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内地藏生英语口语学习动机和对策研究 |
范文 | 熊 莉 摘 要:本文从学习动机理论出发,针对内地藏生的学习特点,及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初步探讨了学习动机对藏生的口语学习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内地藏生;内在动机;英语口语;对策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英语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一门学科,英语更被高度重视。口语的学习一直是学生五项基本技能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内地藏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口语学习的阻碍尤为明显。内地西藏班的英语教学一直面临着一些困惑和问题,不仅由于藏生与内地学生在英语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更因为学生在学习动机和能动性上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受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口语课是要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练习,从而提高口头交际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多数学生积极参加,才能顺利实现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基础上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口语学习成功的主要原因。 2 内地藏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及其动机分析 2.1 藏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特点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外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内地西藏班的教育一直都是一个及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与汉族地区相比,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藏族是一个拥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民族,由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汉语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在此基础上英语的学习相当于是三语学习过程,国外早有研究专家指出过,三语习得过程中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是有其自身特点的。其次,从文化背景角度看,藏族有着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这些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极其方式。显而易见,在这种多重文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明显不同于汉族学生的英语学习规律。和汉族学生相比,藏族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口语能力方面的差异最为明显;学生在语言课堂学习中不愿意表现自己;许多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的动力,主观能动性较差。再者,心理因素也是影响藏生口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学习的焦虑、紧张、困惑情绪加重。这种恐惧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口语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成为了强大的心理障碍。 2.2 藏生学习动机的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外语教学研究的中心从如何教转移到如何学,学习者被作为了研究的主体,随之学习动机也成为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受到广泛的关注。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原因,是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而达到目的的心理动因,即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观动力。国内外许多二语习得的研究者都非常重视对学习者学习动机和策略的研究。 研究者们一般将外语学习动机划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和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外语成就动机、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等等。其中最为经典的动机类型是由语言学家Gardner和Lambert提出的“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Atkinson, McClelland, Clark, Lowell提出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基于西藏学生的特点及其学生所处环境和文化背景的特定性,笔者认为研究藏生在英语口语学习方面的内在动机尤为重要。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动机来自于内部,与人的内在需求紧密联系。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动机,在承认外部动机具有一定作用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随着学习者的年龄、阅历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外在动机作用的持久性值得怀疑;而内在动机更稳定、更持续。就如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所提出的观点,内在动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带来自我奖赏,内在动机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学习者最有力的激励。内地藏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学习的同时不需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就造成了外部动机的促进作用及其有限,因而加强对其内部动机的激发尤为可贵。 3 内地藏生口语学习对策研究 内地藏生英语口语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调动内在动机来完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这种内在动机,引导学生在英语口语实践、练习方面循序渐进。要不断的给与学生一定量的期望值,并且要注意将这种期望值控制在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才能在适当的激励机制下取得循序渐进的进步和提高。 其次,精心设计好恰当的教学步骤也极其重要。现代英语课堂已经从原来传统的教师中心型课堂转换为学生主体型课堂,这在口语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教师在口语教学设计上遵循参与度大这个原则,尽可能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展参与练习的学生人数,合作型学习策略可以被采用。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开口的积极性,调动学生进入到口语课堂上来,传统的教学课堂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内在需要,教师要利用学生的不同特点,学生学习的不同的风格,因人施教,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满足不同的群体。 口语课堂上的活动或口语话题的选定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生的生活、文化背景。可以运用藏族学生对自己民族的热爱之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的活动可以是他们生活的再现、信仰观念的表达和重述。有了这样的兴趣和内在动机,学生才能更好的展示,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H.H斯德恩在《语言教学中的问题和可选策略》中就有过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在课堂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个人背景、日常生活事件、家庭状况、信仰、价值观等考虑进来。 4 结束语 本文从少数民族教育以及内地藏生的英语口语教学角度切入,初步探讨了西藏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通过观察和分析,对学生特点进行了总结,讨论了这些特点对英语口语学习造成的影响,并且列举了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缺乏。教师要针对内地藏生的特点,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课堂教学活动多样化,因人施教,尽可能的提高口语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坚信,内地藏生的口语教学的前景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和可塑性,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的前提下取得较好的口语课堂效果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Arnold, J[M].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Brown,D.[M].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3] Ellis,R.[M].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Press.1994 [4] Jack C. Richards & Theodore S.Rodgers.[M].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5] 盖兴之 [J]. 三语教育三题.大理学院学报.2003(6) [6] 胡鉴明 [J].论中国西部英语教育现状与发展.交际法和中国英语教学.2002 [7] 文秋芳 [J].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8] 赵燕宁 [J].基于内在动机的英语口语教学活动设计.外语教学.2006(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