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终身学习,成就优秀教师 |
范文 | 贾瑞琴 终身学习这个词人们并不陌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性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此外,无论是对于教师自身还是学生的发展,教师都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发现唯有永不停歇的学习,才能赶得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取得突破性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而作为主要的教育者,教师更是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变更教育方法,学习新的教学手段,掌握前沿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向学生提供新知。 一、终身学习的涵义 早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人教育会议上,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便提出了“终身学习”这一术语,他明确指出教育应该伴随人的一生,满足个人和社会对永恒发展的追求。1972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部长的E.捷尔比提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这两种观点各有侧重。而我国家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厉以贤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终身学习,从学习者的主题角度出发,强调个人在一生中能持续的学习,以实现个人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间段的各种需求的满足。”总而言之,终身学习要持续人的一生,即活到老,学到老。 二、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一)时代的要求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的确,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取新知的周期变短,客观上要求人们不断地更新知识。不少国家,已经将终身学习进行了教育立法,如日本的《终身学习振兴整备法》和美国的《终身学习法》。而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每位教师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此外,提倡教师的终身学习也是响应党的十六大的要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眼国际和国内,终身学习俨然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二)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从教学内容讲,理解和挖掘教材是建立在教师的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的。教材内容是“死”的,但是教师可以将新知识和时事等注入到课堂中,让知识活起来。从教学手段讲,教学手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迭。以前只是传统的黑板教学,后来发展到白板,再到如今的微课。教师若想让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的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从教学方法来讲,以前我们是填鸭式的教学,但现在我们倡导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话语权。 (三)学生发展的客观要求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个体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教师理应学习教育知识。同时,不同时期的学生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也有所不同,教师更是要更新认知和教育方法。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只局限于课堂上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影响学生的处事方法和思维方式等,进而间接的影响学生的未来。所以,为了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对学生最好的言传身教。 三、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 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从教师自身角度该如何进行终生学习,促进自己的专业性发展。 (一)参加培训或者进修 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每个地区和学校都会组织一些培训活动。就拿内蒙地区来讲,新教师在入职前有培训,在入职半年后,仍要参加集体培训。此外,我国有“顶岗计划”。所谓“顶岗实习计划”是指师范生到指定的学校去实习,而实习学校的老师借此机会到高校去学习。最后,教师也可以通过进修学习,获得学历。就如沈阳市的省实验高中的赵志彦老师,因为感受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就选择在沈阳师范大学读了研究生。无论是哪一种的培训形式,都是一次难得的迸发新的思想的火花的机会。 (二)读书 高尔斯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读书可以让人明智。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首先应该养成读书的习惯。长期坚持不懈的阅读,一个教师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很多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当前,获得图书资源的途径也五花八门。教师可以从学校的图书馆或者地方圖书馆节约,也可以自己购置书籍,还可以用Kindle来看书。 (三)网络途径 当下,网洛向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有目的的检索想学的内容进行阅读,增长知识。也可以利用大型的学习平台,比如MOOC和网易的可汗学院为学习者提供了种类繁多的课程,学习者足不出户便可以聆听来自于世界各地名校的精品课程,并且和不同的人互动、交流思想。 四、结语 庄子有语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师要利用各种途径来获取知识,促进自我知识的更新和教学能里的提高,做一个终身学习的教师,这样方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作者简介:沈阳师范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