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策略探索
范文

    张斌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模式较以往相比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行业内的竞争程度也日益激烈起来。企业为了能够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中谋求长远的发展,选择一个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往往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在选择战略伙伴之后出现不愉快的情况,这将会影响企业相互间的合作且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在生产经营体系上不断完善,而优秀的战略伙伴也发挥着突出的助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就企业合作关系中成为战略伙伴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并对战略伙伴的相关理论及意义进行一定论述。

    关键词:经营;战略合作;因素

    一、战略合作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战略合作关系的内涵

    战略合作基本都是建立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提出战略合作的一方通常情况为客户,外包商及供应商配合其完成关系转换。战略合作具有非控制、平等、非强迫等特点,即企业合作关系中一旦成为战略合作,双方在合作地位上是同等对待的。一旦企业之间建立起了战略合作关系,很大程度可以反映出企业在资源互补的吸引下双方的合作意愿十分强烈,基于战略合作的特点所在这种关系是由企业双方自发提出的,企业之间的战略方针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战略合作决策上,对于不同企业是有所差异的,主要在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的目的所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选择供应商战略合作的参考因素是成本、产品质量、交货时间等。

    (二)战略合作的种类

    对于企业而言,拥有多个战略合作的情况十分常见,战略合作的选择上可以是企业的供应商、外包商,也有可能是企业的竞争对手。下面对企业合作关系中战略合作的种类进行相关论述。

    1.供应商战略合作关系

    企业战略合作的选择上最为常见的就是选择自身的供应商,而最初战略合作概念的形成也是在企业供应商合作中逐渐形成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选择良好的供应商非常重要,且上述也有提及提出战略合作的一方通常情况下为客户,一旦与供应商建立起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说明企业即将与供应商深入合作。

    2.外包商战略合作关系

    业务外包在如今已经非常常见,但实际上业务外包的形成与发展时间不算久远,最早是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外包形式、政策等方面已经较为成熟。当企业将业务进行外包后,对企业能够带来一定的益处,而对于外包商而言提供给企业的主要是服务。

    3.竞争对手战略合作关系

    竞争对手之间同样也能够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虽然对于很多人而言不能够理解,但实际上却是如此,部分企业在行业市场中采取恶性竞争的方式,久而久之整个市场都将遭到严重破坏。有企业意识到了恶性竞争带来的坏处,为了能够维护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利益,与竞争对手战略合作的建立通常与价格联盟相似,主要目的在于联合起来对供应商以及客户进行价格上的管控。

    (三)战略合作关系理论的发展

    对于战略合作关系的相关研究已经进行了数年,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从战略合作关系的构成上来看,最早是由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逐渐演变成战略合作伙伴。但随着企业业务多元化发展以及市场形势的瞬息万变,包括外包商甚至竞争对手也成为了战略合作建立的一类。由此可见,企业在合作关系中战略合作的构成不再单一,且战略合作的内容也不再由直接利益所驱使形成。

    第二,从战略合作关系的目的上来看,最早企业合作关系中成为战略合作主要是看重于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以及价格。如今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得长远发展,拥有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企业在战略合作中也偏向于以促使产品创新为目的,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也朝着技术联盟的形式发展。现如今很多企业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中对于产品上的合作大大减少,而合作关系也逐渐向技术创新、成果共享等方面偏移。

    第三,从战略合作关系的组织形式上来看,企业之间最早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会受到协议、股权等因素的约束,随着时代的推移,尤其是在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时间变得长久之后,光靠协议、股权进行战略合作关系的维护及约束已难以维护其双方合作关系持续,如今这些“硬约束”已经慢慢朝向“软约束”,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产品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互补需求上。

    二、企业合作关系中战略合作的意义

    企业在合作之中能够成为战略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起到明显的作用。下面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第一,企业合作过程中成为战略合作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企业最开始与供应商和外包商合作时,由于双方的熟悉程度及信任程度不够,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常常出现重复的步骤,这些多余的程序不仅浪费了彼此的时间,更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而当企业与供应商和外包商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后,双方在信任程度上将会大大提升,而后续的合作过程中效率必然也会得到提升,烦琐步骤由此得到简化,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在节约企业成本的同时也给企业谋取了更大的利益空间。

    第二,企业合作过程中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还能够有效提升客戶的满意度。当客户提交订单后,很多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外包商等进行订单配合,常常会涉及生产、交货等环节。当双方能够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后,整个订单完成流程在各个环节的响应时间上会明显减少,且供应商、外包商等已然处于一个极为信任的位置,因此整个订单过程中的质量、效率相比之前都能够得到一定保障,对于提高客户满意度是极为有效的。

    第三,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生产类企业而言,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材料方面往往是由供应商提供,产品生产后再由销售部门销往客户,在整个流程进行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的过渡。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这些流程,企业一般会设立多个部门予以实施和监管,仅仅从产品生产方面来看几乎都是由企业内部来完成的。但诸如材料购置、销售等方面很多情况下都是与其他公司合作,如若企业在这些环节上的合作伙伴没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关系,为了能够使得流程顺利进行,企业必然需要投入一部分精力予以优化。但如果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能够与其他企业建立起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些战略合作伙伴将会成为企业有效的外部资源,企业在此块的精力投入上将会大大减少,且对于这些合作商而言也是相互战略合作关系,在流程、材料供给等方面也会亲力亲为,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会起到明显的作用。

