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旅游企业面对“无景点旅游”经营模式
范文

    郑晋华

    “无景点旅游”是人们休闲观念成熟的表现,是旅游业由传统旅游发展到休闲旅游的产物,以休闲为主,是一种休闲消费。“无景点旅游”促使旅游企业改变经营模式。

    休闲与劳动是人们生活的两大基本方式,休闲放松是劳动之后劳动力再生产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劳动效率提高、劳动的方式改进、工作的时间减少、休闲的时间增加,人们生活改变了,文化的水平提高了,消费的观念转变了,休闲的意识增强了。上网、阅读、看电影、学画、跳舞、登山、耕田、击剑、出海、骑马、驾驶、品茗、健身、泡温泉、旅游等已是大众休闲方式,其中最积极的休闲方式是旅游。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休闲史,人们在休闲中心态变得平和,社会因此和谐,休闲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现在,旅游已由团队旅游到自由行,由从众旅游到理性旅游,由“走马观花”赶场式游到休闲度假游,由集中时间游到分散时间游,由国内游到国际游。当下一种全程不带景点的旅游方式发展起来,称为“无景点旅游”,它有别于传统的景点“串联式”旅游,是一种更放松、更能体现旅游度假和休闲自由的旅游。

    一、“无景点旅游”的概念

    无景点旅游避开旅游高峰期与人流如织的热点景区,不随旅游团走马观花地赶场,而是选择一个地方,随意而行,随性而游,随机而停,以休闲为主,是种“生活化”的消费体验,是旅游业由传统旅游发展到休闲旅游的产物。隨意漫步、观赏风景、领略民风、品味美食、享受娱乐、探求知识等,体验心之所想,尽兴而行,愉悦身心,怡情养性。无景点旅游处处体现着休闲体验的特征。从出游形式上看,以自由行的形式进行。从旅游资源上看,范围广,只要对旅游者产生吸引的一切自然与人文的因素。如:风景、民风、另一种生活方式、美食等。

    二、“无景点旅游”兴起的原因

    (一)旅游者自身的成熟。随着人们休闲观念的成熟,旅游行为更为理性,不看重游玩什么景点,更看重能否在旅游休闲中获得快乐、放松,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游走于壮美的山川、置身于纯朴的民风、融入大自然,无景点旅游注重人性化的休闲体验。无景点旅游的“催化剂”还有:在旅游热门地区与旅游旺季,出现人潮拥挤、环境恶劣、门票高涨等现象,背离了旅游舒适、放松、快乐的本质。

    (二)由于旅游市场的竞争激烈,旅游企业过分商业化的经营模式,使人们不喜欢。许多旅游景点被“空心化”,缺少人文精神底蕴,满足不了旅游者审美与文化的需求;旅游团赶场式串联景点,使游客意犹未尽。

    (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旅游资源分散、短缺等,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源节约型旅游应运而生。人们跳出传统景点,自由享受“处处是景点”的休闲旅游,体现休闲生活的特征。

    三、吸引旅游者“无景点旅游”的资源

    旅游者选择“无景点旅游”休闲方式时主要考虑原阳光、空气、绿色等自然因素,零距离接触自然、享受宁静空间。吸引旅游者“无景点旅游”的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一)自然的体验

    “无景点旅游”的旅游者不去名胜景古迹“拥挤排队”,而是到某地悠闲小住,自由行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或乡村郊外,观赏自然的风光,呼吸新鲜的空气,品尝富有风味的美食,感受民俗风情,自由游历,追求自由随性。

    (二)安闲的快乐

    不是高强度、高运动量的动态方式,而是以“静态”休闲为主,注重在静态的闲逸舒适中感受文化]。选择一个偏僻小镇住几天,吃吃饭,喝喝茶,晒晒太阳,发发呆,和当地人闲聊、与大自然共享安闲之乐……。如委托旅行社订好机票和酒店,乘飞机到厦门,什么景点都没玩,悠闲地走街串巷品尝厦门小吃,到环岛路租一辆自行车,边骑车边观赏海景,采采草莓,到沙滩上踩踩沙子戏戏水,玩好就回家了。

    (三)安全且舒适

    旅游者选择无景点旅游注重旅游过程的舒适感受,重视出游目的地的环境质量,追求洁净与安全,关心能否得到最佳的满意度,留有美好的回忆。

    四、“无景点旅游”促使旅游企业改变经营模式

    以往我国旅游业采用的是“圈景封闭式”经营模式。无景点旅游的出现,对旅游景区、旅行社、导游业务、酒店等带来了一定冲击。随着休闲的大众化,无景点旅游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旅游企业应当避开“圈景封闭式”经营局限,用休闲理论的广阔视野积极改变经营模式。

    (一)旅游景区

    加强景区管理,保护景区自然环境,改变依靠“门票经济”的单一模式,以景点开发为中心,向纵深方向拓展,开发各种形式的休闲和旅游服务项目。树立“大旅游景区”观点,适量地把一些较偏僻不知名的“圈景封闭式”开发的景区变为“开放式”景区,向旅游者提供较天然的景观、地方特色文化与优质服务,激发本地居民自发参与到休闲旅游,让一坐城市成为旅游品牌。整合现有休闲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当地历史遗迹、自然地貌、优美环境、民俗文化、美食养生、名人故居、等特色资源,设计各种各样的休闲旅游产品,丰富休闲旅游的内容,让旅游者置身于“处处是景点,时时在休闲”的体验中。

    (二)旅行社

    应立足于这类游客所需要的自我空间和旅途自主的需求,更新现有单一的产品结构,推出更多多元化的产品和线路。如增设休闲体验式的特色旅游线路,提高景区外围的休闲价值;在旅游产品设计上,改变传统的旅游六要素的组合而转向体验过程的设计,让“机票+ 酒店”自游人系列成为服务模式的常态,实现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休闲体验。

    (三)酒店、旅游商品、旅游交通等其他旅游企业

    酒店、旅游商品、旅游交通等其他旅游企业应积极调整营销模式,设计满足旅游者休闲放松的需要的新产品、新路线;运用网络平台,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旅游资讯。

    (作者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