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着力“五个建成”谱写武隆发展新篇章
范文

    何平

    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对武隆的特别重视和关心关怀,2016年11月28日,国务院批准武隆撤县设区,这既是对武隆发展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武隆发展的殷切期望。市委孙政才书记在武隆撤县设区干部大会上,为武隆发展导航定向,明确提出了“新区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发展”的新要求,并对武隆发展和全区干部提出了五点希望。这是针对武隆改革发展实际作出的重要指示,是武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根本遵循和努力方向。

    区十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全面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区、生态文明示范名区、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明晰了武隆区发展的“坐標系”和“路线图”。未来五年,我们将树牢五大发展新理念,主动融入全国全市发展大局,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市委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定位,强力实施“绿色崛起、富民兴区”战略,紧紧围绕“五个建成”目标,坚持“走对路、扎实干”,充分发挥争资金、争项目、争荣誉的“三争”精神,坚定方向、感恩奋进,努力在经济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在生态保护上有更大贡献、在民生改善上有更大成效、在区域协作上有更大突破,更好地实现国家和重庆关于武隆撤县设区的战略意图。

    一、全面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

    强力实施全域旅游、山水结合、文旅融合、全民兴旅、国际品牌“五大战略”,按照“一心一带四区一网”的空间布局,深入推进“国际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全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创建,加快把武隆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总投资500亿元、75个重点项目集中布局三大战场。提档仙女山第一战场。大力实施“六大工程”,投入300亿元,实施50个提档升级重点项目,建成阳光童年、星际未来城、懒坝国际文化艺术公园等一批旅游项目,仙女山、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芙蓉洞、芙蓉江等景区完成升级改造。攻坚白马山第二战场。按照“一年初见效、三年初建成、五年出成果”的发展思路,以望仙崖、花彩森林等核心景区为重点,打造“国际知名的恋爱圣地、全国著名的科普基地、全市一流的养生福地和度假天堂”,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下坚实基础。夯实乡村旅游第三战场。大力发展主题农庄、定制农业、特色民宿等旅游产品,打造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加快推进全域景区开发步伐,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的全区域配置,有序推进乌江画廊、芙蓉湖、后坪天坑、朱子溪、万峰林海、木棕河、大洞河、鸭江小三峡等景区开发。

    二、全面建成生态工业经济强区

    着力打好“生态牌”,强力实施平台构筑、转型升级、做强产业、招商引资、精准帮扶“五大行动”,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创新驱动、集群发展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壮大工业园区。推进“一园四组团”建设,加快形成以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产业为主的白马组团,以装备制造产业为主的长坝组团,以铸造产业为主的平桥组团,以食品加工产业为主的鸭江组团,建成区面积扩展到5平方公里,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加快转型升级。把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主攻方向,引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培育品牌、创建名牌。力争到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GDP贡献率达30%,培育高新技术骨干企业15家,规模企业达60家。做强生态产业。集中打造以轨道交通装备、立体停车设备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推进新能源汽车研发与整车制造,形成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以钢丝钢绞线、环保材料等为主的新型材料产业;打造页岩气产业集群,建成重庆重要的页岩气基地;建成罗洲坝电站、大梁子风电站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加快建成重庆清洁能源重要基地;依托生态农特旅游产品品牌,打造生态健康食品产业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培育和引进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入驻武隆。

    三、全面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名区

    坚守“五个决不能”底线,按照“六个更加”要求,着力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名区,让蓝天白云、新鲜空气、清洁水源、绿色食品、宜居环境滋润武隆大地,滋养武隆人民。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大力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名区建设规划》,推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管理。严格实施分级分类管控制度,构建山、水、园、林、城、人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格局。生态建设更加完备。完成营造林30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进城乡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完善三级垃圾收运体系。深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落整治绿化美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三个全覆盖”。生态保护更加严格。加强森林、水资源、国土空间和耕地红线管理,深入贯彻“河长制”,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生态保护执法机制,严厉打击滥砍滥伐、非法狩猎、乱搭乱建、乱挖乱采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生态制度更加完善。健全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损坏赔偿等制度,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健全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考核办法、离任审计、奖惩机制。生态文化更加普及。完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系,广泛开展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单位等创建活动,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生态产业更加发达。大力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打好生态、绿色、旅游“三张牌”,实现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四、全面建成山水园林旅游新城

    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多管齐下,以全国文明城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三城同创”为抓手,努力打造宜居宜游城区。强化规划引领。推进“多规合一”,着力构建“一中心+两功能组团+特色镇乡+农民新村”的城乡规划体系,2年内实现各级各类规划全覆盖。强化品质提升。中心城区强力实施“十大工程”,大手笔推进中堆坝、棉花坝、瓦厂坝、龙江花园等片区建设,突出抓好城乡结合部提质、老旧城区改造以及城市公园、街心花园、停车场等建设。仙女山组团加快建设户外运动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养老养生基地、教育培训基地,建成国际知名旅游度假区。白马组团推进园城一体化建设,建成生态工业新城。城区副中心打造山与水、古典与现代高度融合的旅游古镇,建成乌江文化展示基地、休闲旅游驿站。强化村镇建设。加强乡镇场镇标准化建设,按照“十有”标准,着力建成一批旅游新镇、边贸小镇、文化名镇。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计划,重点打造50个美丽宜居村庄和一批传统村落、民族村落。

    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和树牢“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实现41万武隆人民的第一个百年梦想。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探索长效扶贫机制,实施“巩固脱贫成果三年计划”,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力争到2019年,除政策兜底的农村贫困人口外,原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有效抑制相对贫困,确保“能脱贫、可持续、逐步能致富”。着力抓好“三大工程”。统筹实施“乡村旅游富农村、电子商务活农村、示范基地强农村”三大工程,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市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有机茶叶、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六大“十亿”级产业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全面改善以路、水、电、通讯网络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行政村通客率、撤并村通畅率、农业社通达率3个100%。城镇用水充分保障,农村地区实现“户户自来水、家家安全水”。城市电网实现升级配套,农村电网完成改造。着力加强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和标准,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加快建立实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制度,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利用社会资源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责任编辑:马 健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