    三、企业合作关系中成为战略合作的主要因素

    战略合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企业在选择战略合作伙伴也有很多因素需要慎重考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略合作伙伴之间需要有一定的信任基础。一旦企业相互之间成为战略合作,意味着双方接下来将会有频繁的协同工作,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双方需要进行深入的配合且在一些信息的流通上频率较以往相比会更高。因此企业在合作关系中成为战略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有一定的信任基础,主要依据是防止核心信息的外泄以及供应链管理的不当。相反,如果企业未到达一定信任程度的情况下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对于供应一方企业而言在了解客户需求信息时基本都来自合作节点,且对客户真实需求没有一个良好的认知。

    第二,战略合作伙伴之间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目标。企业之间一旦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在配合频率上较先前相比会更高。如若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设定,由于企业的动机存在差异,在后续的合作工作上将难以顺利配合,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矛盾,而战略合作关系也很有可能由此破裂。当战略合作伙伴有着统一目标或目标较为接近后,企业之间在配合的过程中将会更为融洽,且由于目标的一致双方员工在工作之际也能够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企业之间的衔接将更为流畅。

    第三,企业之间有着一定的依赖程度。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成为战略合作与婚姻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为了能够维持战略合作关系,企业之间最好有着一定的依赖程度。一旦企业双方有了依赖性,就需要对方提供资源和相关技术,而企业双方在配合过程中考虑其他合作商的概率也会大大减少,由此一来有利于加深战略合作的程度,也能够促使双方战略合作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

    第四,避免战略合作伙伴公司规模有着过大的差距。企业在选择战略合作伙伴过程中还要考虑对方的规模,因为一旦双方规模差距过大,就会形成“象与蚁”的局面,由此导致一些潜在性的风险产生,主要有以下两点:战略合作伙伴规模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大公司一方很有可能欺负小公司,且在随后的战略合作过程中大公司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管理权力;大公司在部门的设立上较为全面和规范,而相比之下,小公司在一些设施流程上还不够完善,一旦双方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复合体之下很有可能会导致合作的不通畅,最终导致合作失败。

    第五,评估潜在战略合作伙伴政策上的差异性。如同上述所提战略合作之间与婚姻有着相似之处,当战略关系确认时,双方在工作流程分配上要形成相对统一性。以适配双方在会计政策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如果不能够相互协调、沟通使得双方政策选择上都能够满意,在后续的合作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引发矛盾。因此企业合作关系中选择战略合作还需要重视政策选择这一块。

    四、战略合作要打破同质化

    对大多数行业企业而言,同质化正成为阻碍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

    对各类行业来说,一旦出现新的商机、创新并被证明其前景,便有大量跟随、复制者蜂拥而入,让同质化的竞争局面快速形成。同時,科技和资讯的发达,让流通卖场在市场营销方面的最佳实践正被广泛学习和借鉴。今天,几乎任何企业的任何营销手段的改进,都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整个行业、甚至其它行业模仿。这给消费者的选择制造了巨大障碍,也给企业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竞争筑起高墙壁垒。

    一片“红海”下,价格战成为很多企业的主要选择。有企业发起价格战,就有企业通过价格战来应对竞争。但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单靠价格战,已经越来越难打动消费者。一方面,消费者会认为根本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产品,“物美”是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和资源制造出来的,便宜卖给消费者的产品则难以做到“物美”,所谓的“便宜没好货”。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价格战看似吸引到更多喜欢低价的消费者,但企业之间价格战必然导致其不择手段地降低产品成本,进而也降低品质和服务质量,一个没有品质的企业,谈何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要实现资源对接和优质、可信赖的上下游客户,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与各大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建立长期的资讯和订单交付、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等联盟,实现相互取暖、资源共享和对接。压铸企业要改变过去粗放型的、简单的来料加工模式。运用好中间的纽带关系,串联好上、下游企业。要正确筛选优质、可信赖的供应商,把原材料、设备、模具制造向有开发能力的厂家倾斜。不能一味注重低价格,对上、下游客户必须给予合理的利润,实现客户、企业供应商、多赢的局面。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外部供应链,与其他企业建立起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有着明显的效果。企业在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得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需要以双方信任作为基础以此促进双方的合作管理,建立起统一的目标促使合作更为融洽,优先选择双方具有资源互补依赖性的企业以此加深合作程度,避免战略合作公司规模差距过大导致后续合作不顺畅,最后还需要对潜在战略合作伙伴经营政策上进行评估,判断双方是否满意对方的经营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1]陈艳,王连月.供应链物流集成战略的实施要点分析[J].企业经济,2007(06):80-82.

    [2]高雅.“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产能合作[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5(11):29-30.

    [3]刘瑞.日本的广域经济合作战略:新动向、新课题[J].国外理论动态,2019(08):103-112.

    [4]周家平.“互联网+”背景下供应商关系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15):67.

    [5]王爱红,畅明.企业与设计公司的战略合作初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2(03):21-23.

    [6]张汝恩.运用平台战略发展企业跨界合作[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4(07):10-12.

    [7]汤世强.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治理结构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