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音乐专业中西洋管乐表演教学改革的研究述评 |
范文 | 【摘要】西洋管乐表演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属薄弱环节,既不利于学生进行西洋管乐的专业学习,且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从西洋管乐表演教学的课程、教学体系两方面进行研究述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期促进其良好而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西洋管乐表演;教学改革;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西洋管乐表演教学的课程设置的研究评述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因此,在对高校西洋管乐表演教学进行研究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便是其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西洋管乐表演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是不够科学的,因为课程设置明显偏重于独立的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在合作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有学者认为,西洋管乐表演教学的课程设置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所以,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可见,目前高校西洋管乐表演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些许问题,亟待进行课程改革,使之科学而合理,即课程要能体现出兴趣性与时代性,还要能促进西洋管乐专业学生的独奏与合奏的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高校西洋管乐表演教学方面的研究评述 (一)教学体制研究的评述 目前,西洋管乐专业的教学在整个音乐学专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含糊、不明确的,所以就有学者提出了加大其教学的力度,增加其专业师资和教学设备的投入,以明确、提高西洋管乐表演教学的专业地位。 可见,在学生音乐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西洋管乐表演的教学与学习是处于被忽略、不受重视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与日渐壮大的高校中学习西洋管乐的学生人数、社会需求是相矛盾的。所以,必须明确西洋管乐表演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一方面可以从体制上增强西洋管乐专业教师的教学动机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习西洋管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益。 (二)教学思路研究的评述 高校中的音乐教育是为了向社会培养与输送合格的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人才,那么,作为音乐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西洋管乐表演教学亦不例外。 高校中所培养出来的西洋管乐的专业人才其就业方向大多是面向社会表演和音乐教学这两大类的工作,而目前中、小学大都已经或计划建立管乐队,以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但是,即使是经过专业学习的师资在管乐队组织排练时也是无的放矢的。为什么?有学者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认为是高校西洋管乐教学思路滞后于,甚至是脱节于现代社会普及性、素质性音乐教育的步伐。 可见,高校西洋管乐表演的教学既应注重学生的独立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即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能力,使学生们能学有所成,并学以致用,更好地为学校、社会服务,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教学内容研究的评述 有学者认为,高校西洋管乐表演教学的内容单一且传统,因其只关注到学生的“学”,即偏重于个人演奏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教”,即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能力。 可见,单一的教学内容也印证了高校西洋管乐教学思路的滞后与脱节。所以,需要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充实,既要体现学生的“学”,也要体现学生的“教”,从而带动教学思路的变革。 (四)教学模式研究的评述 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受前苏联和欧洲音乐教育体系的影响,其中高校西洋管乐表演教学的模式亦是如此。然而,在借鉴与模仿前苏联与欧洲的音乐教学模式时,逐渐浮现出许多的问题,诸如从事音乐教育的师资对前苏联或欧洲音乐教育理念、實质的领悟与运用方面容易出现偏差,大多还是停留在表面的照搬照抄,容易出现西洋管乐表演教学的“水土不服”的现象。 综上所述,高校西洋管乐表演教学的发展与提高,一方面在于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在于要明确其教学体制、革新其教学思路、充实其教学内容、完善其教学模式、培养其师资队伍。但是,西洋管乐表演教学的发展与提高同样离不开对学生学习方法与特点的研究,否则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效应,这正是本研究的侧重之处。在西洋管乐表演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学生机械式练习、孤立式练习、盲目式练习等学习方式,以期使高校西洋管乐表演教学能真正地为学生、社会服务。 作者简介:王剑(1980—),男,内蒙古包头市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发展规划与科研处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是音乐表演。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