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分析
范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微生物发酵技术及其具体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对当今微生物发酵技术在制药领域之中的良好应用与发展提供出一定的帮助,并为当今的微生物发酵制药提供出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培养基

    引言:微生物属于细小型的原生动物,包括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等,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食品领域、医药领域、健康领域、环境领域以及工业农业领域等。随着当今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这一情况,本文就对该技术及其在制药领域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微生物药物和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简述

    (一)微生物药物简述

    微生物药物就是借助于化学技术、生物技术、微生物学技术以及药学技术等相关的原理及方法所制造出的有着预防、诊断和治疗等作用的药品。在当今,很多的抗生素类药物都属于微生物药物,比如青霉素等的这些药物都是通过微生物制备而成。

    (二)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简述

    顾名思义,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就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来进行相关药物的制备。如果按照微生物种类对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类:其一是好氧发酵,该发酵制药过程必须要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其二是厌氧发酵,该发酵制药过程不需要氧气的参与,也就是不需要空气;其三是兼性发酵,该方法主要是对兼性厌氧酵母菌进行发酵,首先在缺氧的条件中实现厌氧性的发酵,并进行酒精积累,然后在有氧的条件中实现好氧性的发酵,进而实现菌体细胞的大量繁殖[1]。

    二、微生物发酵制药常用的微生物

    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之中,微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一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之中分离出来就可以直接被利用,一些微生物则需要在得到变株之后才可以被利用。就目前的微生物发酵制药工业而言,微生物的应用已经从传统的诱发基因突变发展成了基因重组定向育种。在微生物发酵制药领域之中,主要应用到的微生物包括担子菌、放线菌、酵母菌、细菌、病毒、藻类等。

    三、微生物发酵制药的培养基

    (一)培养基分类

    通过培养基,可以给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出持续的养料,比如含氮物质、碳水化合物、水、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无机盐等。如果按照物理特征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将培养基划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以及脱水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是一种有着固体状态的培养基质,如果按照其性质进行划分,固体培养基又可以分为固化、天然固化以及非可逆性固化的培养基和培养滤膜;液体培养基就是具有液体状態的一种培养基质;半固体培养基就是将少量凝固剂加入到液体培养基之中,进而配制出的一种具有半固体状态的培养基质;脱水培养基又叫做预制干燥培养基,这是一种商品培养基,其中不含有水分,但是含有其他的一切成分。

    (二)常见的培养基配制

    1、牛心汤培养基

    在配制过程中,首先准备250克去除血管和脂肪的新鲜牛心,用刀将其切成肉末,加入5克蛋白胨和500毫升蒸馏水。将烧杯做上记号,煮沸后用文火慢炖2小时。然后将肉糜过滤,对过滤出来的肉末进行干燥处理,并将滤液的PH值调整到7.5左右。在每个试管之中放入肉汤10毫升,碎末状干牛心少许,灭菌之后就可以备用。

    2、牛肉膏琼脂培养基

    在制备过程中,首先将100毫升的蒸馏水加入到烧杯之中,然后在其中加入牛肉膏、蛋白胨以及氯化钠,在烧杯外侧可以用蜡笔做一个记号,并将该烧杯放在火上进行加热。待到烧杯之中的各个组分都溶解掉之后,再将琼脂加入到烧杯之中,并不断进行搅拌,避免发生粘底现象。在琼脂完全溶解掉之后,需要将失去的水分补足,并将10%的氢氧化钠或者是10%的盐酸加入其中,使其PH值处在7.2-7.6之间[2]。接下来需要将棉花塞分别放置在每一个试管之中,通过高压蒸汽对其进行灭菌处理。其密度应该控制在每平方厘米1.05千克,温度应该控制在121摄氏度,并持续控制15分钟到30分钟,然后就可以备用。

    四、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的使用流程

    (一)菌种纯化与培育

    在进行微生物发酵之前,首先应该对菌种进行分离、纯化和选育,这样才可以选择出适合的菌种进行发酵和使用。且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对菌种定期进行纯化与培育。

    (二)种子的扩大和培养

    所谓种子的扩大和培养,就是将原本储存在冰箱、冷冻干燥管以及各种试管之中且处在休眠状态之下的菌种进行活化处理,然后通过茄子瓶、摇瓶以及种子罐等来逐渐扩大其培养的面积,这样就可以获得更高质量、更大数量的纯种。我们也称这种纯种培养物为种子。在发酵过程中,产物产量及其成品质量对于种子性能和制备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发酵用微生物,就应该注重种子的合理扩大和培养,而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培养和要培养级数的多少,这些都需要根据菌种性质来进行确定。

    (三)发酵

    通过发酵,可以实现由微生物到大量产物的合成,所以在微生物发酵制药之中,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整个微生物的发酵过程都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种子的转移、培养基的转移以及设备的转移等都需要在无菌条件之下进行。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发酵之前,工作人员都需要借助于饱和蒸汽来做好培养基的灭菌处理,将灭菌温度控制在120摄氏度,灭菌时间控制在30分钟[3]。同时,在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通过多方面因素调节来控制发酵罐之中的代谢情况,使其有效满足微生物发酵的实际需求。

    (四)游处理和制药

    在完成了微生物发酵之后,需要对生物细胞或者发酵液进行分离处理,并对其进行提取精制,然后借助于相应的制药工艺,将发酵产物制作成符合要求的药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进行分析,文章主要分析了微生物药物和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的相关概念,并对微生物发酵制药之中的常用微生物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培养基的分类和主要培养基的制备,最后对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对当今微生物发酵制药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微生物研究领域和制药领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解蕙铭.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9(21):107-108.

    [2]柴英辉.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9(3):184-184.

    [3]徐晓燕.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2X):134-134.

    作者简介:

    王超,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生物工程微生物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