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颈椎生理曲度X线检查对于大学生颈椎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探讨
范文

    牛灵芝 蔡龙龙

    【摘要】目的 探究颈椎生理曲度X线检查对于大学生颈椎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大学生颈椎病患者64例,行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结果 在64例患者中,33例(占51.56%)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向的有13例(占20.31%),颈椎失衡的有4例(占6.25%),混合型改变的有7例(占10.94%)。结论 颈椎X线检查生理曲度改变对于大学生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生理曲度;大学生;颈椎病;X线检查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6..01

    颈椎病已经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的疾病之一。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往往被视为颈椎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大多数研究均将精力集中于中年人群,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缺乏相关研究。X线颈椎生理曲度检查有着CT或者MRI等影像学检查无法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颈椎生理曲度X线检查对大学生颈椎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本研究收集64例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大学生颈椎病患者,并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64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22.53岁,病程10天~4.5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颈肩背部不适、头晕或颈部活动受限,且符合相关颈椎病诊断标准[1]。

    1.2 ?摄片方法

    所有患者均拍摄标准颈椎正侧中立位片,靶片距统一设置为160 cm,拍摄时嘱患者双眼平视前方,双肩自然下垂,颈部前屈后仰使得耳鼻线平行于水平面,中心对准颈5椎体。

    1.3 ?数据测量

    本研究采用颈椎生理曲度测量采用Borden法[2]:自枢椎齿突后上缘至颈7椎体后下缘作直线称为A线,沿颈椎各椎体后缘中点作一弧线称为B线,A、B线之间最大距离称为弧弦距,弧线开口向后该值即为正值,反之则为负值,其正常值在7~17 mm之间。

    2 结 果

    本研究中有33例(占51.56%)大学生弧弦距在0~7mm之间,称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13例(占20.31%)患者该值为负,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反向;4例(占6.25%)大学生颈椎生理曲度因成角或位移而不能测量称颈椎失衡;而包含成角、位移、项韧带钙化以及增生性改变等复杂情况的混合型改变大学生有7例(占10.94%)。

    3 讨 论

    3.1 ?颈椎结构与颈椎生理曲度X线

    与其余椎体一样,人体的颈椎依靠椎体、椎间盘、椎间肌肉及椎间韧带形成稳定的结构,不同的是颈椎较其余椎体结构更加致密,且活动度最大。这要求颈椎在保证高度稳定的同时拥有尽可能大的延展性。颈椎活动的发生同样受身体其他部位的调节,颈部肌肉及神经调节参与其中绝大部分活动。

    X线摄片作为本研究数据的来源需要保证准确。本研究采用电视透视结合X线的方法,先透视确定患者颈5的位置,在透视下嘱患者摆正姿势,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体位误差造成的颈椎生理曲度假性异常。

    3.2 ?椎生理曲度的意义

    颈椎生理曲度作为脊柱四大弯曲最高的一部分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它增加颈椎弹性并能有效缓冲头颅重力及其他外力所带来的冲击力;然后,颈椎在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结构以达到相对稳定的狀态,颈椎生理曲度会因此发生改变。

    颈椎生理曲度在正常情况下表现为平滑且连续的弧形,此时颈椎的生理功能状态最佳,颈椎病发病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颈椎生理曲度即发生改变,且通过颈椎X线正侧位片即可准确发现并测量。这一早期改变可能对于颈椎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3.3 ?颈椎生理曲度X线检查与颈椎病诊断

    本研究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和反向的大学生合计占总研究对象的71.88%,除外17.19%的大学生发生颈椎失衡及混合型改变,仍有7例大学生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是正常的,占比也达到10.94%。也就是说,在所有纳入研究的大学生颈椎病患者中,有着高达89.06%的学生存在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且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大部分为病变较轻的曲度变直和反向,而颈椎失衡及混合型颈椎改变这类相对较重的病变则明显较少,提示我们大学生颈椎病发病的特点主要为病变较轻,间接证明X线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可以准确地反映大学生颈椎病早期病变,为明确诊断及及时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获得良好预后。

    综上所述,颈椎生理曲度在颈椎病发病的早期即可出现明显改变,而颈椎生理曲度X线检查对于大学生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远军.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价[A].浙江中医学院、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颈性眩晕诊断新技术应用及手法治疗新进展——2005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浙江中医学院、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05:2.

    [2] 王 涛,周理乾,孙孟锟,樊国锋,樊民义,黄范利,徐洪海.6种颈椎曲度测量方法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04):323-327.

    本文编辑:董 京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