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智慧城市分析 |
范文 | 庞博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如何对城市进行科学化管理,使城市运营更加完善、政府功能更加全面等问题,成为建设城市的难题。由此便衍生出了“智慧城市”的定义。而后各国对智慧城市进行建设,通过物联网、数字化、无线网络等的产生与发展使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可能。文章从“智慧城市”定义入手,并通过国外智慧城市案例,对定义进行更为简洁明了的解释说明,说明物联网、数字化、无线网络等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并通过对国内智慧城市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智慧城市;物联网;数字化;智慧城市案例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8.164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如何对城市进行科学化管理,使城市运营更加完善、政府功能更加全面等问题,成为建设城市的难题。快速城市化进程给城市规划、建设、运行和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失调、环境建设失衡、社会管理失稳,城市运行失序[1]。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为首的技术改革,使得数字化、信息化席卷全球。人们不禁设想,能否通过对城市进行数字化、信息化使城市变成数字化城市、信息化城市,从而对城市进行更方便快捷的管理、运营。经过近10年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信息技术使城市更好地发展被提上日程,并也由此衍生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 1智慧城市的定义与来由 1.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运用信息与通信等手段,通过对城市各个核心系统各项关键数据进行感测、分析、整合和利用,从而实现对城市生活环境的感知、资源的调控,使城市内部的各部分和谐搭配、运作便捷,从而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物与城市、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通过对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与维基百科、社交网络、手机、计算机等工具及通信终端与之融合,实现全面透彻地感知,来改变政府、企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方式,来使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政府工作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及时地做出各种快速的、智能的响应,从而使城市的运营效率得以提高,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1.2智慧城市的由来 全球性金融危机往往能使科学技术得以革命。例如:1857年由美国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1987年经济危机则引发了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2] 因此,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新理念,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的愿景,IBM认为,城市由组織(人)、业务/政务、交通、通信、水和能源六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以协作的方式互相衔接组成的宏观系统即为城市。 2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及分析 2.1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案例 2.1.1美国迪比克市智慧城市建设 在IBM提出“智慧的地球”“智慧城市”的概念后,2009年9月,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迪比克市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目标,迪比克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城市的所有资源,例如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的数字化建设连接起来,数控中心可以侦测、分析、整合各种数据,并智能化地做出响应,服务于市民的需求。[3] 2.1.2日本智慧城市建设 日本2009年推出“I-Japan智慧日本战略2015”,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将目标聚焦在电子政务治理、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与人才培养三大公共事业领域。 2.1.3韩国松岛智慧城市项目 韩国松岛是韩国政府支持下的智慧城市试点,其位于首尔以西35公里的仁川港,通过填海造陆获得土地资源,在建设初期就考虑了智慧城市方案。在规划中,整个城市的社区、医院、公司、政府机构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共享,数字技术深入每一户。居民使用智能卡完成生活中大部分的生活应用,包括支付、查账、寻车、开门等。 项目设计开始于2000年左右,因此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卡通”模式。虽然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这一构想在现在看起来变得有些过时,但松岛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改进它的运维方案并且节约成本。 松岛最初设计的盈利模式是服务盈利。即城市运营者提供无线网络、物联网响应(包括门禁、监控等楼内服务和交通控制等公共服务)、环境控制(气象预报、温湿度、污染物检测等)等服务,租用或购买楼宇的人购买这些服务以提供给自己的客户。比如楼宇业主通过租赁楼宇地下车位的监控服务向自己的顾客提供停车指引等服务。在后期,城市运营者可以逐渐增加服务类型来创造新的盈利点。这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也是可行的策略。在未来,服务消费尤其是信息服务消费一定是公共服务长期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支撑项目。 2.1.4新加坡“智慧国2015”建设 完善的资讯通信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石。新加坡早于以上三个国家,在2006年6月推出资讯通信发展蓝图“智慧国2015”规划,致力于建设以资讯通信驱动的智能化国度和全球化都市,并最终成为全球资讯通信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提升了公共设施等建设与经济领域的生产力和效率。 2.2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在2.1节中提出了4项在国际中比较典型的智慧城市的建设的案例,下面将对2.1中各案例进行分析,并进行总体综合分析。 2.2.1美国迪比克市智慧城市建设分析 首先我们能够从案例中得出,迪比克市是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城市的所有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后,将已数字化的资源进行连接,进而对城市各部分进行实时侦测、分析,从而能够及时地对各种情况作出响应。 此外,在对各资源监测分析之外,迪比克市还将这些数据对个人与企业进行公布,使其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对于各资源的使用情况等,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多责任感。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够对自己的资源使用进行调整,进行可持续发展。 2.2.2日本智慧城市建设分析 日本首先抢占用电市场中的技术先机,并准备将其扩为世界标准。同时,通过对大型锂离子蓄电池的技术的研发,与美国的大力帮助,日本的大型锂电子蓄电池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因此日本也从电网入手,在政府统一的主导、支持下,在智能城市建设过程中,使用智能电网战略来抢占未来低碳经济的制高点,从而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源需求安全,同时也推动了自身经济的增长与综合实力的提高。 2.2.3韩国松岛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分析 松岛在填海造陆的建设初期就考虑了智慧城市的方案,城市中各单位实现全方位信息共享,并通过数字技术便能深入每一户,且居民可以通过一卡通完成生活内的大部分应用,这一想法的提出与实现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在松岛的建设过程中,城市运营者通过无线网络、物联网来实现了各种服务,由此可见,松岛的智能城市建设也与无线网络、物联网有着不可割断的关系。 2.2.4新加坡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分析 新加坡的智慧城市的建设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其更加依赖于宽带网络、无线网络的建设,并通过对无线网络公共热点的建设,实现网络全覆盖。 通过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同时将各种服务、信息等数字化,提供各种服务以及多种移动服务来实现智慧城市的功能,使得政府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加迅速敏捷地做出各项反应,同时也便捷了各位市民,使其可以在网上即可进行政府业务的办理。 对以上的分析进行总结便可知,各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均依靠物联网的建设与资源数字化、资源共享得以完成,这也证实了“智慧城市”的定义,即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城市各项信息进行感测、分析、整合,从而来对城市实现智能、智慧化管理。 同时我们从案例中也可以看到,智慧城市与数字化、物联网、移动互聯网、无线网络、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息息相关,因此智慧城市必须要和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概念交叉。并且智慧城市还涉及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电子政务。因此,智慧城市的主要目的应为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实现城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从案例中,我们也可看出智慧城市的两大关键因素: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这两个关键因素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的综合运用,使得智慧城市的发展变得可能。 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物联网、数字化、移动互联网等的迅速发展,同时也离不开人的思想的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3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城市化与智能城市的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我国便进行了各种智慧城市的建设及试点。经过地方城市的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审查、专家综合评审等,我国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这些城市经过3~5年的创建将被评定等级。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提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为智慧城市的领跑者;重庆、无锡、大连等为智慧城市的追赶者;沈阳、株洲、伊犁则为智慧城市的准备者。 从《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可以得知作为试点的城市中,一线城市及经济发展特区,更容易发展、建设智慧城市,然而内陆及二线城市等,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困难等阻碍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不难发现,对于一线城市及较早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探索的城市的研究要更多于中小城市的。并且对于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处在初期阶段,评价体系仍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宋刚.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城市管理三维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6):72-76. [2]巫细波,杨再高.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1):56-40. [3]孙宏超.美国迪比克:科技武装的社区[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2):7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