性技术的扶持,转化为对集群内各主体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的扶持;完善公共服務,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
(三)发展战略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
发展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所在,也是全州加快构建以创新为主要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一是加强科技创新链的建立。围绕产业链及其产业链的融合建立科技创新链。盐湖开发和特色生物产业二者具有从资源到下游的全产业链的开发和市场潜力。科技创新要支撑海西州产业的发展,必须围绕产业链及其产业链的拓展和融合建立科技创新链,解决产业发展和延伸中关键节点的技术瓶颈,起到引导产业的发展和促进产业深化的作用。建立盐湖基础产业及副产物循环的科技创新链。盐湖开发已形成钠、钾产业的规模化,同时锂、镁、硼、锶等产业也在逐步壮大,这些将构成盐湖开发的基础产业。随着基础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将形成盐湖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平衡氯等副产物而形成的辅助产业。盐湖产业是海西州长期发展的基础和龙头产业,区域内与盐湖产业发展相关的和配套的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有色金属产业。各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结合市场的需求衍生和派生出新的产品和产业,扩张各自的产业链。建立特色植物资源全产业的科技创新链。特色生物产业以枸杞、沙棘、白刺、黑枸杞等资源为主,从育种复壮、种苗培育、种植管理、加工生产和产品开发形成产业链。建立具太阳能特色能源体系的科技创新链。以资源开发的需求为主线,以光电、光热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将继水电和火电之后,成为重要的能源补充,海西州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主要是在发电、蓄电、并网和大规模分布式电站建设等的应用方面。逐步建立以盐湖锂资源开发与产业延伸为牵引的科技创新链。以盐湖电池级锂盐开发为目标,推动碳酸锂、氯化锂、氢氧化锂等生产技术及其下游锂电池和储能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二是着眼行业培育,加快实施光热熔盐发电的科技重大专项。充分发挥重大专项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围绕国内蓬勃兴起的光热熔盐发电产业,培育我州又一个类比盐湖钾肥的新兴产业,依托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格尔木分部的熔盐平台,研发一批重大战略产品,实施一批重大示范工程。三是加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首先,加强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西部矿业企业技术中心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推动研究中心针对重大关键、基础、共性技术难题,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结合、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多种途径,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的研究开发。其次,加强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抓好我州1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重点实验室的培育工作,以科技专项、政府引导资金、人才引进,促进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推进青海青元泛镁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地源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海西玺金煤化工开发有限公司、青海兴明电力材料有限公司、中金天投资集团等公司加快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再次,加强检测中心等平台建设。依托青海青元泛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镁基合金质量检测中心;依托青海中控、青海明阳、青海光科等能源企业建设新能源研发检测中心;依托海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组织诺木洪农场、海西州农牧、林业系统,以及省内外科研院所共同打造枸杞品种选育和育种、枸杞良种资源快繁技术研发、枸杞高效栽培技术研发、枸杞高效利用与高端产品研发等为一体的青海枸杞产业技术研发及转化平台。
(四)建设科技型特色产业园区,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高标准推进园区孵化器等各类创业载体的建设,打造特色服务平台,建立特色产业联盟、特色产业企业家联合会等组织,着力打造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的良好环境。根据海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各县(市)、行委的资源优势,引导各县(市)、行委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大力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引导和协调特色产业园区合理分布、发展有所侧重,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特色鲜明、整体实力提升的产业发展格局,切实使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加快形成“地区品牌”。建立高新区,并以高新区为龙头企业,引导和协调特色产业园区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创新体制、构建平台、完善功能、落实政策,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力争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盐湖化工、煤化工、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等技术领域突破的核心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五)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打造全州科技人才高地
制订相关政策措施,着重突出科技人才引进培养、鼓励科技人才创业、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等方面,力争在科教人才管理、科技创新保护和科技创业扶持等方面有所突破,破解科技创业者的身份之忧、提高科技人员和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科技创业企业初创期难题等“三大难题”,通过大力扶持科技创业,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团队培育。坚持引进智力与引进项目并举,重点结合全州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着力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端创新团队。鼓励支持省内外各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采取兼职聘任、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为全州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提高海西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度。
(六)健全产学研创新合作机制,集聚科技创新资源
以发挥我州科技资源优势,促进资源共享和产学研合作为主要思路,制定抓好创新平台建设、鼓励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开展创新服务、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等政策措施。主要建立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不同投资主体的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在海西州创办专业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七)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保障,切实优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强化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产学研结合、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角色等有关内容,为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主要是改革的相关保障和配套改革内容,包括建立科技创新绩效考评机制、完善科技诚信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深化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改革、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打造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为目标,提出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落实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完善科技金融创新体制机制等政策措施。设立专利资金、制订管理办法,加大对专利实施及产业化项目的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专利技术的实施转化;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用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企业在按期还本付息后的贴息支持和银行、担保机构等的风险补偿;设立科技金融专项资金,通过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手段,降低金融机构投资风险,鼓励金融机构面向小微科技企业开展多形式的投融资服务,开发新的投融资产品,创新支持方式,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减少企业科技创新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