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探究 |
范文 | 蔡影 严飞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快速融合,多产业融合的旅游新业态逐渐显露且占据旅游行业主导地位。这些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反映出旅游业适应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的新需求。我们需要注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性,培养满足旅游业发展新需求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加之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即未来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改变行业传统单一的发展模式,实现互联网与行业竞争优势的有机结合,进而促使推动行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实现。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在开展旅游专业课程时,应结合市场发展新态势,借助互联网优势展开专业教学,进而为促进旅游专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一、“互联网+旅游”背景下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1)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外出旅游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的新常态。近年来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生态旅游飞速发展。但根据事迹统计发现,虽然我国整体出游人数在不断增加,但国内旅游人数却呈现下滑的趋势,出境游和自助旅游人数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满足了基本的浏览观光外,人们对传统的模式化的组团观光旅游产生了疲劳,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大部分游客对个性化的、体验式的旅游方式产生了兴趣,想自主安排旅游行程和线路。这与传统的随团旅游运作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2)倒逼旅游企业转变服务方式。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消费方式,对旅游消费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也逼迫传统旅游服务模式自我改变,以适应消费者的新需求。传统的旅游服务企业由于占有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消费者自行选取产品的成本高,信息也不对称。这让旅游消费在传统的非网络时代形势下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平台越来越多,成本也越来越低,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相关信息,其信息成本大幅降低。在互联网时代,旅游服务业的行业基础正在被削弱,这就要求旅游服务企业要改变思路、转型发展。 (3)消费者对旅游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消费者对旅游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个性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凸显。人们出游已从最基本的统一的观光发展到以满足个体内心精神需求的阶段。因此,未来旅游企业要大力发展个性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顾客的新需求。在个性化时代,要求旅游产品提供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方面全方位提高质量,保证游客有一个好体验。 二、新时代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 (1)明确要求,科学的规范以及秩序的建立。我国的旅游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主要专业领域,人们首先要做的即是从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进下手。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必须明确“互联网+旅游”的理念方向,对于传统培养出来的旅游专业人才能力和当前的旅游发展也是不能相互契合的。因此,在新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对于“互联网+旅游”的正确理解和其所对应的真正核心理念研究相应的是培养计划符合时代的课程内容,以及建立科学规范的新型教学机制。 (2)“互联网+旅游”下的专业人才培养。“互联网+旅游”的出现其实也变相表明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即与网络科技智能挂钩。而互联网的先进性和其内容适用的广泛性则必须是对每一个所接触其中或者要参与其中的人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和具有不间断的学习能力,这也是培养人才研究方向的第一步。然而这对于我国的现状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教学的理念一直是“填鸭式”,“机械化”的学习思维也成了每代人都习以为常的学习方式,学习思维呆板僵硬、不够灵活变通、不能举一反三等弊端也造成根源性的学习能力下降,制约和局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当今社会在科技先行的基础上,已经不是以经济为主的发展要求,使各行業的人才必须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和更强的学习能力。因此,“互联网+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已经不单单是教学和理念的先进性就可以弥补,更要从每个学生一开始学习的方法入手,在锻炼其学习能力为原则的基础上,提升其分析信息,判断能力也要早日划至课程中。 (3)建立体系,培养专业知识。“互联网+旅游”大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应在建立培养人才课程内容的完善性、教学内容切合实际出发点的思维、考虑体系之下所涉及的领域,进行融会贯通的整理和对比列证。学校需要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加深其对相关对应课程的理解,如互联网中的营销技术和市场分类以及新媒体市场的重要性。除去专业性知识培养之外,学校更应注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注重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对社会生活的认同感,这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旅游业中的服务至上理念,使其在服务的过程中会根据各种状况出现不对等的情况,这种观念多少是有些落后的,其在于游客建立以金钱为契约的基础上只是“例行公事”般的进行传统的服务关系,但是新时代背景下,游客的要求以及对服务的理解也不能再以传统作为对比参考。满足游客的需求不仅仅是满足物质和口头疑问的解决,更应该是在满足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建立平等的新式的人文关怀,这是提高旅游行业,促进整个社会整体文明进步的重要依据。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使当今“互联网+旅游”的新型发展思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它的出现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无疑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正面启示作用。然而其相对应的培养人才方法思路的转变也预示着传统旅游行业的发展模式和培养人才的方法终将随着互联网科技时代的不断进步,最终走向消亡。在时代的发展规律中,拥有建立维持自身的生态系统是必要的却不是全部,人们必须时时总结和更新,保持应有的危机意识才是保证各个行业在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前提下,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依据。 参考文献: [1]凌茜.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2). [2]黄国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