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省赛课谈课堂活动的设计策略

    方冬梅

    摘? ? 要:恰到好处的课堂活动能够实现知识学习、思维提升和素养涵育的有机统一。要设计好课堂活动需要教师做到:挖掘课程内容确定活动价值,创新主题情境激发参与热情,优化问题驱动培育思维能力,适度拓展延伸激活课堂生成。

    关键词:课堂活动;价值性;主题性;思维性;生成性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舟,那么课堂活动就是泛舟的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在于教者能否设计出恰到好处的课堂活动来推动课堂教学进程,使学生在活动中将知识学习、思维提升和素养涵育有机统—,在活动中体味成功的快乐,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本文结合笔者参加的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奖课“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的课堂教学,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的设计策略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立足课程内容,提升课堂活动的价值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堂活动肩负着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的重要使命。因此,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理直气壮地坚持素养引领,注重活动设计的价值导向。

    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内容是课堂活动的灵魂,课堂活动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者只有用心研读教材,深入文本内涵,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从整体上确定素养引领的价值点,从流程上规划课堂活动的分布点,从细节上设计活动探究的着力点,从而在更深层面上系统提升课堂活动的价值引领作用。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这一框题的教学内容包含两目:第一目“认识国家利益”,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第二目“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主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省赛课教学中,我通过反复的文本研读,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和对课堂结构进行逻辑重构的基础上,首先将“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确立为本框的教学重难点和活动推进的着力点,将“认识和维护国家利益、牢记和实现人民利益”作为素养引领的突破点,将“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人民利益而奉献青春”作为活动推进的制高点,紧紧围绕教材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活动设计。学生在讨论、辨析的活动中理解和内化知识,在体验主人公程不时永不放弃追梦大飞机的主题情境中激发民族复兴的自豪感、国家富强的责任感和人民美好的使命感。这样就避免了空洞说教的育人方式,让课程知识在活动中成为育人载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涵养“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一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爱国情感。

    二、坚持情境创新,追求课堂活动的主题性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活动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以主题情境为载体,设计课堂活动,串联教材知识,能让课堂更加生动、具体和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试教“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这一课时,我选择了90后全国人大代表程桔当村官的故事,设计了“程桔姐姐开两会”“程桔姐姐当村官”“程桔姐姐引我行”三个主题活动开展教学,既对应教材内容,顺利实现了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的目标,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程桔姐姐投身国家建设、为人民幸福奉献青春的热情,取得了满意的活动效果。但考虑到“两会”召开的时间是2019年3月份,而省课比赛的时间是9月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如何采用最恰当的情境来设计课堂活动,让我日日夜夜冥思苦想。在《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歌曲的画面中我注意到了C919大飞机, 它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适航标准制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C919成功首飞翱翔蓝天,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47个春秋。它不仅关乎着中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突破,也是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时代成果,更是献给新中国70周年生日的重大礼物。我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素材的选取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国家自信和民族使命。于是以C919大飞机的制造历程为背景,以矢志不渝投身我国大飞机设计与制造的程不时老人的事迹为切入点,巧妙地设计了“飞天梦 中国梦”“飞天梦 中国心”“飞天梦 中国志”三个主题情境串,通过情境问题的讨论和辨析,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国家利益以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三个主题活动层层递进,问题设置环环相扣。在“飞天梦 中国梦”这一环节中,通过我国自主研发飞机的历程,让学生感受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和制造业的水平大幅提升,在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的同时,认识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的核心利益。在“飞天梦 中国心”这一环节中,通过程不时老人一生钟情大飞机的设计和制造的经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并自然呼应到“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的课题中来。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的构建与推进,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集体主义精神的感染和榜样力量的召唤。

    三、优化问题驱动,增强课堂活动的思维性

    问题是连接学生、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之间的纽带,是撬起学生思维的支点,是打开教学内容的钥匙,是驱动课堂活动的发动机。学生通过在活动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涵养核心素养。因此,问题的设计关系到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能否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活动的成败。

    要提升活动设计的思维性,就要用心设计具有思辨性的问题。有思辨才有深度,要深度必须要有思辨。在“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这节课的第二个主题活动“飞天梦 中国心”环节,设计的问题是:“新中国航天业不发达,系主任对程不时和其他新生讲话时说,可以转系。如果你作为程不时的家人,你会支持他转还是不转?”这个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观点,鼓励学生大胆发出不同的声音。学生在自由辩论中,经历思维的辨析、价值的判断、情感的认可。一开始问题的设计是“如果你是程不时,你会如何选择?”学生由于受到程不时身份的影响,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不转系,内心的真实想法却被不自觉地掩盖。于是我将问题的主体换成程不时的家人,使问题开始变得复杂和两难:一方面,作为程不时的家人,自然希望他在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希望他可以生活得更舒适,物质生活更充裕。但另一方面,国家又很需要程不时这样的航空人才。究竟该如何选择?这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刻,是最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时刻,也应该是一节课的精彩和高潮之处。在这个问题设计过程中,也考虑过将这个两难的问题设计为全班分两大组的方式展开正反方辯论。但考虑到这样硬性地分配给学生一个立场让他们去进行辩论,这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本意不太切合,毕竟这不是一次辩论赛。因此,课堂活动需要有思维的问题支撑,也需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和开展活动的真情感受,从而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正面的价值观引领,增强学生正确的价值认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善于延伸拓展,激活课堂活动的生成性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感受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而这种关系归根结底在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本来教材没有涉及这一内容,我在课堂活动中增加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就使得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认为这节课还不应该仅停留在理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这一层面上,而是要进一步增强学生为实现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去奋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于是我突破教材的局限,在备课中做了再一次拓展和延伸,设计了第三个主题活动“飞天梦 中国志”。从C919大飞机还缺乏一颗“中国心”,即发动机不是中国创造,到中美经贸摩擦,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面临着重重挑战。而上课时距离70周年国庆还有12天,正好利用此契机,设计“飞天梦 中国志”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程老的飞天梦想,畅谈如何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人民利益奉献自己的青春,在立志卡上写下自己的志向。在《我和我的祖国》音乐渲染下,学生个个激情饱满,有感而发,自觉地将个人梦与国家梦相结合,或写下自己的职业理想,或到讲台前大声说出自己的志向,最后将立志卡贴到中国版图上。整个课堂在学生的踊跃表现中达到高潮,学生在此活动中的表现也成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成为课堂最精彩的生成。

    激活课堂活动的生成性,还应该表现在教师能够捕捉教学中随时出现的“意外”,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境。在本节课上课时,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因为那天正好是9月18日,常州全城当天上午拉响防空警报,原定的上课时间被推迟了10分钟。针对此突发情况,我巧妙地问学生:“我们今天这节课为什么会推迟10分钟上课呢?常州全城为什么会拉响防空警报?”自然引导学生回顾88年前我国东北遭受日军铁蹄的践踏,山河破碎、家园被毁,无数东北民众因此背井离乡,水到渠成地导入课题“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也初步点燃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历史使命感,生成了不曾预约的精彩。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挖掘自身的才华;教学是一粒火种,不断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教学亦是一段航程,师生共同邂逅沿途美丽的风景。如果把道德与法治课堂比作是一艘师生共度航程的航船,那么核心素养就是帆,指引着课堂活动的方向;教学问题是引擎,驱动着课堂活动的前行;教学内容和教學情境就是燃料,供给着课堂活动的温度。让我们不断探索、勇于追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大海中劈波斩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