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丁静 杨吟川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装饰艺术以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装饰艺术设计设计工艺美术的方面较多,其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装饰材料工艺制作的技能。在装饰艺术的课程教学探索中通过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的合理方式方法,能够真正实现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度统一。
【關键词】装饰艺术;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7-0131-02
一、《装饰艺术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丰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特色
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所涉范围广。单就一门课程安排需要针对所授课专业方向具体计划和安排。对《装饰艺术设计》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体征,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指导的实践教学研究中,课程设置方面尽量弥补以上不足,从不同角度出发,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符合视觉传达专业方向特色。
(二)拓宽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
艺术设计必须与经济、文化、科技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装饰艺术设计》课程必须强调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做出优秀的教育成果。
(三)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符合高校本科教学要求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刚走出校门时,很难胜任设计实践工作的现状,因此需要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革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是针对本科视觉传达专业方向二年级学生年度第二学期的课程安排,因此相对较低年级学生采用的启发式教学,培养其设计思维,不单单拘泥于技法表现的效果。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对《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促使学生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选择,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得以调动,老师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针对性教学,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
(四)满足市场需求,促进校企合作、校政合作
从教学环节就开始接触企业标准、市场需求,强化学业与就业、创业的紧密对接, 既培养自身素质, 锻炼自身能力, 又赢得就业机会。同时也形成教学市场化、就业自主化,推动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同步发展, 避免眼高手低、与需求市场脱节等问题的出现,能够成为推动本专业装饰艺术课程教学与市场的紧密衔接。
二、《装饰艺术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艺术领域的交叉性越来越占主导优势,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所需求的以跨学科、多媒介、重实践、宽口径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客观上为专业课程的界定和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发展机遇,也就促使《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需要做出多方面的调整。
(一)《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较落后,偏重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切断了与实践的联系,课程几乎都是针对装饰艺术专业方向或其他手工艺相关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基本都是照搬综合院校或专业美院的专业科目和课程,但作为视传专业的选修课程,针对本专业方向二年级学生年度第二学期的课程安排,在课程设计方面并没有很好地满足视觉传达专业需求。因此导致的问题是《装饰艺术设计》课程与本专业方向,与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脱节,专业理论课与专题设计的实践课不能结合,表现技法与设计思维不能转化等方面。不能真正从视觉传达专业方向需求出发,有待进行全新的改革。
(二)《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状况普遍单一化,多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与虚拟课题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表现轻设计、重结果轻过程。不利于学生的设计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以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技能训练为主导,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由探索的学习兴趣,形成被动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也切断了与实践的联系,造成很多同学不知“设计”为何物,只会单纯地绘图或进行造型设计,而对实际工程中涉及的材料、尺寸、工艺构造等知之甚少,做出的设计偏离现实或空洞无物。
(三)教学资源不足,不能够满足视觉传达专业的多元化教学需求。对于《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来讲,所需硬件设施并不只是电脑机房,更多的是“实训室”,但是目前在国内高校实训室,资源不足仍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我国设计类专业学生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欠缺。
(四)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新角色面临着挑战。专业教师匮乏,师资结构上来看,教师队伍总数偏少,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具体改革内容
1.总结课程教学经验,梳理《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案,并改进。
2.教学“三步”的辅导过程
(1)了解《装饰艺术设计》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让学生了解“装饰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装饰类别等等,重在介绍装饰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点,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针对专业方向,特定装饰艺术设计类别,掌握创作技法与应用原理
本课程与视觉传达专业方向有利结合,与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相关联,专业理论课与专题设计实践课结合,设计思维与表现技法合理转换。
(3)掌握设计与“销售”训练
提升创新能力,培养专业技能, 模拟市场“甲乙谈判”现场,进行“甲、乙”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氛围,学生阐述创作,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3.加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关系,课堂模拟项目或引进实际项目,培养学生创意思维,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
4.改进考核评分方式:教师评分、学生互评(同年级或高评低年级)结合,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加大学生互评率,提升学生的兴趣度与紧迫感。
(二)改革目标
深入研究《装饰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规范、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灵活宽泛的学生自主选课制度,探讨素质拓展可行性。针对视觉传达专业特色,采用问答式、启发式教学,通过参观、调研、模拟或实际项目等多种教学手段,达到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建立“装饰艺术设计”理念。课程教学中将学生视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强调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提升学生对课程兴趣,加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引入实际项目,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如电脑机房、摄影工作室、民艺工作室、众创空间等,实现高校视觉传达专业人才与市场所需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1.实施方案
(1)细化教学内容: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关注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和实践技能训练。
(2)改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中运用形象方式直观展现抽象内容,成果案例配合实物展示教学,采取问答方式,创作陈述,开展交流互动。实践教学重视产学型人才培养,关注最新设计理念,设计潮流,模拟项目或引入实际项目,在项目创作中进行锻炼。
(3)充分利用学校现由资源,电脑机房、摄影工作室、民艺工作室、众创空间、作品展厅等,提高资源利用率。
(4)进行校企合作、校政合作;邀请专家走进课堂或举办讲座。
2.实施方法
(1)建立一套更适应视觉传达专业方向发展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课程结构(理论-实践)、教学内容(理论知识-实践创作)、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范例欣赏-问答互动-模拟“市场”)、课题设计(模拟项目-实际项目)、评分方法(教师评分、师生共评)等多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
(2)针对视觉传达专业方向特色,《装饰艺术设计》课程采用问题式、启发式、实践式教学,通过参观、考察、调研、访问、模拟项目等多种教学手段,达到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建立“装饰设计”理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3)課程教学中,增强师生间的专业交互和经验传授,从多方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4)利用学校已有资源,图书馆、民艺工作室、众创空间等,从资料收集到实地参观,再到模拟或实际项目实操。将课程作品创作与实际项目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使教学与实践一体化,创造一个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环境,在实践教学方面做出课程特色。
3.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
《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第一阶段为:总结课程教学经验,梳理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案,并改进。第二阶段为:对学生的实际辅导、创作指导,教学改革论文撰写与产品实物制作。
参考文献:
[1]于凤霞.装饰艺术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的体现[J].智能城市,2018,4(20):19-20.
[2]夏莉.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装饰艺术的运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48):122.
[3]丁燕.基于传统装饰艺术的平面设计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7(12):115.
[4]李升.浅谈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材料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6(08):261-262.
[5]陈伟萍.装饰语义新设计教学的改革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